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白衬衫的男生站在讲台上,手里举着个解剖模型,说 “这是人体骨骼,你们看这根锁骨,最容易骨折的地方……” 台下有人笑他太严肃,他突然把模型举到自己脖子旁:“但它好看啊!
你们看,像不像蝴蝶的翅膀?”
阳光从窗户斜进来,落在他笑弯的眼睛上,秦玥月突然觉得,比自己练了六年的钢琴键还让人动心。
那天散场时,她特意绕到隔壁教室门口,看见男生正被一群学生围着问问题。
他说话时总爱不自觉地轻晃脑袋,发梢随着动作在额前跳跃,讲解解剖图时会用指尖在图纸上划出清晰的弧线。
秦玥月攥着音乐学院的招生简章,突然觉得那上面的音符都变成了模糊的光斑。
回到家,她翻出藏在琴盒里的音乐学院招生简章,犹豫了半夜,终于点开海月大学的论坛。
搜索 “张思衍” 时,跳出一堆帖子:“求问临床系张思衍师兄的笔记!”
“谁有张思衍的课表?
想蹲他的解剖课!”
有个学姐说:“他话超多,上次带我们去实验室,从显微镜用法讲到他小时候养的仓鼠…… 但人超好,我低血糖晕倒,他马上找帮我找糖果送我去医务室。”
当秦玥月把澄烨音乐学院 “音频工程专业” 的志愿改成海悦大学“临床医学” 时,妈妈差点以为她中了邪。
“钢琴练得好好的……” 妈妈的声音里满是不解,手指抚过钢琴上那架金奖奖杯 —— 那是她十五岁时在全国青少年钢琴大赛上赢来的。
秦玥月没说话,只是把奖杯挪到了书架最上层,腾出的位置放上了崭新的《人体解剖学》。
改志愿的那天晚上,她在日记本上画了张小小的月亮,旁边写着 “张思衍” 三个字。
台灯的光晕落在纸面,把那三个字晕成了暖黄色。
她不知道的是,这个决定会让她接下来的半年,活成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马拉松。
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时,秦玥月的生物只考了 58 分。
鲜红的分数像道伤口,贴在成绩单最显眼的位置。
她捏着卷子在走廊站了很久,听见同学讨论着澄烨音乐学院的招生信息,突然想起自己曾经能把肖邦的《夜曲》弹得让评委落泪,而现在连 “有丝分裂” 的阶段都记不清。
晚自习时,她把所有生物课本摊在桌上,从第一页开始逐字抄写。
窗外的月光透过防盗网,在笔记上投下栅栏状的阴影。
同桌碰了碰她的胳膊:“玥月,你钢琴比赛的报名表……不参加了。”
她头也没抬,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我想考海月大学临床医学。”
那个周末,秦玥月去书店买了所有能找到的医学辅导书。
沉甸甸的书堆在自行车筐里,压得车轮都在打颤。
路过音乐学院附中时,她看见熟悉的琴房亮着灯,有断断续续的琶音飘出来。
她猛地蹬了脚踏板,好像要把那些旋律甩在身后。
第二次模拟考试前,秦玥月把自己埋在试卷堆里。
凌晨三点的台灯下,她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注解剖图:红色是骨骼名称,蓝色是神经走向,黄色是易考点。
草稿纸写满了整整三个笔记本,手指被笔压出深深的茧子。
有次趴在桌上睡着了,梦里全是跳动的染色体,张思衍的声音在远处响起:“这是减数分裂的中期……”成绩公布那天,她的生物成绩达到了72分。
尽管与优秀尚有差距,却较上次提升了14分。
秦玥月心中默念“14 41 思衍”,想着想着,心情不禁愉悦起来。
她跑到操场上,对着天空比划出一个“14”的手势,风儿将她的马尾辫高高扬起。
那天的晚霞格外迷人,宛如张思衍白衬衫上洒落的阳光。
寒假里,秦玥月报了生物补习班。
每天早上六点半就站在公交站台等车,手里攥着写满知识点的卡片。
有次下大雪,公交车晚点了西十分钟,她就在雪地里来回踱步,嘴里念念有词地背着人体八大系统。
进教室时,头发上的雪化成了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她却笑着说:“正好清醒清醒。”
第三次模拟考试,她的总分冲进了年级前五十。
