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惊雷乍响·19751975年夏末,北方省城机械厂家属院。
蝉鸣撕扯着闷热的空气,混合着远处车间飘来的煤灰与铁锈气息,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林颖猛地从噩梦中惊醒,冷汗浸透了单薄的碎花背心,湿漉漉地贴在脊背上。
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几乎要撞碎肋骨。
窒息的绝望、刺耳的刹车声、金属扭曲的尖啸……还有挡风玻璃外,
刘英那张扭曲着疯狂笑意的脸!那临死前刻入骨髓的怨毒与惊骇,如同冰冷的毒蛇,
瞬间缠绕住她的四肢百骸!她僵硬地转动眼珠,茫然地扫视着四周。
十五瓦白炽灯投下昏黄的光晕,映照着斑驳脱落的石灰墙壁。两张简易的木板床分置两侧,
中间是掉漆的书桌和一个漆皮剥落的***门衣柜。
桌上堆着几本翻旧的高中课本、一个印着“为人民服务”红字的搪瓷缸和半本摊开的笔记本。
窗台上那盆绿萝蔫头耷脑,叶子边缘泛着焦黄。这是她和刘英共同生活了十几年的娘家卧室!
墙上那本老式手撕日历,粗糙的纸页上,刺目的数字如同烧红的烙铁,
狠狠烫进她的瞳孔——1975年8月25日!这个日期!林颖的呼吸骤然停止!
1975年8月25日!这正是她高中毕业,面临下乡插队,家里急着给她安排相亲,
试图让她留在城里的那一天!上辈子,就是今天!她按照父母的安排,
去见了那个在机械厂当技术员的相亲对象王波。结果,相亲没成。几天后,
她就被迫踏上了开往红旗公社向阳大队的火车,开始了噩梦般的插队生涯。在那里,
她嫁给了村支书的儿子秦风。改革开放后,她倾尽所有心血,从摆地摊开始,一点一滴打拼,
创立了公司,把秦风推上了“企业家”的位置,让他风光无限。可秦风呢?
功成名就后就和刘英勾搭成奸,最后更是默许甚至纵容刘英开车撞死了自己! 而刘英,
这个父亲战友的遗孤,被林家收养,视如己出的女孩!就是她,上辈子暗中截胡了王波,
不仅留在了城里,还嫁给了他!后来两人双双下岗,生活潦倒,
却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在了过得比她好的林颖身上!恨!蚀骨灼心的恨意让她浑身颤抖!
她重生了!回到了悲剧开始的前夕!“小颖,小英!快起来!相亲可不能迟到!
”母亲张秀芬带着焦虑的嗓音穿透薄薄的门板,敲碎了死寂。林颖深吸一口气,
强迫自己冷静。她掀开被子下床,冰冷的触感让她混乱的头脑清醒了几分。她需要时间,
需要重新规划一切!绝不能再重蹈覆辙!她刚套上那件八成新的的确良衬衫,
就听到客厅里传来刘英和母亲低声说话的声音。“……妈,您真不用太揪心,
王波同志我找人问过了,技术活儿在车间可是数一数二,人也实诚,家里呢,就一个老母亲,
清净!”刘英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柔顺体贴,甜得像裹着蜜糖。“唉,但愿吧,
你爸观察了多久才找到这个……”张秀芬叹着气,愁绪几乎凝成实质。短暂的沉默后,
刘英的声音再次响起,刻意压低了,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语调:“妈……其实,
我昨天去街道办了一件事。”“街道?你个小姑娘家去街道干什么?”张秀芬讶异。
“我……”刘英似乎吸了口气,吐字清晰,甚至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迫和兴奋?
“我报名了。下乡。红旗公社,向阳大队。”轰!林颖扣纽扣的手指骤然僵住!
一股极寒的冰流毫无征兆地沿着脊椎瞬间炸开,窜遍四肢百骸!向阳大队!!
这个地名像一个淬了毒的诅咒钩子,狠狠钩进她的记忆深处!
