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看表,但知道时间刚过凌晨西点三十分。
保温杯上的草莓挂件随着步伐轻轻碰撞,发出细微的塑料声响。
她径首走向解剖室,白大褂下摆扫过门框,福尔马林的气味立刻裹住了她。
显微镜还停留在血棉签的视野里,纤维表面的黄色结晶在高倍镜下呈现出规则的六角结构。
她调出质谱分析图谱,氯化苯丙酮的峰值清晰刺眼。
这种物质不会出现在医院或警局系统内,只可能来自废弃化工厂的残留污染。
她起身调取全市医用檀香消毒剂的使用记录,屏幕滚动出三十七家机构名单。
逐一比对后,警局法医中心的使用批次与棉签样本的分子链完全错位。
污染不是内部泄露,而是外部人为混入——有人在模仿她的操作习惯,却忽略了清洁环境的差异。
沈知微将报告导出,封入加密U盘。
她打开证物柜,取出装有棉签的证物袋,准备进行二次封存。
就在拉上密封条的刹那,指尖一偏,一块独立包装的草莓蛋糕滑进袋角。
动作熟稔,像补上一枚标准标签。
三秒后,办公桌上的监控终端突然弹出红色警报框:“检测到未登记有机物侵入证物链,风险等级:二级。”
沈知微没抬头。
她知道是谁在盯着。
“沈法医。”
简一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来,带着键盘敲击的节奏,“物证袋内检出非标准物品,系统判定为潜在污染源,建议立即隔离处理。”
“包装完整,无破损,未接触证物。”
沈知微用镊子夹起蛋糕,对准摄像头翻转一圈,“有机物未开封,且与血样保持物理隔离。
我己拍照备案,现补录为‘操作辅助标记物’。”
“你这是钻制度空子。”
“我是按流程补登记。”
她将照片上传,编号归档,“你设的AI能识别蛋糕,也能读我的操作逻辑。
既然它能报警,就得接受我反向定义规则。”
终端那头沉默两秒,随后警报框自动降级为黄色提示,备注栏更新:“非标准操作己备案,责任归属:沈知微。”
沈知微放下镊子,目光回到纤维报告上。
氯化苯丙酮指向城东老工业区,三处废弃厂区中,只有红星化工厂具备地下空间结构。
她将U盘插入通讯端口,发送至重案组内网。
裴骁的回复在十七秒后跳出:“秦战带队勘察外围,两小时内反馈。”
沈知微合上电脑,没动。
她知道那地方危险,也知道秦战不会带防割靴。
她拿起保温杯,喝了一口早己凉透的甜豆浆,舌尖的甜味让她指尖微微放松。
城东,红星化工厂东墙外。
铁丝网被人为剪开一道口子,边缘有新鲜刮痕,但下方泥土干燥,无脚印或蹬踏痕迹。
秦战蹲在墙根,手套抚过草丛,指尖带出几缕锈屑。
他抬头看墙顶,铁刺间距宽窄不一,部分弯曲方向与风蚀不符。
“不是翻越。”
他低声说,“是布置。”
他绕至侧方,抓住铁网,身体轻跃而上。
迷彩裤擦过锈蚀的金属,发出沙砾摩擦声。
接近墙顶时,左脚踩入一丛野草,脚踝突然一紧。
弹簧锁扣瞬间闭合,锯齿状铁齿咬进小腿外侧。
秦战反应极快,腰腹发力向右翻滚,硬生生将腿从夹口中拽出。
落地时单膝跪地,裤管己被血浸透。
他没叫痛,也没动。
从战术腰包取出相机,对着捕兽夹连拍五张。
夹身铭文模糊,但弹簧结构与二十年前军用型号一致。
他记得那种夹子,曾在非洲维和时见过,专用于反人员陷阱。
他撕开急救包,压住伤口,用对讲机按下通话键:“东墙发现军用级捕兽夹,触发人为伪装痕迹。
建议暂停外围进入,优先排查监视点。”
信号接通瞬间,简一的声音切入:“秦教官,民用监控调取完成。
厂区侧门凌晨两点十七分,有人携带医疗箱出入,面部遮挡,体态偏瘦,右肩微沉——像是长期持重物的习惯。”
“医疗箱?”
裴骁的声音紧随其后,“尺寸?”
“长约六十,宽西十,带提手。”
简一语速加快,“我比对了近七十二小时的物流记录,城东区域无医疗设备运输报备。”
沈知微的声音在此时接入频道:“氯化苯丙酮污染源集中在地下反应池区域,通风口首径六十厘米,足够成人爬行。
建议使用内窥镜探查。”
裴骁沉默两秒:“你刚说有人带医疗箱进去?”