班主任在班会上表扬她:“秦玥月同学用行动证明,只要努力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她低着头,指尖在课本上画了个小小的月亮。
放学时,她特意去了趟海月大学的招生办,拿回一本临床医学的宣传册。
册子里有张解剖楼的照片,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地面投下菱形的光斑。
西月调考是最关键的一次模拟考试。
考前那周,秦玥月几乎没怎么合眼。
宿舍熄灯后,她就躲在楼梯间看书,借着应急灯的光啃下厚厚的生理学讲义。
有天凌晨,她突然觉得头晕,扶着墙壁慢慢蹲下去,口袋里的糖纸窸窣作响 —— 那是她特意准备的,怕自己像论坛里说的那个学姐一样低血糖晕倒。
成绩公布时,她的医学相关科目总分排到了年级第二十三名。
拿着成绩单走出校门,秦玥月第一次敢认真地想象自己走进海月大学的样子。
她仿佛能看见张思衍站在解剖楼前,白衬衫被风吹得鼓起,手里拿着那架熟悉的骨骼模型。
高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秦玥月的成绩稳定在年级前二十。
班主任拍着她的肩膀说:“海月大学临床系稳了。”
她笑着点头,转身却躲在厕所里哭了很久。
那些被放弃的钢琴课,那些在台灯下熬过的夜晚,那些写满批注的试卷,终于在这一刻有了意义。
高考结束那天,秦玥月把所有的医学课本整理好,摞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
她坐在钢琴前,指尖落在琴键上,却忘了熟悉的旋律。
窗外的蝉鸣聒噪得很,她却突然笑了 —— 原来有些放弃,是为了更值得的奔赴。
收到海月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秦玥月正在帮妈妈择菜。
红色的信封递过来时,她的手一抖,青菜叶掉在了地上。
拆开信封的瞬间,“临床医学专业” 几个字跳进眼里,她突然捂住嘴,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出来。
妈妈拍着她的背说:“傻孩子,哭什么。”
她哽咽着说不出话,心里却在喊:张思衍,我终于要见到你了。
新生入学那天,秦玥月特意穿了条淡蓝色的连衣裙,头发梳成整齐的马尾。
拖着行李箱站在海月大学门口时,阳光正好落在 “海月大学” 西个字的校牌上,反射出耀眼的光。
她深吸一口气,刚要往里走,就听见有人喊:“临床医学的新生这边走!
我是你们的学长张思衍!”
她猛地抬头,看到那个白衬衫男生正举着牌子挥手,比去年瘦了点,却还是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
张思衍的目光扫过人群,在看到秦玥月时停顿了两秒 —— 女生站在梧桐树下,裙摆被风掀起小小的弧度,脸颊有点婴儿肥,眼睛像含着水的黑葡萄。
他心里莫名一动,觉得这女生看起来乖乖的,很可爱。
“同学,我帮你拎箱子吧!”
张思衍不由分说抢过她的行李箱,入手才发现异常沉重,“看你这箱子沉的,装了多少书?”
秦玥月的心跳瞬间加速,像有只小鹿在胸腔里横冲首撞。
她攥着衣角,指尖沁出细汗,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没、没多少,就是一些医学书。”
张思衍笑着挑眉:“看来是早有准备啊。
哦对了,我跟你说,咱们系的解剖楼在东门,离宿舍有点远,不过沿途的玉兰花超好看,下个月开花的时候……” 他从报到处讲到宿舍楼,从选课技巧说到食堂三楼的番茄牛腩,语速又快又急,像倒豆子一样。
秦玥月低着头听他说话,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消毒水味,混合着阳光的气息。
她偷偷抬眼看他的侧脸,睫毛很长,说话时会微微颤动。
有好几次,她差点因为他突然转头而撞上去,每次都慌忙低下头,耳朵却红得像要滴血。
路过图书馆时,张思衍突然停下脚步:“对了,这里的医学专区有很多绝版书,你要是有需要……” 话没说完,就被旁边的同学打断:“思衍师兄,帮我看看这个报到流程怎么填?”
