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专访与试探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苏然跟着工作人员穿过人群时,感觉有无数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或许是错觉,或许是这场峰会本就藏着太多敏锐的观察——毕竟,能和星途科技CEO单独对话的机会,足以让任何媒体趋之若鹜。

林宇己经移步到会场休息室旁的茶歇区,手里端着一杯未动的黑咖啡。

落地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他肩头镀上一层浅金,却没能冲淡他眼底那抹化不开的深沉。

“林总,打扰了。”

苏然走到他面前,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平稳,将录音笔和采访本递过去示意,“我是《深度周刊》的苏然,感谢您能抽出时间。”

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两秒,不算长,却足够让苏然的心跳漏跳半拍。

记忆里的少年总爱笑得露出虎牙,而眼前的男人,连微笑都带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感。

“苏记者。”

他开口,声音比台上演讲时更低沉些,尾音似乎微微上扬,又好像只是错觉,“请坐。”

两人隔着一张小圆桌坐下,桌上的香槟塔折射出细碎的光,晃得人有些眼晕。

苏然翻开采访本,指尖却在第一行提纲上悬停了片刻——那是她熬夜查了无数资料才定下的问题,此刻竟有些恍惚。

“林总,星途科技这次在AI医疗领域的布局备受关注,”她定了定神,率先打破沉默,“能否具体谈谈,你们计划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伦理边界?”

这是个行业内的尖锐问题,苏然本以为他会避重就轻,没想到林宇却首视着她的眼睛,条理清晰地谈起数据隐私保护方案,甚至提到了几个她曾在学术期刊上见过的前沿理论。

他的语速不快,却字字精准,偶尔抬眼时,目光会不经意地扫过她的脸,带着一种审视的专注。

苏然一边记录,一边暗自心惊。

七年时间,他不仅在商业上锋芒毕露,对专业领域的深耕也远超她的想象。

而更让她在意的是,他的眼神太过首接,像是在透过她的职业身份,探寻些别的什么。

“……技术永远服务于需求,但‘需求’该被定义在什么范畴,需要整个行业共同摸索。”

他说完,端起咖啡抿了一口,目光落在她的采访本上,“苏记者似乎对AI医疗很熟悉?”

“之前做过相关选题,稍微了解一点。”

苏然含糊带过。

她没说的是,当年他创业初期,研究的第一个项目就是AI辅助诊断系统,她曾帮他整理过无数文献,连做梦都能背出那些晦涩的算法模型。

林宇没追问,转而谈起星途科技的教育AI计划。

苏然顺着他的话往下问,采访渐渐进入正轨,可空气中那股微妙的张力却始终没散去。

她能感觉到,他在回答时,总会有意无意地绕回一些私人话题——“苏记者什么时候回A市的?”

“《深度周刊》的办公地点在***,每天通勤方便吗?”

“刚才看你拍摄时用的相机,还是喜欢用手动对焦?”

最后一个问题出口时,苏然握着笔的手猛地一顿。

手动对焦是她大学时的习惯,总说这样能更精准地捕捉光影,那时只有他记得。

她抬起头,撞进他深不见底的眼眸里。

阳光恰好从云层后钻出来,照亮他瞳孔里的细碎光点,像极了七年前,他在图书馆里帮她调试相机时的样子。

“林总说笑了,工作用的设备都是自动模式。”

苏然垂下眼帘,声音轻了些,“倒是您,还记得这些无关紧要的事。”

“有些事,不容易忘。”

他的声音很轻,像羽毛落在心尖上,“比如,某人当年说,AI再厉害,也拍不出夕阳穿过图书馆玻璃窗的样子。”

苏然的呼吸骤然一紧。

那句话,是她七年前在他抱怨“机器比人可靠”时随口说的,连她自己都快忘了。

原来,他也记得。

休息室的门被推开,有人探头进来想找林宇,看到里面的情景又识趣地退了出去。

短暂的安静里,只有空调系统发出的微弱声响。

苏然合上采访本,站起身:“林总,基本问题都问完了,不耽误您时间了。”

她想尽快结束这场让她心神不宁的专访,再待下去,她怕自己会控制不住那些快要溢出来的情绪。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