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细密地敲打着林瑶“忆织工坊”那扇古旧的木门,门楣上模糊的漆金字迹在流光溢彩的城市背景下,显得格外黯淡。
屋内,空气中弥漫着陈年书卷、艾草和某种特殊数据稳定液混合的奇特味道。
林瑶,这位城市中硕果仅存的忆织者,正安静地端坐在一张梨花木长案后,指尖轻柔地拂过一排排闪烁着微弱光芒的玉质记忆晶片,它们像沉睡的萤火虫,等待着被唤醒。
她的工坊,藏匿于一条被摩天光塔和浮空车道遗忘的背街小巷,与周遭喧嚣的“数字永生”浪潮格格不入。
墙壁上悬挂着泛黄的丝绸卷轴,上面用古老的篆体记录着忆织术的心法要诀,与角落里一台嗡鸣作响、布满复杂接口的“忆海捞针”仪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便是林瑶的世界,传统与科技在此处以一种奇异的方式共存,却也同样孤独。
门被推开时,带入一阵湿冷的风和一位踉跄的身影。
来者是一位老人,头发花白,面容因焦灼而布满深刻的皱纹,身上的粗布衣衫已被雨水浸透大半。
他手中紧紧攥着一个用油布包裹的长条物件,像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藏,又像捧着即将熄灭的火种。
“林……林师傅?”
老人的声音沙哑,带着雨夜的寒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环顾四周,目光在那些古旧的器物和闪烁的晶片上游移,眼中既有敬畏,也有一种近乎绝望的期盼。
林瑶抬起头,她有一双异常清澈的眼眸,仿佛能洞悉数据洪流下掩藏的情感潜流。
她认得他,是城南的老木匠钱师傅,一手榫卯绝活,曾为不少老街坊修补过旧物,也曾为她的工坊打理过几件案几。
“钱师傅,请进,外面雨大。”
她的声音平静,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钱师傅走到案前,将那油布包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层层打开,露出一块暗红色的木牌,上面用刀刻着一个模糊的“钱”字,以及几行更小的名讳。
这是他家的祖宗牌位,朴素无华,却承载着数代人的血脉记忆。
“林师傅,求您,求您救救我家的根!”
钱师傅的声音突然拔高,带着哭腔,那双布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