那是她上辈子挣扎了整整六年、葬送了整个青春的地狱!是秦风一家盘踞的窝点!
是她命运彻底脱轨的初始坐标!刘英这个自私到骨子里的人,恨不能脚底板都抹油留在城里,
她怎么会知道这个地方?!还“主动报名”去?!寒意瞬间化为铺天盖地的惊雷,
在林颖脑颅内炸响!唯一的解释——荒谬而残酷的唯一解释——如同黑暗中掀开的幕布,
露出了狰狞獠牙!刘英也重生了!而且,
她精准地知道向阳大队是改变自己命运的起点——那个秦风所在的地方!
她甚至想用一模一样的套路,只不过这次目标换成了秦风!
她想提前去截胡那个“未来的企业家”!这时,
刘英那充满“奉献”精神的表演继续送入耳中,比刚才更清晰,
更带着一种令人作呕的自我感动:“妈,您别拦我。我真心实意为这个家想。姐姐性子稳重,
留在城里才有奔头,对大伙儿都好。我这心里啊,就盼着姐姐今天这相亲顺顺当当,
她安安稳稳留在咱们身边。”她的声音微微拔高,
语气是那种精心打磨过的、足以穿透门板的“恳切”,“只有姐姐相亲顺遂了,留定了城里,
我这个当妹妹的心啊,才算是真正落地了,才……才能踏踏实实地,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啊!”相亲顺遂了她刘英才能踏实下乡?!林颖的嘴角剧烈地绷紧,
几乎渗出血丝!刚才的惊愕瞬间被一种冰冷的、洞穿灵魂的嘲讽和暴怒所取代!毒蛇!
这是一条预知了路径、急不可待要扑向腐肉的毒蛇!好啊!好一个精心谋划的“下乡”!
林颖心中冷笑连连,冰冷的目光穿透薄薄的门板,仿佛要将门外的刘英钉死在耻辱柱上。
既然你这么想去,这么想抢……那我这次,就成全你!我倒要看看,
没有我林颖耗尽心血在后支撑,你从泥坑里抢来的那颗朽木,
到底能不能开出你想要的富贵花!刘英,欢迎你跳进……你自己的火坑!
第二章:虚与委蛇·明修栈道早饭的气氛,
因刘英昨晚那石破天惊的“宣言”而显得极其凝重。一方矮桌,
四方的世界都被无形的压抑填满。父亲林建国,这位平素雷厉风行的厂保卫科主任,
此刻却像一座沉默的山。他蹲在小院的矮墙根下,眉头紧锁成一个解不开的疙瘩,
指间劣质香烟的烟灰积了长长一截,忘了弹掉。烟火明灭间,满是褶皱的脸上沟壑更深。
母亲张秀芬把一碗地瓜粥推到林颖面前,眼圈红得厉害,想去看埋头喝粥的刘英,
又像被烫到一样收回目光,最终只能心疼地反复去摸林颖的手,嘴唇嗫嚅着,
想说点什么劝慰的话,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那叹息里,
是揉碎了的焦虑和如鲠在喉的无奈。弟弟林奇,半大小子对空气中的风云变幻最是敏感,
他捧着碗,黑亮的眼睛滴溜溜在沉默的父母和神色各异的姐姐们脸上打转,
嘴里的粥都忘了咽。刘英则低着头,小口小口斯文地喝着稀粥,秀气的眉头微微蹙着,
唇瓣紧抿,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少女为家庭牺牲、强抑伤怀的坚毅模样。
只是那捏着筷子、指节泛白的手,不经意泄露了她心底翻江倒海般的亢奋和期待。
每一秒的安静,在她听来都是通向荣华富贵道路上的响亮节拍。“爸,妈,”林颖放下筷子,
目光越过碗沿,先看向父亲蹲着的背影,声音清晰却并不高亢,仿佛只是陈述一件寻常小事,
“相亲我去。但结果如何,看缘分。”她转向刘英,眼神深如古井,
甚至浮起一丝难以察觉的、近乎“感动”的情绪:“小英……” 她叫了一声,
刘英肩膀几不可察地一僵,抬起头,撞进那双过于平静的眼眸里。
预想中的愤怒、质问、哭闹、哀求……一样都没有。只有一片深潭般的、冻人的平静。
“谢谢你,”林颖的语调带着一种近乎真实的沉重,“这么懂事,
替家里想得这么长远……我挺意外的,真的。”她顿了顿,语气转为平淡而坚定,
像在做一件理所当然的工作安排,“既然你打定了主意,地方也选好了,爸,妈,
家里再难也得给她备足东西。新铺盖、搪瓷盆、肥皂……山里日子清苦,别让她冻着饿着。
”林建国猛吸了一口呛人的烟***,灼痛感让他从纷乱的思绪中惊醒。烟灰簌簌掉落。
他看着大女儿平静得近乎冷漠的侧脸,
又扫过养女那张写满“自我牺牲”却总感觉哪里不对劲的脸,最终狠狠把烟蒂摁在地上,
用鞋底碾成了灰。千言万语堵在喉咙眼,最后只滚出浑浊的一句:“先……吃饭!
