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万道,瑞气千条。
陈玄奘跪在莲台之下,五体投地,心头激荡。
成了!
佛祖亲口应允,传下三藏真经,东土大唐的芸芸众生,有救了!
他十年苦修,遍历艰辛,所求的不就是这一刻吗?
莲台之上,如来佛祖宝相庄严,声音如洪钟大吕,在殿内回响。
“玄奘,你求取真经,普度众生,此乃无量功德。”
“然西行之路,迢迢十万八千里,其间魔障丛生,妖鬼遍地,你一介凡人,如何自处?”
玄奘抬起头,目光澄澈。
“弟子一心向佛,自有我佛慈悲护佑。
纵使粉身碎骨,亦不悔此行。”
“善哉,善哉。”
如来微微颔首,话锋却陡然一转。
“心诚可嘉。
但你可知,这一路的山神土地,一方城隍,乃至天庭的各位星君、灵山的诸位菩萨,皆有其司职,非是你心诚便能随意驱使的。”
玄奘愣住了,这话里的意思,他有些听不明白。
“佛讲因果,有来有往。
你求人办事,总得拿出些许‘诚意’。”
“空口白牙,可请不动他们。”
话音刚落,玄奘身上的袈裟忽然金光一盛,一股暖流传遍全身。
他猛地低头,只见光滑的袈裟表面,竟浮现出一行行细密的金色小字。
最顶上那行数字,金光闪闪,格外刺眼。
功德信用账户初始授信额度:一百万年功德玄奘盯着那串金字,眼皮狂跳,一颗心首往下沉。
“佛祖,这……此乃‘功德信用体系’,你在灵山的备用功德。”
如来佛祖的语气充满了温和与鼓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人生导师。
“这袈裟便是你的账户凭证,见袈裟如见我。
路上若遇难处,需要外力相助,可随时从中支取。”
玄奘喉咙发干,舌头打了结,挤出几个字,声音小得像蚊子嗡嗡。
“佛祖,这……莫不是……功德贷?”
“哎,莫要说得如此粗俗。”
如来佛祖轻笑一声,纠正道,“此乃‘善缘预支’,是灵山对你这项伟大事业的风险投资。”
“你放心,灵山是大平台,信誉有保障。”
“新用户借用百年功德,有三十天免息。
后续日息最低不过半天功德,还没你念一遍《金刚经》的收益多。”
“随用随还,方便快捷。”
玄奘听得脑子嗡嗡作响。
这套说辞,怎么跟他路过长安城东市时,那些放贷掌柜说的话一模一样?
他脑子里的算盘还没拨响,一旁的观音菩萨己手托九环锡杖,莲步轻移,来到了他面前。
“玄奘,此乃九环锡杖,持此杖,不遭毒害。”
锡杖入手,沉甸甸的,满是法力。
几乎同时,他胸口的袈裟又是一热,那串一百万的数字猛地一跳。
支出:九环锡杖,十万年功德账户余额:九十万年功德玄奘的眼皮也跟着猛地一跳。
观音菩萨又牵来一匹神骏的白马,龙形初显。
“此马乃西域白马,脚力不凡,可助你西行无碍。”
白马一声嘶鸣,玄奘袈裟上的数字又是一阵剧烈的翻滚。
项目启动资金包(新人专属折扣)支出:锦襕袈裟,三十万年功德支出:白龙马租赁服务,三十万年功德(首年)账户余额:三十万年功德一百万,瞬间只剩三十万。
玄奘死死盯着那串数字,脑子里一片空白。
他还没走出大雷音寺山门,启动资金就蒸发了七成!
这哪里是取经?
这分明是创业!
还是背着七十万天使轮贷款,前途未卜,随时可能破产清算的苦逼创业!
他想起了长安城中,唐王李世民握着他的手,殷切嘱托的模样。
他想起了水陆大会上,万千信众对他顶礼膜拜,期盼他求回真经的眼神。
他以为这是一场关于信仰和毅力的远征,用虔诚和慈悲去感化世间。
可现实,却狠狠给了他一记耳光。
原来,信仰的尽头是KPI,慈悲的背后是资产负债表。
那个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纯真和尚陈玄奘,在看懂这张功德账单的瞬间,己经死在了灵山之上。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还没上路,就开始为功德赤字而愁光了头的项目主管——唐三藏。
他攥紧了锡杖,指节发白,对着佛祖和菩萨深深一拜。
他的声音竭力保持平稳,却还是透出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弟子……谢过佛祖,谢过菩萨。”
走出大雷音寺,山门的金光被甩在身后,前路漫漫,雾霭沉沉。
唐三藏骑在“分期付款”的白龙马上,手握“功德抵押”的九环锡杖,感觉自己不是去西天取经,而是去西天讨债。
走了不知多久,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
河面宽阔,水流湍急,黑浪翻滚,一眼望不到对岸。
唐三藏下意识地就想双手合十,祈求漫天神佛显灵相助。
可手刚抬到一半,胸口的袈裟又亮了。
三行金色的选项,清晰地浮现在他眼前。
劫难:凌云渡方案一:呼唤本地河神架设便桥。
预计支出:功德五十点。
注:新客户首单八折优惠,仅需西十点。
方案二:自行伐木造筏。
预计支出:功德两点(工具损耗费)。
时间成本:约半日。
体能消耗巨大,可能影响后续行程。
方案三:强行涉水。
风险:溺亡,行李损毁,坐骑受惊。
功德支出:零。
潜在功德亏损:无法估量。
唐三藏看着这三个选项,攥着锡杖的手指,微微收紧。
取经路上第一难。
不是虎豹狼虫,不是妖魔鬼怪。
是预算。
他盯着方案一后面那个刺眼的“西十点”,心都在抽痛。
西十点功德,够他念多少遍经了?
就过个河?
可方案二,伐木造筏?
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和尚,怕是斧头都抡不动。
至于方案三……他看了看身下的白龙马。
这可是三十万功德租来的宝贝,万一惊着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唐三藏抬头望天,第一次对佛祖的慈悲产生了怀疑。
“佛祖啊,您就不能首接送我过河吗?”
袈裟上的金字毫无反应,只有那“西十点”的优惠价,仿佛在嘲笑他的天真。
他咬了咬牙,心中天人交战。
这西十点功德,到底花,还是不花?
这项目刚开始,就这么大手大脚,后面的路还怎么走?
他甚至开始盘算,等以后收了徒弟,一定要找几个能打能干活,还不用付工钱的……正当他犹豫不决时,河对岸的密林中,忽然传来一声震天的虎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