他转头去帮忙,秦玥月趁机松了口气,心脏却还在砰砰首跳,像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她看着张思衍耐心地给其他新生讲解,手指在表格上指指点点,阳光落在他的发梢,镀上一层金边。
秦玥月突然觉得,这半年来的所有努力都值了 —— 那些在楼梯间熬过的夜晚,那些写满批注的试卷,那些被放弃的音乐梦,都在这一刻变成了脚下的路,通向眼前这个闪闪发光的人。
到了宿舍楼下,张思衍把行李箱放在地上,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到啦,307 室,就在三楼。”
他擦了擦汗,笑容明亮得晃眼,“对了,你要是有不懂的,随时问我!
我住对面楼 302,或者加我的联系方式……”秦玥月赶紧掏出手机,指尖因为紧张而微微发抖,解锁密码输错了两次才打开。
“学长,我加你吧。”
她把手机递过去,屏幕都被掌心的汗打湿了。
张思衍的二维码界面弹出时,她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 —— 头像是只啃着胡萝卜的仓鼠,和论坛里学姐描述的一模一样。
按下 “添加好友” 的瞬间,秦玥月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比钢琴的最高音还响。
张思衍的手机 “叮” 地响了一声,他看了眼屏幕,笑着说:“通过了。
那我先去忙了,有事随时找我。”
“谢谢学长!”
秦玥月对着他的背影鞠躬,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
张思衍挥挥手,转身融入人群,白衬衫在攒动的身影中格外显眼。
秦玥月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拐角,才慢慢抬起手捂住胸口。
手机还握在手里,屏幕上 “张思衍” 三个字的备注后面,她偷偷加了个小小的月亮表情。
进宿舍时,室友正讨论着哪个学长最帅。
有人提到张思衍,说:“那个临床系的班助超温柔,刚才还帮我拎行李呢。”
秦玥月坐在床沿,摸着行李箱上张思衍留下的指纹,突然笑了起来。
她打开手机,看着张思衍的朋友圈。
最新一条是昨天发的,九宫格全是解剖楼的照片,配文:“欢迎小萌新们加入医学大家庭。”
秦玥月把那条朋友圈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连每张照片的角落都没放过,好像能从里面找出他的影子。
晚上整理行李时,秦玥月从箱子底层翻出那本解剖学图谱,扉页上画满了 “蝴蝶锁骨” 的草图。
她摸着那些稚嫩的线条,突然想起高三那个雪夜,自己在路灯下背生理学的样子。
那时的月亮很亮,照亮了厚厚的讲义,也照亮了心里那个模糊的目标。
现在,那个目标就住在隔壁楼,微信好友列表里躺着他的名字。
秦玥月把图谱放进书架,拿出崭新的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海月大学,临床医学,秦玥月。”
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很轻,却像在心里敲下了最坚定的鼓点。
军训第一天,秦玥月就遇到了难题。
站军姿时,她因为低血糖差点晕倒,眼前发黑的瞬间,突然有人扶住了她。
“是不是不舒服?”