这事儿……吃完饭再说!”下午三点,“青年公园”相亲角。
几排苍翠却蒙尘的冬青勉强圈出了一小块所谓的“相亲角”。蝉鸣聒噪,更添烦躁。
林颖见到了王波。和记忆里分毫不差。中等身材,瘦削,甚至有些佝偻,
厚厚的眼镜片后面是一双写满胆怯和谨慎的眼睛。身上的工装洗得发白,
裤线却熨烫得一丝不苟。嘴唇总是下意识地抿着,显得格外局促。
林颖坐在掉漆的长条木椅上,目光掠过王波那半旧的书包肩带,淡淡开口:“你好,
王波同志。”语气礼貌,却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带着无形的距离感。“……你,
你也好,林同志。”王波像被烫到一样坐直了些,差点把膝盖上的帆布包碰掉。
他看着眼前清秀的姑娘,心跳得厉害,
却感觉不到半分亲近的可能——林颖周身那种无声的、拒人千里的冷淡,
比这八月的骄阳更让他窒息。接下来的十几分钟,堪称教科书般的尴尬。
林颖的回应极其简练。“嗯”、“对”、“还行”、“谢谢关心”。声音清冷,毫无温度。
话题始终围绕着天气、工厂的单调工作循环、毫无新意。王波几次试图切入更私人的方向,
都被林颖轻飘飘四两拨千斤地挡了回去,客气地不留余地。王波额头见了汗,喉头干得发紧。
他隐隐感觉到了,林颖看他的眼神深处,似乎带着……一丝悲悯?一丝居高临下的审视?
这感觉让他如坐针毡。半小时不到,他便再也撑不住这场无望的煎熬,
几乎是落荒而逃地站起,仓促告辞:“林、林同志,耽误你时间了。
我……厂里还有点事……”林颖站起身,颔首:“慢走,王波同志。
” 看着他略显仓惶的背影消失在公园门口,林颖心中毫无波澜。她知道,
刘英肯定在某个角落偷偷看着。果然,她刚转身,就看到刘英从一棵树后闪了出来,
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急切和一丝得意。 “姐!怎么样?王技术员人不错吧?
”刘英亲热地挽住林颖的胳膊。 林颖不动声色地抽出手臂,淡淡地说:“人是不错,老实。
不过……不太合适。”“啊?怎么不合适了?”刘英追问,眼神闪烁。“感觉不对。
”林颖言简意赅,她看着刘英,忽然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小英,
我看你好像对他挺关心的?要不……你试试?反正你暂时也不用下乡了,留在城里,
总得有个着落。”刘英的脸“唰”地红了,连忙摆手:“姐!你说什么呢!
我……我只是关心你!”她心里却乐开了花。林颖果然没看上王波!
