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增加了品种,有纯咸菜的、咸菜肉的,还有加鸡蛋的豪华版,价格从一毛到三毛不等。
每天天不亮,她就带着小花去王芳的后院准备材料,赶在早课前出摊。
下午放学后再卖一轮,日收入稳定在十五块左右——相当于周大山一周的工资。
这天中午,刘娟正在收摊,一个穿蓝色制服的年轻人走了过来。
"谁让你在这儿摆摊的?
有执照吗?
"刘娟心头一紧——是城管。
前世她听说过,九十年代初镇上开始整顿乱摆摊现象,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她了。
"同志,我这就收拾。
"她陪着笑脸,迅速把东西往篮子里装。
"晚了。
"年轻城管冷着脸,"无证经营,罚款二十,东西没收。
"二十块!
这几乎是她们一周的利润。
小花吓得躲到母亲身后,小手紧紧抓着刘娟的衣角。
刘娟突然觉得这个年轻人有些眼熟。
仔细一看,心里猛地一跳——这不是后来县里赵副县长的儿子赵志强吗?
前世他在一次车祸中为救人牺牲,成了全县学习的榜样。
"赵同志,"刘娟急中生智,"我知道没执照是我不对。
但我家实在困难,丈夫厂里半年发不出工资,三个孩子要吃饭..."赵志强愣了一下:"你怎么知道我姓赵?
""我...我听人说过,赵同志办事公正。
"刘娟赶紧转移话题,"您看,我保证明天就去办执照,能不能给个机会?
"她掀开锅盖,露出几个剩下的饼:"您尝尝,绝对干净卫生。
我每天都用开水烫工具,油也是一天一换。
"赵志强犹豫了一下,接过饼咬了一口,表情明显缓和了:"味道是不错...但规定就是规定。
""我明白。
"刘娟从口袋里掏出钱,"这是五块钱,我先交部分罚款,剩下的明天补上。
执照我明天一早就去办,您看行吗?
"赵志强看了看躲在刘娟身后的小花,又看了看手中的饼,终于叹了口气:"明天要是还没执照,就别怪我公事公办了。
""一定一定!
谢谢赵同志!
"回家的路上,小花忧心忡忡地问:"妈,真的要罚那么多钱吗?
"刘娟摸摸女儿的头:"不会的。
明天妈去把执照办了,以后就能正大光明地做生意了。
"晚上,刘娟把这事告诉了周大山。
丈夫抽了半支烟才开口:"我说什么来着?
没那么容易...""办个执照就好了。
"刘娟翻出户口本和身份证,"明天你请半天假,跟我一起去工商所。
""我?
我又不做生意...""夫妻共同经营,需要双方签字。
"刘娟早就打听清楚了。
第二天,夫妻俩带着相关材料来到镇工商所。
办执照的大姐听说刘娟就是小学门口卖咸菜饼的,眼睛一亮:"原来是你啊!
我儿子天天念叨你家的饼。
"有了这层关系,手续办得出奇顺利。
更让刘娟惊喜的是,由于她是镇上第一个主动来办执照的个体经营者,工商所决定把她作为典型宣传,免去了大部分费用。
"周同志,刘同志,你们这是走在了时代前列啊!
"所长亲切地握着他们的手,"改革开放就是要鼓励你们这样的个体经济!
"回家的路上,周大山一首没说话。
首到快到家时,他才憋出一句:"娟子,你咋知道要办执照的?
"刘娟早就想好了说辞:"芳姐告诉我的。
她说以后没执照的摊贩都会被取缔。
"周大山将信将疑,但也没再追问。
有了执照,刘娟的生意更加红火。
工商所的宣传给她带来了不少新顾客,甚至有人专程从别的村来尝她的咸菜饼。
一个月后,刘娟己经攒下了两百多块钱。
她赎回了金戒指,又给全家人都添置了新衣服,还给小花买了她梦寐以求的文具盒。
这天放学,小花却没有往日的兴奋,磨磨蹭蹭地走在后面。
"怎么了?
"刘娟关切地问。
小花低着头:"小芳说...说我们家是卖饼的,不跟我玩了..."刘娟心头一紧。
她蹲下身,平视着女儿的眼睛:"卖饼怎么了?
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不偷不抢,有什么丢人的?
""可是...她们说那是下等人干的...""听着,"刘娟握住女儿的肩膀,"职业没有贵贱。
那些看不起劳动人民的人,才是最可耻的。
"小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刘娟知道,这种观念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前世的小花正是因为这种自卑心理,加上家里的变故,才逐渐走向抑郁。
"明天开始,你教小草认字好不好?
"刘娟转移了话题,"做小老师,把你会的东西教给妹妹。
"小花眼睛一亮:"我真的可以当老师吗?
""当然。
我的小花最聪明了。
"晚饭时,周大山带回了一个消息:厂里要裁员,临时工首当其冲。
"八成保不住了。
"他闷头扒着饭,声音低沉。
刘娟给他夹了块鸡蛋:"没事,正好来帮我。
生意越来越好,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周大山抬头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刘娟知道,丈夫虽然老实本分,但骨子里还是觉得男人靠女人挣钱丢面子。
"或者..."她斟酌着词句,"咱们用攒的钱租个小门面?
你负责进货,我负责做,小花放学了也能帮忙。
"周大山放下碗,长叹一口气:"让我想想。
"夜深人静,刘娟看着熟睡的孩子们,又看看辗转反侧的丈夫,心中百感交集。
重生两个多月,她终于迈出了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但前方的路还很长,她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