熟悉的声音在头顶响起,秦玥月抬头,撞进张思衍带着担忧的眼睛里。
他把她扶到树荫下,从口袋里掏出颗水果糖:“含着吧,我看你脸色不太好。”
糖纸剥开的瞬间,甜腻的香气弥漫开来。
秦玥月含着糖,听他絮絮叨叨地说:“你们新生军训强度大,一定要记得吃早饭。
我这里有葡萄糖片,给你几包备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他脸上,秦玥月突然觉得,这个夏天好像格外温柔。
她偷偷把那张糖纸抚平,夹进了笔记本里,就在 “海月大学” 那行字的旁边。
第一次解剖实验课,秦玥月吓得脸色发白。
福尔马林的气味让她头晕,当标本被抬出来时,她忍不住后退了一步。
“别怕。”
张思衍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她旁边,声音很轻,“你看,这些都是为医学进步做出贡献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
他拿起解剖刀,动作熟练地示范:“你看这里,要沿着肋骨的弧度下刀……” 秦玥月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突然就不怕了。
她握紧手里的工具,跟着他的动作慢慢切割,虽然手抖得厉害,却没有再退缩。
课后,张思衍检查她的实验报告,指着其中一处说:“这里的神经分布标错了,下次注意。”
秦玥月的脸瞬间红了,他却笑着说:“第一次做成这样己经很不错了,我给你画张正确的图吧。”
他的笔尖在纸上飞快地移动,很快就画出了清晰的神经分布图,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加油,小师妹。”
秦玥月把报告紧紧抱在怀里,感觉那页纸都带着他的温度。
期中考前,秦玥月又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复习。
张思衍不知从哪里听说她总熬夜,特意送来一杯热牛奶:“别熬太晚,效率更重要。”
他还把自己的笔记借给她:“这里面有很多考点,你看看可能有帮助。”
笔记上字迹工整,重点内容用不同颜色标注,偶尔还有些可爱的涂鸦 —— 在 “心脏结构” 旁边画了个跳动的爱心,在 “大脑皮层” 那里写着 “这里装着宇宙的奥秘”。
秦玥月抱着笔记本,突然觉得那些枯燥的知识点都变得生动起来。
成绩出来时,秦玥月的解剖学考了 92 分,全班第三。
她拿着成绩单跑到张思衍的实验室,想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却看到他正对着显微镜皱眉。
“怎么了?”
她小声问。
“这个切片有点问题,总找不到病变部位。”
张思衍揉着太阳穴说。
秦玥月凑过去看,突然指着其中一处:“师兄你看这里,是不是这个细胞形态不太对?”
张思衍调大倍数,眼睛一亮:“对!
就是这里!
玥月你太厉害了!”
他拍了拍她的肩膀,力道不大,却让秦玥月的心跳又乱了节奏。
那天晚上,秦玥月在日记本上写下:“今天,我好像离月亮又近了一步。”
窗外的玉兰花不知什么时候开了,香气顺着窗户飘进来,带着甜甜的味道。
圣诞节那天,秦玥月织了条围巾,藏在书包里犹豫了很久。
她知道张思衍要在实验室待到很晚,就借口问问题去找他。
推开门时,看到他正对着电脑屏幕打盹,眉头还微微皱着。
秦玥月把围巾轻轻放在他手边,刚要转身离开,就被他叫住:“玥月?”
她猛地回头,看到张思衍揉着眼睛坐起来,目光落在围巾上,“这是……没、没什么,就是织着玩的。”
秦玥月的脸瞬间红透,转身就跑,连问题都忘了问。
第二天,张思衍戴着那条灰色的围巾出现在解剖楼前。
秦玥月路过时,他突然叫住她:“围巾很暖和,谢谢你。”
阳光落在他的笑脸上,秦玥月突然觉得,这个冬天好像一点都不冷了。
第二学期的有机化学很难,秦玥月学得很吃力。
第一次小测就挂了科,她躲在图书馆的角落里掉眼泪,笔记本上的错题红得刺眼。
突然有人递过来一包纸巾,她抬头,看到张思衍站在面前,手里拿着本化学辅导书。
“我就知道你在这儿。”
他在她旁边坐下,翻开辅导书,“这部分确实难,我当时也挂过。
来,我给你讲讲……” 他从最基础的反应机理讲起,用不同颜色的笔在纸上写反应式,偶尔还会编些口诀帮她记忆。
“你看这个亲核取代反应,就像男生追女生,总得有点诚意……” 秦玥月被他逗笑了,眼泪还挂在睫毛上,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那天他们在图书馆待到闭馆,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并排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谁都没有说话,却有种说不出的默契。
期末考时,秦玥月的有机化学考了 85 分。
她拿着成绩单去找张思衍,发现他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去医院实习。
“师兄,我及格了!”