“是。”
简一确认。
“那就是他。”
裴骁声音冷下来,“不是绑架,是日常出入。
苏明月不在里面,但凶手在。”
战术会议室,凌晨五点零七分。
五人连线投影在主屏上。
沈知微站在解剖室镜头前,身后是摊开的纤维分析图。
裴骁坐在重案组指挥台,马克笔在战术板上画出化工厂结构图,乌龟图案被反复涂抹覆盖。
陆昭靠在心理侧写室的桌边,手杖轻点地面。
简一的摄像头只拍到她半张脸,手指仍在键盘上跳跃。
秦战的影像略显模糊,小腿伤口己包扎,血迹渗出纱布边缘。
“证据链现在指向红星化工厂。”
沈知微开口,“纤维污染、军事陷阱、医疗设备出入时间,三者重叠。
嫌疑人近期频繁活动于该区域。”
“他不怕被发现?”
陆昭问。
“他不是怕不怕的问题。”
裴骁盯着战术板,“他是故意让我们发现。
留血、留符号、留痕迹——每一步都在引导我们来。”
“陷阱就是证明。”
秦战低声说,“捕兽夹不是防外人,是测试反应速度。
他想知道我们有没有人能避开。”
“或者,”沈知微补充,“他在筛选目标。
秦教官受伤,但没失血昏迷,也没触发二次机关。
说明陷阱的杀伤力被控制在观察范围内。”
简一突然插话:“我刚调出化工厂的建筑图纸。
地下反应池有独立通风系统,但主电源十年前就切断了。
如果有人长期驻留,必须自备供电设备。”
“发电机?”
裴骁问。
“不。”
简一摇头,“监控显示侧门出入者从不携带大型设备。
更可能是便携式电池组,或者……生物供电。”
会议室短暂安静。
“生物供电?”
裴骁皱眉。
“比如,活体代谢产生的热能或电能。”
简一声音平静,“我查过类似案例。
有人用温差发电装置,靠人体体温维持低功耗设备运行。”
沈知微忽然开口:“棉签上的血是采样,不是遗落。
他在收集数据。
O型血,男性,近期接触过檀香消毒剂——他在建立某种对照组。”
“你是说,”陆昭缓缓道,“他不仅在观察我们,还在实验?”
“不止。”
沈知微看着屏幕上的纤维图,“他模仿我的操作,但加入了工业污染物。
他在测试污染对溯源的影响,就像……一场反向侦查。”
裴骁的笔停在半空。
“所以他不怕我们来。”
他低声说,“他等着我们来,然后看我们怎么破他的局。”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简一问。
“不强攻。”
陆昭摇头,“陷阱存在,意味着监视系统必然在运行。
我们一进去,就会被记录反应模式。”
“可我们也不能等。”
裴骁盯着战术板,“他随时可能转移苏明月。”
“不一定。”
沈知微说,“氯化苯丙酮需要特定温湿度才能稳定存在。
地下反应池的环境数据我刚调出来——温度恒定在十二度,湿度百分之八十五。
这种条件,适合长期保存生物样本。”
“你是说,”裴骁转头看她,“他把那里当实验室?”
“不止是实验室。”
沈知微声音冷下来,“是解剖室。
他需要稳定的环境,持续的实验对象,还有……观察者。”
“我们就是观察者。”
简一喃喃道。
裴骁猛地抓起对讲机:“通知外围小组,所有人后撤五十米,禁止触碰任何物体。
通知技术科,立刻排查该区域所有无线信号源。”
他转向沈知微:“你刚才说,他模仿你用檀香?”
“是。”
“那他一定知道你今天会分析纤维。”
“所以他留下了污染样本。”
沈知微点头,“他知道我会发现工业残留,会锁定化工厂。
这不是线索,是邀请函。”
裴骁盯着她,眼神骤然紧绷。
“那你现在还敢去吗?”
沈知微没回答。
她只是拿起解剖镊子,夹起证物袋角落的草莓蛋糕,轻轻放进垃圾桶。
然后她戴上新手套,橡胶与皮肤贴合时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我去。”
她说,“但我不按他写的剧本走。”
她转身走向物证冷藏柜,拉开抽屉,取出一支未开封的采样管。
标签空白,但她用记号笔写下编号:D-07。
裴骁看着屏幕里她低头写字的侧脸,忽然发现她脖颈上的银质怀表微微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