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午夜熊出没:周宣王的加班奇遇记
周宣王姬静攥着竹简的手沁出冷汗,烛火在案几上跳得像要逃跑——犬戎的骑兵又摸到了泾水对岸,斥候回报说,那些披发的蛮子正用周天子赏赐的铜刀削木箭,箭杆上还刻着歪歪扭扭的"周"字。
"再调三千人去漆邑。
"他把竹简拍在案上,案角的玉琮被震得嗡嗡响。
旁边侍立的内史吓得赶紧低头,谁都知道这位天子最近肝火旺得能点燃太庙的柏木。
自打三年前从国人暴动中把王位捡回来,姬静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白天跟卿士们吵着要"中兴",夜里总梦见被国人围在宫墙上扔瓦块。
一、熊毛与龙袍这天三更,姬静被后颈的刺痒弄醒了。
锦被上沾着些棕黑色的短毛,摸起来硬邦邦的,不像宫里养的猎犬掉的毛。
他揉着太阳穴坐起来,窗外的月光把青铜灯台照得泛白,角落里的铜鹤香炉还飘着残烟——睡前刚用西域的安息香熏过,怎么会有野兽味儿?
"来人。
"姬静扯着嗓子喊,守在外间的寺人(宦官)赶紧颠颠地跑进来,手里捧着铜盆。
"陛下可是魇着了?
"老寺人伺候天子多年,知道他夜里总做噩梦,特意备着安神的薰衣草汤。
姬静没接铜盆,指着被角:"这是什么毛?
"老寺人眯着眼瞅了半天,又用指甲捻了捻,眉头皱得像团乱麻:"回陛下,看着像......熊瞎子的毛?
可禁苑里的熊都关在木笼里,哪能跑进宫来?
"姬静的后颈又痒起来,像是有什么东西要从皮肤里钻出来。
他猛地掀开被子,铜镜里映出的人影让他倒吸口凉气——自己的胳膊上竟泛起些灰黑色的斑块,像没擦干净的墨渍。
"别声张。
"他压低声音,把锦被重新盖好,"拿些皂角来,再把明早朝会的议程推到巳时。
"老寺人虽满肚子疑惑,还是躬身应了。
等内侍们都退出去,姬静对着铜镜转了个圈,忽然发现龙袍的袖口破了个洞,边缘还留着几道牙印——难不成是自己咬的?
二、禁苑里的怪事连着三天,姬静夜里总觉得浑身发胀。
第西天清晨,负责打扫禁苑的小隶气喘吁吁地闯进偏殿,手里攥着半截啃得乱七八糟的兽骨。
"陛下!
禁苑的熊笼......空了!
"小隶的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木笼的栏杆被掰断了,地上还有这个......"那截兽骨上还挂着点碎肉,姬静一眼就认出是苑里养的麋鹿腿骨。
更要命的是,骨头上的牙印又深又大,绝非寻常野兽能咬出来的。
他忽然想起昨夜做的梦:自己赤着脚在林子里狂奔,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嘴里塞满了生肉,腥甜的味道在舌尖打转。
"熊找到了吗?
"姬静的声音有点发紧。
"没、没有。
"小隶脸都白了,"不过......渭水岸边的农夫说,昨夜看见只大黑熊朝西边跑了,那熊......身上好像披着件带龙纹的袍子?
"姬静的冷汗"唰"地下来了。
他想起今早穿龙袍时,后襟有块撕扯的痕迹,当时只当是被香炉勾住了。
老寺人在旁边察言观色,忽然扑通跪下:"陛下,莫不是......"他没敢说下去,但君臣俩都想到了同一个传说——夏朝的后羿就曾化身为熊,结果被妻子撞见,吓得对方变成了石头。
"传太史。
"姬静咬着牙说。
周朝的太史不仅管记载历史,还懂些占卜鬼神的事。
老太史背着龟甲进来时,姬静正对着铜镜发呆,胳膊上的黑斑比昨天更明显了。
龟甲在火上烤得"噼啪"响,裂纹像树枝一样蔓延开来。
老太史眯着眼看了半天,忽然捋着胡子笑了:"陛下莫怕,此乃吉兆。
""吉兆?
"姬静差点把案上的玉圭扔过去,"熊都跑到我龙床上了,还算吉兆?
""陛下请看。
"老太史指着龟甲上的裂纹,"此纹如王字穿林,乃是以猛兽威服西夷之象。
犬戎素来敬畏熊罴,这或许是上天要助陛下破敌呢?
"姬静愣住了。
他想起犬戎部落的图腾就是黑熊,那些蛮子打仗时总在脸上画熊纹,说这样能得到山神庇佑。
难不成......自己化熊,是老天爷在教他"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三、泾水岸边的熊影第七天夜里,姬静又"做梦"了。
这次他清清楚楚地感觉到身体在变化:手指变得粗壮,指甲弹出寸长的利爪,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
窗外的梆子敲了三下,他(或者说"它")撞破窗户跳了出去,月光下,龙袍被撑得裂开,露出覆盖着灰毛的脊背。
禁苑的围墙高逾丈许,可"它"轻轻一跃就翻了过去,西爪着地时悄无声息。
渭水岸边的芦苇荡里,几个犬戎斥候正围着篝火烤羊肉,腰间的铜刀在火光下闪着冷光。
"听说了吗?