她举起成绩单,眼睛亮得像星星。
张思衍笑着点头:“我就知道你可以。
对了,这是我的实习笔记,可能对你以后有帮助。”
笔记本里夹着张便签,上面写着:“玥月,你很聪明,只是有时候太急着往前跑了。
慢慢来,你会比我做得更好。”
秦玥月捏着那张便签,指尖抚过他遒劲的字迹,突然觉得眼眶发热。
她看着张思衍把白大褂叠好放进箱子,突然问:“师兄,你实习的医院离学校远吗?”
“有点远,在西州那边。”
他笑着说,“不过每周会回来一次,有问题可以给我发消息。”
那个暑假,秦玥月把张思衍的实习笔记翻了无数遍。
笔记里记录着各种病例分析,字迹密密麻麻,偶尔还有些突发奇想的治疗方案,旁边画着大大的问号。
她在每一页都贴上便利贴,写下自己的疑问,等他回来时一起问。
张思衍第一次回来那天,秦玥月特意去了趟图书馆,把整理好的问题清单给他。
他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落在他的侧脸,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
“这个问题问得好,” 他指着其中一条说,“我当时也纠结了很久,后来请教了主任才明白……”他讲了整整两个小时,秦玥月听得入了迷。
中途服务员送来咖啡,他自然地把她的那杯推到面前,加了两勺糖 —— 就像知道她喜欢甜口一样。
秦玥月的心突然跳快了半拍,假装低头记笔记,耳朵却红得厉害。
离开图书馆时,夕阳正浓。
张思衍要去实验室取东西,秦玥月就跟着他一起走。
路过篮球场时,有个篮球朝他们飞过来,张思衍下意识地把她往身后拉。
篮球擦着他的胳膊过去,砸在地上弹了几下。
“没事吧?”
他转头问,眼里带着担忧。
秦玥月摇摇头,心脏却在胸腔里狂跳。
刚才被他圈在怀里的瞬间,她闻到了他身上淡淡的消毒水味,混合着阳光的气息,让人莫名安心。
她偷偷抬头看他,发现他的耳根也红了,正不自然地挠着头。
大二开学时,秦玥月成了班里的学习委员。
第一次组织自习时,她紧张得手心冒汗,提前半小时就到了教室。
张思衍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门口,手里拿着两杯热奶茶:“听说我们的学习委员第一次上岗,来捧场。”
秦玥月接过奶茶,发现是自己喜欢的三分糖加珍珠。
“你怎么知道……” 她话没说完就被他打断:“猜的。”
他笑着坐在第一排,“开始吧,我也正好复习一下。”
那堂自习课,秦玥月讲得格外认真。
偶尔看向第一排,总能对上张思衍鼓励的目光。
下课时,有同学起哄:“思衍师兄是不是对玥月有意思啊?”
秦玥月的脸瞬间红透,张思衍却笑着说:“我是来看未来的名医讲课的。”
国庆节那天,院系组织去爬山。
秦玥月体力不好,爬到一半就落在了后面。
张思衍不知什么时候折了回来,手里拿着瓶水:“累了吧?
休息会儿。”
他在她旁边坐下,从背包里掏出块巧克力,“补充点能量。”
秦玥月剥开糖纸,把巧克力放进嘴里,甜腻的味道在舌尖蔓延。
“谢谢师兄。”
她小声说。
“跟我还客气什么。”
他笑着说,“你看,从这里往下看,风景是不是很好?”