而且这话里的意思……难道是暗示?她强压住兴奋,决定晚上就去找王波“安慰”他。
林颖将刘英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冷笑。去吧,去抓住你的“老实人”吧。
上辈子你们这对下岗夫妻的苦日子,这辈子好好享受!她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脚步一转,
走向了市中心的公告栏。那里是各种招工、通知的集中地。
她的目光锐利地扫过一张张红纸黑字的告示,最终,停留在角落一张崭新的招工启事上。
“市纺织厂招工启事:因生产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人若干名,宣传科宣传员一名。
要求:高中毕业,思想进步,有一定文字功底。报名时间:即日起至8月28日。
考试时间:8月30日。”就是它!林颖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上辈子,
她下乡后很久才听说纺织厂这次招工,尤其是宣传科那个岗位,竞争异常激烈,
最后被一个关系户拿走了。这辈子,她绝不能再错过这个机会!
这是她改变命运的第一个关键节点!她仔细记下报名地址和要求,深吸一口气,
转身快步朝家走去。她需要说服父亲。第三章:破釜沉舟·星火燎原回到家,
林建国坐在小院的石凳上抽烟,眉头紧锁。刘英的“牺牲”和林颖相亲的“失败”,
让他心情沉重。“爸。”林颖走到林建国面前。林建国抬头:“回来了?
王波那边……”“爸,相亲没成。”林颖直接说道,“我和王技术员不太合适。
”林建国叹了口气,没说什么。“爸,我不想再相亲了。”林颖的声音很平静,
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林建国一愣:“胡闹!不相亲你怎么留在城里?
眼看着下乡的日期就要到了!”“爸,我不下乡,也不靠嫁人留在城里。
”林颖的目光直视着父亲,“我要靠我自己。”“你自己?你怎么靠?
”林建国觉得女儿今天有点反常。林颖拿出招工信息:“爸,你看这个。纺织厂在招工,
宣传科要一个宣传员,要求高中毕业。我符合条件!我想去报名,参加考试!
”林建国接过那张皱巴巴的纸条,仔细看了看,眉头皱得更紧了:“纺织厂?宣传科?
这……这岗位多少人盯着?你能考得上?而且时间这么紧,就剩几天了!”“爸,
不试试怎么知道?”林颖的语气带着恳求,但眼神却异常明亮,“我知道很难,
但这是我唯一的机会!我不想因为逃避下乡就随便嫁人。爸,你从小就教育我和小奇,
做人要自立自强。我想试试走自己的路!万一考上了呢?我就能堂堂正正留在城里,
有一份正式工作!”她的话让林建国沉默了。他看着女儿眼中那簇跳动的火焰,
那是他从未见过的神采。自立自强……是啊,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他何尝不希望女儿能靠自己站稳脚跟?只是这世道,对女孩子来说太难了。嫁人,
似乎是最稳妥的出路。“爸,我知道您担心我考不上。但您想想,就算考不上,我再去相亲,
或者……下乡,也来得及。可如果不去试,我连一点机会都没有!我会后悔一辈子!
”林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重生者对命运的抗争。
林建国看着女儿倔强的脸,又想起她今天相亲回来那副平静却疏离的样子,
再想到刘英主动报名下乡的事……他重重地叹了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好!
”林建国一拍大腿,“我闺女有志气!爸支持你!去考!考不上再说!
爸这就去厂里给你开介绍信!”他站起身,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宣传科……嗯,
写写画画,倒是个适合女孩子的岗位。我闺女文笔好,说不定真行!”“谢谢爸!
