第一章:褪色的兄长与旧皮箱,第二章:旧书店长与“呼吸”的书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沈砚站在老房子的阁楼里,阳光透过积灰的玻璃,在地板上切出一道昏黄的光刃。

他盯着面前的旧皮箱,指节因用力握拳泛白——皮箱上的铜锁,分明是七年前兄长沈砚青的“专属标记”。

“怎么可能……”沈砚喃喃自语。

七年前,沈砚青“消失”得毫无痕迹:手机定位停在雾川市城郊,身份证、钱包遗落在废弃公交站,而人,仿佛被世界“擦除”。

更诡异的是,除了沈砚,所有人对沈砚青的记忆都开始“模糊”,父母偶尔会望着全家福里的空位发呆,却想不起“那个穿白衬衫的儿子”。

皮箱是今早被“送”来的。

楼下便利店老板说,是个戴灰礼帽的男人,把箱子放在门口就走。

沈砚撬开铜锁,箱内静静躺着三样东西:半本《异闻手记》(纸页泛黄,边缘有焦黑痕迹)、一张雾川市的旧照片(照片里,沈砚青站在雾气腾腾的街道,身旁隐约有模糊影子),还有……一枚生锈的怀表,表盘刻着“雾川市立博物馆”。

“哥,你到底在哪儿……”沈砚摩挲着怀表,突然,怀表盖“咔嗒”弹开——表盘里没有指针,而是流动的、雾状的银白物质,像封存了一片雾川市的夜。

当晚,沈砚做了个梦。

梦里,沈砚青站在雾川市的街道,背后是翻涌的灰雾。

他冲沈砚喊:“别来雾川……异闻会‘吃’人……”可话音未落,灰雾卷来,将沈砚青彻底吞没。

沈砚惊醒时,发现《异闻手记》的某页,不知何时被翻到——上面用潦草字迹写着:“雾川市的异闻,是活的。

它们藏在传说里,也藏在人的‘执念’里……”三天后,沈砚坐上了去雾川市的火车。

火车驶进雾川市时,暴雨倾盆。

沈砚撑着伞出站,恍惚间,看见站台上有个穿灰礼帽的身影,和送皮箱的人很像。

可再眨眼,身影消失在雨幕里。

“欢迎来到雾川市。”

车站广播突然响起,声音带着电子音的毛刺,“请小心……异闻喜欢雨天。”

沈砚皱眉,这是车站的常规广播?

还是……某种“警告”?

他没工夫细想,按照照片背面的地址,寻向雾川市老城区的“旧书街”。

第二章:旧书店长与“呼吸”的书旧书街的青石板路滑溜溜的,雨水顺着房檐滴落,在地面砸出一个个小水洼。

沈砚找到“墨痕旧书店”时,店门半掩,昏黄灯光漏出来,映得雨丝都泛着暖黄。

推开门,一股陈旧纸张的气息扑面而来。

书架上的书堆得密密麻麻,沈砚瞥见某本《都市传说集》的书页,竟在微微起伏——像在“呼吸”。

“客人想看点什么?”

沈砚猛地回头,看见个戴黑框眼镜的男人,正从阴影里走出。

男人穿藏青色长衫,笑起来时,眼角细纹里像藏着故事:“我是店长,姓林。

这店开了几十年,书都有灵性,别盯着它们看太久,容易‘陷进去’。”

沈砚拿出照片:“请问,你见过这个人吗?”

店长盯着照片里的沈砚青,眼神闪过一丝异样,却很快笑道:“雾川市太大,异闻太多……不过,你兄长若来过旧书街,或许在书里留下过‘痕迹’。”

他抬手往书架指了指,“自己找找?

说不定,书会‘告诉你’答案。”

沈砚半信半疑地翻找,指尖突然触到一本硬壳书,书名是《雾川异闻录》。

他刚翻开,书页里竟“飘”出细碎的光——光里浮现画面:七年前的雨夜,沈砚青浑身湿透,抱着本旧书冲进书店。

店长林墨痕站在柜台后,眼神复杂地望着他……画面戛然而止,书页“哗啦”合拢,像在逃避什么。

“这书……”沈砚惊问。

林墨痕却绕到柜台后,擦拭着旧铜壶:“异闻的事,别深究。

你兄长卷入太深,连我都不敢碰……对了,你住哪儿?

雾川市的雨夜,不安全。”

沈砚报了旅馆名字,林墨痕的手猛地一抖,铜壶差点摔落:“那旅馆……三年前就该‘消失’了。

客人,听句劝——今晚别住那儿,来我书店阁楼凑合一晚,也算安全。”

沈砚还没反应过来,店外的雨突然变大,雨声里竟夹杂着“滴答、滴答”的奇怪声响,像有人在雨中轻敲窗户,又像……血滴落在地面。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