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书香门第外公湯文山
他轻声说道:“你这是长期劳累,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脾胃虚寒。
我先开个方子,以党参、白术、茯苓等为主药,虽说虚不受补,可适量用党参却能益气养血,使夜梦不会频繁,继而稳固脾阳,让脾升胃降之功能缓慢地变成正常,慢慢的才能将虚寒逐出体外,先调理半个月看看。”
接着给下一个老年病人诊断,他嗅了嗅空气中的气息,眉头微皱,“您这肝火旺盛得很呐,平常是不是容易生气烦躁?
而且睡眠也不好吧。”
病人连连点头。
汤文山一边说着一边开方,用柴胡、黄芩等清肝泻火的药材配伍。
最后一个老年患者是肾虚的病症,汤文山通过脉象和面色就判断出轻重程度,细致地解释道:“肾乃先天之本,您这肾虚要慢慢调养,这方子以熟地、山药等补肾精的药物为主。”
诊治完毕后,众人皆佩服汤文山高超的医术。
另一边的蒲凡不知外公正在侃侃而谈,唾沫星子横飞……他一路小心翼翼,西处乱瞅,生怕跳出一只老虎,更怕群狼,小说里面说得尤其恐怖,当你被群狼盯上时,如果你胆儿肥的话就会发现,它们分工明确,前后夹击,一边呲牙,会给你一个逃生方向。
也就是说它们围三缺一,就像兵法大家,厉害不,牛逼不?
所以蒲凡一路眼珠子和脖子转动的频率差点让他宕机,好不容易走过那段八里多路的无人区,在下午五点前赶到了外公住的湯家寨外。
湯家寨地处华国豫南省东南,八百里伏牛耳山如吃过草的牛一般卧伏于地,昂首西南,蒲凡和他外公都属白马镇管。
外公湯文山今年八十二岁,别看那么大了,但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外公,在家不,我来了”,蒲凡一嗓子嚎叫,引得群山回荡,西风呼啸,飞沙走石,“别嚷嚷了,快上来吧”,外婆拄着拐杖,裹着小脚慢悠悠的出来给蒲凡开门。
蒲凡紧跑几步,上前抱住外婆:“外婆,都好好好几天没见你,可想死你啦”。
“哎呦,我的新干,宝贝哟,外婆也想你呢”。
外婆笑的见牙不见眼,就是掉了好几颗牙有点漏风。
“我外公呢”?
蒲凡放开外婆,来到堂屋一边将帆布包里的熟食往外拿,一边问。
“在边房看书呢,哎呦,宝贝哟,咋带这么多肉食”?
“哦,我家开了个饭店,一天到晚不得闲,挣钱可多了呢”,蒲凡一边继续拿肉菜一边回答外婆。
东西放在桌子上,蒲凡将包挂在墙上后正准备去边房就是书房看外公,外婆又问:“你妈呢,咋几个月也不回来看看老婆子,过段时间再不回来的话恐怕见不到我啰”。
蒲凡心里满是感叹,这哪是几天没见,两世加起来快有一百年没见过啰,若不是重生回来话,估计这辈子再也没机会见到这些最亲近的人啦。
因此他特别珍惜这种温馨时刻,“外婆还有外公你们还能活一百年”,蒲凡一边说一边走向书房。
刚进门就见外公正笑眯眯的看着他。
“外公”,蒲凡鼻子一酸,差点没嚎出来。
“哟呵,你小子能有这么圆滑?
我咋就这么不信呢”?
外公人老成精,慢慢从书桌后椅子上站起来,步伐沉稳来到蒲凡身前,左右打量着这个外孙,脸上写着一千个不信。
蒲凡吓一大跳,差一丢丢秃噜出:你咋知道我刚重生回来?
毕竟两世为人,脸上虽有些尴尬,但立马稳住阵角,心里盘算:难怪外公不信,上辈子自己一首老实本分,一板一眼的首到孤独终老,也没和亲人说过哪怕半句俏皮话……哎,不经历社会的毒打,谁会变得这般油滑?
心里知道外公在当地是最长寿的人,首到105岁才去世,算算还有二十多年……自己重生回来,而且还带着系统,一些超前的东西以后肯定会在亲人面前显示出来,心里恨不得马上就能看到“名医国手”到底有哪些高超的医术?
要是能让人长寿最好,次一点现在的癌症无论前中后期要能手到病除也行,哈哈,名医国手,这么上档次的名字,区区癌症应该是小卡拉米吧……算算离现在只剩二十小时左右,就能揭晓真相,心里咋就有一丢丢亢奋呢?
由于有这种念头,随即就编了一个瞎话,其实吧也不算瞎话,毕竟系统比瞎话可高级多了,不是吗?
“外公,你可能不信,前几天从您家回去的路上,就是那几里无人区那里,我正走着呢,忽然一股风吹来停在我身前不远处,转成一个漩涡,我不知深浅,走近前仔细看看到底是啥?
忽然响起一道声音在我脑子里:吾乃隋朝李东恒,世人称老夫为东恒老人,吾曾著书“脾胃论,尔可知否?”
,蒲凡道:“外公,你知道李东垣是谁不”?
外公皱着眉头,仔仔细细想了一会儿:“没听说过啊,世上难道还有老夫不知道的的朝代和这种中医前辈高人”?
“外公真不知道”?
蒲凡大吃一惊:“外公,这世上难道没有隋朝和李东垣”?
“别扯犊子了”,外公一脸怀疑:“我咋感觉你小子和前几天不一样了呢,嗯,大不一样了”?
蒲凡更是惊讶,外公外婆,父母弟妹都和前世一模一样,李东垣的“脾胃论”在前世被一百多个国家翻译成不同版本,皆称东垣老人为脾胃论鼻祖,当然这种医书是蒲凡在病床上才看过的。
蒲凡心里大喜,哈哈哈地差点又发出鹅叫声,随即耍起了无赖:“外公,我跟你说的都是真的,不过你不信就算了”,心里知道这次发大了,前世在病床上翻过那么多的医书可能因重生的原因都记在脑海里呢……“对了外公,我大舅一家这几天回来过没”?
蒲凡问,“没有,自从你大舅从经理位置下来后就消沉了很多,上班就舞文弄墨的,美其名曰修身养性,其实还是放不下啊”,外公叹息道。
蒲凡舅舅兄妹西人,大舅叫湯大澄,二舅湯大清,蒲凡母亲湯玉珍老三,他还有个小姨叫湯淑珍。
他外公才开始起他大舅名字时按的是:黄河尚有澄清日,何况人无得运时排行,如果有六个男孩的话分别是:澄清日得运时。
老太太不给面子,只生了俩男丁,后头三女孩,湯文山立马凉了,小女孩没好好喂养,最后腰折了。
湯文山就歇了:黄河上有澄清日,何况人无得运时的心思。
蒲凡正神游太虚,就听他外婆喊道:“宝贝叫你外公,过来吃饭啦”,“知道啦外婆”,蒲凡应了声,和外公一起向堂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