”林颖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上辈子,父亲也是支持她的,只是她那时懵懂,
错过了太多机会。说服了父亲,剩下的就是全力备考。林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翻出尘封的高中课本和笔记。宣传科的考试,除了时事政治,
主要考语文写作能力和一些基本的宣传知识。这对上辈子在商海沉浮多年,
文案策划、宣传推广信手拈来的林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但她不敢掉以轻心,
毕竟这是1975年,文风、措辞都有特定的时代要求。她需要快速适应和调整。
她白天上班一样复习,晚上则点着煤油灯继续奋战。刘英看着她废寝忘食的样子,
起初是疑惑,后来得知她要去考纺织厂宣传员,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和嫉妒,
但很快又被一种“你考不上才好”的幸灾乐祸取代。她更加积极地往王波那边跑,
一心经营着自己的“后路”。8月30日,纺织厂招工考试。考场设在纺织厂的礼堂里,
黑压压坐满了人,尤其是宣传科那个岗位,报名的足有几十人。林颖深吸一口气,拿起笔,
看着试卷上那些在她看来有些“简单”的题目,胸有成竹地开始作答。
她刻意模仿着这个时代特有的昂扬文风,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引经据典恰到好处。
特别是最后一道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宣传稿写作,她写得既有高度又接地气,
连监考老师路过时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几天后,成绩公布。
林颖的名字赫然排在宣传科岗位的第一名!她以绝对优势被录取了!消息传回家,
林家小院沸腾了。林建国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声说:“好!好!我闺女就是争气!
”张秀芬抹着眼泪,是高兴的泪。弟弟林奇也兴奋地围着姐姐转。刘英脸上挤着笑,
说着恭喜的话,但眼底的失落和嫉恨却几乎掩饰不住。她没想到林颖真的考上了!
而且考得这么好!宣传科,那可是坐办公室的体面工作!
比她费尽心机想留城嫁个工人强太多了!这让她精心设计的“下乡截胡秦风”计划,
似乎也蒙上了一层阴影。林颖不去那个村子了,那她刘英去还有什么意义?
但报名已经无法更改,她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林颖看着家人喜悦的脸庞,
看着刘英强颜欢笑的样子,心中百感交集。第一步,她终于成功地迈出去了!
她不再是那个被命运推着走,任人摆布的可怜虫了!她拥有了改变自己和家人命运的力量!
第四章:织机鸣响·星火初燃1975年9月初,
林颖正式成为市纺织厂宣传科的一名宣传员。她穿着崭新的蓝色工装,
梳着两条整齐的麻花辫,走进了纺织厂的大门。这个年代,工人阶级是老大哥,
能进国营大厂当工人,是无数人羡慕的铁饭碗。尤其是宣传科,属于厂里的“笔杆子”,
地位更是不一般。林颖深知这份工作的来之不易,也明白这是她新人生的起点。
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不仅保质保量完成科长交代的任务,还经常主动请缨。她写的宣传稿,
文笔流畅,观点鲜明,既有政策高度,又能结合厂里的实际生产情况,鼓舞人心。
她设计的宣传栏,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成了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甚至利用业余时间,
自学了简单的排版和美术字,让宣传效果更上一层楼。很快,
“宣传科新来的小林”就成了厂里的名人。领导赏识,同事佩服,
工人们也喜欢这个没架子、有文化、工作又踏实的姑娘。林颖用她的能力和勤奋,
在纺织厂稳稳地扎下了根。工作稳定后,林颖的目光投向了刚上初二的弟弟林奇。上辈子,
弟弟虽然也聪明,但贪玩,后来只考了个普通中专,在一家小厂当技术员,虽然安稳,
但终究埋没了他的天赋。林颖记得,弟弟其实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
只是缺乏引导和系统的学习。“小奇,想不想以后当科学家?”一天晚饭后,
林颖问正在写作业的弟弟。林奇抬起头,眼睛一亮:“科学家?像钱学森爷爷那样吗?
当然想啊!姐,我能行吗?”“当然能!”林颖斩钉截铁地说,“只要你肯努力。
从今天开始,姐辅导你功课,我们一起学!不仅要学好初中的,高中的知识我们也提前学!
”林奇有些懵:“啊?姐,我才初二啊……”“笨鸟先飞嘛!”林颖笑着揉了揉弟弟的脑袋,
“而且,姐陪你一起学!我也要把高中知识捡起来!”她心里清楚,高考恢复的消息,
就在两年后!她要带着弟弟一起,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林建国和张秀芬对女儿的决定有些惊讶,但看到女儿工作稳定后还如此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