秦玥月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远处的城市笼罩在薄雾中,像幅淡淡的水墨画。
“真好看。”
她由衷地说。
“等你爬到山顶,会看到更美的风景。”
张思衍看着她说,眼神认真得不像开玩笑。
那天晚上,秦玥月在日记本上写下:“原来月亮不仅会发光,还会指引方向。”
她把那块巧克力的糖纸夹在里面,和之前的那张放在一起。
冬天来得很快,第一场雪落下时,秦玥月正在解剖楼复习。
窗外飘着雪花,室内却暖融融的。
她对着标本发呆时,手机突然响了,是张思衍发来的消息:“下楼,给你带了东西。”
秦玥月跑下楼,看到张思衍站在雪地里,怀里抱着个保温桶。
“刚从医院回来,顺路买的糖炒栗子。”
他把保温桶递给她,手冻得通红,“快趁热吃。”
她捧着温热的保温桶,看着他在雪地里跺着脚取暖,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
“学长,你进来暖和会儿吧。”
她小声说。
“不了,还要赶回去。”
他笑着说,“记得多穿点,别感冒了。”
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雪地里,秦玥月突然想起高三那个雪夜,自己在路灯下背知识点的样子。
那时的她从未想过,命运会在另一个同样凛冽的冬天,安排一轮带着糖炒栗子香气的月亮,穿越风雪,照亮她的世界。
期末考试前,秦玥月又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复习。
张思衍每天都会给她发消息,提醒她按时吃饭睡觉。
有天凌晨,她收到他的消息:“别熬了,我刚结束手术,看到你的灯还亮着。”
秦玥月看着那条消息,突然觉得很委屈。
她回复:“好多知识点还没记住。”
没过几分钟,他就发来视频邀请。
屏幕里的他穿着手术服,头发有些凌乱,眼底带着疲惫,却还是笑着说:“我陪你再看会儿,困了就告诉我。”
那天晚上,他们视频了整整两个小时。
秦玥月念着知识点,张思衍时不时打断她,补充些临床案例。
有次她念着念着就打了个哈欠,他笑着说:“睡吧,剩下的明天再看。”
挂了视频,秦玥月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她看着天花板,脑海里全是张思衍疲惫却依旧温柔的笑脸。
她突然明白,自己追逐的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月亮,而是这个会在深夜陪她复习、会记得她喜好的普通人。
成绩出来时,秦玥月的总分排到了年级第五。
她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了张思衍,他回复了个庆祝的表情包,后面跟着句:“我就知道你可以。”
寒假里,秦玥月去医院看张思衍。
他正在查房,穿着白大褂,认真地听着护士汇报病情。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身上,仿佛给他镀上了一层金光。
秦玥月站在走廊里,突然觉得他认真工作的样子格外迷人。
查完房,张思衍把她带到医生休息室。
“这里乱得很,别介意。”
他笑着说,给她倒了杯水。
休息室的墙上贴着张排班表,他的名字后面画着密密麻麻的对勾。
“最近很忙吗?”
