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危机到来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苏府书房内,光线柔和而静谧。

一张古朴的书桌上,摆放着文房西宝,旁边是一叠厚厚的诗稿。

兵部侍郎苏翰文端坐在书桌前,他面容清癯,额头宽阔,双眉如剑,目光如炬,透露出一种睿智和沉稳。

苏翰文手持楚明远的诗稿,仔细端详着,时而点头,时而皱眉。

楚明远站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苏翰文的评价。

过了一会儿,苏翰文缓缓放下诗稿,微笑着对楚明远说:“楚公子的诗才确实令人叹服,这诗稿中的词句优美,意境深远,实乃佳作。”

楚明远闻言,心中一喜,但他并没有表露出来,而是谦逊地说道:“苏大人过奖了,晚生不过是略通文墨,还望大人多多指教。”

苏翰文摆了摆手,接着说道:“然而,如今国事艰难,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忧患丛生,这诗文虽美,却难以救国难啊。”

他的语气沉重,透露出对国家局势的忧虑。

楚明远心中一动,他知道机会来了。

他连忙说道:“苏大人所言极是。

晚生虽不才,但对兵事亦有涉猎,愿为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

"哦?

"苏翰文挑眉,"如今流寇猖獗,关外建州虎视眈眈,楚公子有何高见?

"楚明远深吸一口气,开始阐述他精心准备的策略:"其一,当与关宁铁骑联合,固守山海关;其二,改良火器,组建专业火器营;其三,招抚流民,分化李自成部众..."他结合现代军事理论和历史经验的分析,令苏翰文眼中精光连闪。

"妙!

实在是妙!

"苏翰文拍案而起,"楚公子大才,竟有如此韬略!

明日我便向皇上举荐!

"离开苏府时,苏婉清亲自送他到门口。

月色下,她轻声道:"楚公子见识非凡,令人钦佩。

""苏小姐过奖了。

"楚明远望着她精致的侧脸,心跳不由加快。

"叫我婉清便好。

"她低头浅笑,颊边泛起红晕。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楚明远频繁地出入苏府。

他与苏翰文深入探讨军国大事,两人常常一聊就是几个时辰,从军事战略到国家治理,无所不谈。

而与苏婉清在一起时,他们则更倾向于吟诗作对,以文会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楚明远与苏翰文、苏婉清之间的关系愈发亲密。

他们彼此欣赏,相互学习,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然而,尽管楚明远在苏府中感受到了温暖和支持,但朝堂上的局势却让他倍感压力。

首辅周延儒等人对他提出的改革方案极力阻挠,崇祯帝也在改革与保守之间犹豫不决。

正当楚明远为朝堂上的阻力而苦恼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1***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并誓师东征。

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整个朝廷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北京危矣!

"苏翰文在书房中踱步,"皇上己下令调吴三桂回援,但远水难救近火!

"楚明远握紧拳头:"大人,我们必须早做准备。

一旦城破...""我己安排家眷先行离京。

"苏翰文沉声道,"楚公子,你也该走了。

""不。

"楚明远斩钉截铁,"我要留下。

或许...还能改变些什么。

"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