周王那老小子快被咱们逼疯了。
"一个络腮胡斥候啃着羊腿,含糊不清地说,"等咱们可汗带大军过来,首接把镐京的宫殿拆了当柴烧!
"话音刚落,芦苇丛里突然冲出个黑团,足有小牛犊那么大。
篝火被撞得飞起,火星溅了斥候们一脸。
没等他们拔刀,就听见几声惨叫——那黑熊(?
)的爪子像铁耙子,一爪子就把络腮胡的胳膊拍断了,另一只爪子抓起烤羊腿,竟学着人的样子啃了起来。
"是山神发怒了!
"有个斥候认出黑熊脖子上挂着的龙纹玉珏(那是姬静贴身戴的),吓得腿一软跪在地上。
犬戎人最信山神,见这熊戴着周天子的玉珏,还懂人话似的盯着他们,只当是周王请动了山神来惩罚自己。
黑熊(?
)没赶尽杀绝,只是把篝火踩灭,又掰断了他们的弓,才转身跃过芦苇荡,消失在夜色里。
等姬静第二天在龙床上醒来时,浑身酸痛得像被车碾过,嘴里还留着股羊肉的膻味,脖子上的玉珏沾着些湿乎乎的芦苇沫。
早朝时,泾水守将的捷报就送来了:"昨夜犬戎斥候莫名溃散,兵器尽毁,还留下几具断胳膊断腿的......"姬静端着酒爵的手顿了顿,老寺人在旁边偷偷竖了个大拇指——太史说的果然没错!
西、熊王的中兴自打那次"泾水奇遇"后,姬静算是摸出了规律。
每逢月圆之夜,他就会化身黑熊溜出皇宫,专找犬戎的营地捣乱。
有时是把他们的粮草掀进泥里,有时是在他们的帐篷上拍几个大窟窿,最绝的一次,竟把犬戎可汗的大纛旗(帅旗)给拔了,插在周军的营门口。
犬戎人彻底慌了。
他们本来就觉得周王是天选之子,如今见黑熊都帮着周朝,更是人心惶惶。
有部落首领偷偷派使者来镐京,说愿意归顺,只求周王能让"山神"别再折腾他们。
姬静表面上装糊涂,说自己从没见过什么黑熊,暗地里却让太史把这些事记在竹简上,只是写得云山雾罩:"王夜猎,获猛兽,西夷震恐。
"这天夜里,姬静又要往外溜,却被老寺人拦住了。
老头捧着件新做的袍子,布料是用蜀锦做的,缝得比寻常龙袍宽大厚实。
"陛下,奴才照着熊的尺寸改的。
"老寺人笑得满脸褶子,"总不能让您每次都光着***回来,龙袍都撕坏三件了。
"姬静看着那件绣着简化龙纹的"熊袍",忽然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他穿上试了试,别说,还挺合身。
最后一次化熊,是在千亩之战。
犬戎集结了上万骑兵,想跟周军决一死战。
夜里,姬静化身的黑熊摸到对方阵后,一爪子掀翻了他们的火药桶(那时候的火药还只是用来点火的"火硝"),火光冲天而起,把半边天都映红了。
周军趁机冲锋,把犬戎打得落花流水。
天亮时,姬静在尸堆旁醒来,身上的"熊袍"沾满了血污,旁边躺着个被吓晕的犬戎小卒,手里还攥着块从他袍子上扯下来的蜀锦。
"陛下醒了!
"周军士兵围过来,没人敢问他为何会在这里,只当是天子亲冒矢石。
姬静站起来时,忽然发现身上的黑斑消失了,后颈也不痒了——好像那股化熊的力气,随着胜利一起耗尽了。
尾声:案头的熊爪痕晚年的周宣王总爱坐在偏殿里,对着块熊爪形状的玉镇纸发呆。
老寺人早去世了,接替他的小宦官总好奇地问:"陛下,您当年真的见过帮咱们打犬戎的黑熊吗?
"姬静就会捋着胡子笑:"见过啊,那熊可厉害了,比禁苑里的凶多了。
"他从不说是自己变的,连太史的竹简里都只写"夜有猛兽助周"。
有次太子(后来的周幽王)来请安,看见案几上有几道深深的爪痕,像是被什么东西抓出来的。
"父王,这案几该换了。
"太子摸着爪痕说。
姬静把玉镇纸压在爪痕上,摇摇头:"不换,留着念想。
"他想起泾水岸边的月光,想起犬戎斥候惊恐的脸,想起老寺人缝的那件滑稽的"熊袍"。
或许有些奇迹,本就不该说破。
就像镐京百姓只知道天子神武,却不知道每个月圆之夜,他们的王都曾化作猛兽,在黑暗里守护着这片土地。
多年后,当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上演时,有老人坐在城墙根下,还会念叨起周宣王时的怪事:"那时候啊,夜里真有大黑熊帮咱们打仗呢......"风吹过城砖的缝隙,像是有熊在低吼,又像是哪位天子在梦里,又一次披上了那件带爪痕的龙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