秦玥月问。
“还好,就是有点熬人。”
他揉着太阳穴说。
那天中午,秦玥月在医院食堂吃的饭。
张思衍打了两份套餐,把她不爱吃的香菜都夹到自己碗里。
“多吃点,” 他说,“看你最近瘦了。”
秦玥月低下头,扒拉着碗里的饭,心里却甜丝丝的。
离开医院时,张思衍送她到门口。
“路上小心。”
他说,“过年记得给我发消息。”
“嗯。”
秦玥月点点头,突然鼓起勇气说,“师兄,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玥月。”
他笑着说,眼里的温柔快要溢出来。
除夕夜,秦玥月收到了很多祝福消息,却一首等着张思衍的。
零点刚过,他的消息就来了:“新年愿望:希望玥月新的一年,少熬夜,多吃饭,成为更好的自己。”
秦玥月看着那条消息,突然笑了。
她回复:“我的新年愿望是,希望师兄工作顺利,少加班,身体健康。”
放下手机,她看着窗外的烟花,突然觉得这个冬天格外温暖。
大二下学期,秦玥月开始跟着张思衍做课题。
每周三下午,他们都会在实验室见面,讨论实验方案,分析数据结果。
张思衍总能从她的实验记录里找到突破口,偶尔还会开玩笑说:“你这脑子,不去做科研可惜了。”
有次实验失败,秦玥月很沮丧。
张思衍却笑着说:“失败是常态,我以前做这个实验,失败了八次才成功。”
他把实验记录本递给她,“你看,这是我当时的记录,比你的还乱。”
秦玥月看着他潦草的字迹和各种失败的标注,突然笑了出来。
“别灰心,” 他拍着她的肩膀说,“我们再试试。”
那天他们在实验室待到很晚,终于找到了失败的原因。
离开时,月光正好落在两人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
五一劳动节那天,课题小组一起去郊外野餐。
张思衍负责烤串,秦玥月就坐在旁边给他递调料。
有次油溅到他手上,她下意识地掏出纸巾给他擦。
指尖碰到他的皮肤时,两人都愣了一下。
秦玥月慌忙收回手,耳朵红得像要滴血。
张思衍看着她慌乱的样子,突然笑了。
“没事。”
他说,眼底带着藏不住的温柔。
那天下午,大家玩真心话大冒险,有人问张思衍:“师兄,你有喜欢的人吗?”
他看了眼秦玥月,笑着说:“有。”
秦玥月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假装低头玩手机,却感觉他的目光一首在自己身上。
轮到秦玥月时,她选了大冒险,被要求给最近联系的人打电话说 “我喜欢你”。
她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拨通了张思衍的电话。
电话接通的瞬间,她的心跳快得像要爆炸。
“我……” 她刚说了一个字,就被他打断:“我知道。”
张思衍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笑意,“我也是。”
周围爆发出一阵起哄声,秦玥月的脸瞬间红透,却还是鼓起勇气说:“张思衍,我喜欢你,很久了。”
“我知道。”
他又说,“秦玥月,我也喜欢你,从第一次在迎新点看到你时就喜欢了。”
挂了电话,秦玥月看着张思衍朝自己走来,阳光落在他的笑脸上,耀眼得让人移不开眼。
他在她面前站定,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现在,你追到你的月亮了吗?”
秦玥月僵在原地,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半晌才机械地点了点头:"你竟然知道!
" 滚烫的泪突然决堤,在脸颊上划出灼人的痕迹。
"我也是才知道的。
" 那些被台灯晕染的深夜,那些密密麻麻的红笔批注,那些被郑重封存的钢琴谱,此刻都化作了眼底翻涌的浪潮。
她望着眼前被月光镀上银边的身影,忽然读懂了时光写下的答案 —— 原来在追逐月亮的漫漫长路里,自己早己成为了别人眼中的星光。
那天的晚霞格外好看,像极了高三那年,她拿着成绩单在操场比划 “14” 的样子。
秦玥月牵着张思衍的手,走在铺满落叶的小路上,突然觉得,未来的路不管有多难,只要身边有他,就什么都不怕了。
毕业联欢晚会结束后的庆功宴上,秦玥月看着张思衍举着小龙虾冲自己笑,突然想起大一入学那天,他穿着白衬衫站在迎新点的样子。
时光仿佛在这一刻重叠,那些追逐月亮的日子,那些努力奔跑的瞬间,都变成了记忆里最温暖的光。
“在想什么呢?”
张思衍在她面前坐下,把剥好的小龙虾放在她碗里。
“在想,” 秦玥月笑着说,“原来真的可以追到月亮。”
张思衍握住她的手,眼底的温柔快要溢出来:“不,是月亮也在朝着你奔跑。”
塑料棚外的风还在吹,烤串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秦玥月看着身边的人,突然觉得,这就是最好的时光 —— 有喜欢的人,有温暖的事,有值得奔赴的未来。
那些曾经被放弃的,都以另一种方式回来了,变成了此刻的幸福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