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争议与决策

深空指令 雾织星轨 2025-09-11 13:20:45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厅的穹顶悬挂着巨大的环形吊灯,十二盏水晶灯的光芒透过磨砂玻璃洒下来,在与会者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夏坐在旁听席的第一排,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腕上的旧手表,金属表壳的凉意顺着皮肤蔓延开,勉强压下了心跳的震颤。

主席台上,联合国秘书长按下了发言键,苍老的声音在会议厅里回荡:“根据‘星译组’的初步报告,来自猎户座悬臂的信号己被证实包含智慧文明特征。

现在,我们需要决定——人类是否应当回应?”

话音刚落,坐在左侧席位的美国代表立刻起身。

他穿着笔挺的深蓝色西装,领带夹上的国旗徽章在灯光下闪着冷光:“我主张立刻回应。

这是人类文明接触外星智慧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应当展现开放的姿态。”

他抬手示意身后的大屏幕亮起,上面展示着“星译组”破解出的三维坐标与物理常数,“这些信息证明对方拥有远超我们的科技水平,合作可能带来的技术飞跃,足以解决地球面临的能源、环境危机。”

“开放?”

俄罗斯代表冷笑一声,厚重的眉毛拧成了疙瘩。

他的俄语口音带着金属般的质感,每个单词都像从牙缝里挤出来,“你所谓的开放,是将地球暴露在未知威胁下的鲁莽!

我们对这个文明一无所知——他们的意图是和平还是侵略?

他们的社会结构是集体主义还是扩张主义?

在没有任何信息的情况下回应,等同于将家门钥匙交给陌生人。”

会议厅里立刻响起窃窃私语。

林夏抬眼望去,看到各国代表脸上浮现出不同的神色:欧洲国家的代表们大多眉头微蹙,显然在权衡利弊;非洲国家的代表们交头接耳,眼神里带着好奇与警惕;而坐在最右侧的中国代表始终保持着沉默,指尖在文件上轻轻敲击,仿佛在计算着什么。

“我们有选择吗?”

法国代表突然开口,她的金发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信号己经被我们接收,对方很可能知道地球的存在。

如果保持沉默,反而可能被视为敌意或懦弱。”

她转向陈敬言的方向,目光带着询问,“陈博士,从信号特征来看,对方是否表现出攻击性?”

陈敬言站起身,深灰色西装在他身上显得格外合身。

他推了推无框眼镜,声音平稳而清晰:“信号中包含的物理常数与星图,属于中性信息,未发现明显的威胁性编码。

但需要注意的是,次级编码尚未完全破解,不排除隐藏着其他信息的可能。”

“次级编码?”

英国代表挑眉,手指在笔记本电脑上快速敲击,“为什么之前的报告里没有提及?”

林夏的心猛地一紧。

她看向陈敬言,发现他的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

来安理会之前,“星译组”内部曾就是否公开次级编码产生过争议——部分科学家认为,在尚未破解的情况下公布,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恐慌。

“因为其加密方式极为复杂,目前仅能确定存在,无法解读具体内容。”

陈敬言的回答滴水不漏,“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与主信号来自同一源头。”

会议厅里的议论声更大了。

美国代表抓住机会再次发言:“这更说明我们需要主动接触!

次级编码或许是对方准备的‘见面礼’,包含着更重要的信息。”

他提高了音量,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我们不能因为未知就退缩,这不是人类探索宇宙的精神。”

“探索精神不能当盾牌!”

俄罗斯代表猛地一拍桌子,实木桌面发出沉闷的响声,“上世纪美苏冷战,我们为了争夺太空霸权付出了多少代价?

现在面对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更需要谨慎!

我提议,先发射无人探测器进行验证,确认对方没有敌意后,再考虑回应。”

这个提议让会议厅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林夏注意到,中国代表的手指停止了敲击,他微微点头,似乎对这个方案表示认同。

“无人探测器?”

美国代表嗤笑,“以我们现有的技术,抵达猎户座悬臂需要上万年,等得起吗?”

“不需要抵达源头。”

陈敬言突然开口,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信号中包含的三维坐标,除了指向猎户座悬臂的信号源,还标注了一个太阳系内的临时坐标——距离地球约40天文单位,位于柯伊伯带边缘。

或许对方希望我们在那里进行初步接触。”

林夏愣住了。

她反复检查过解码数据,从未发现太阳系内的坐标标记。

她看向陈敬言,发现他正朝自己递来一个隐晦的眼神,似乎在暗示什么。

“柯伊伯带?”

法国代表沉吟,“那里远离地球,即使探测器遭遇不测,也不会危及母星。

这似乎是个稳妥的方案。”

“探测器需要携带地球文明的信息吗?”

非洲联盟代表终于开口,他的声音带着温和的沙哑,“如果对方真的友好,我们应当展现诚意。”

“当然要带。”

美国代表立刻接话,“音乐、数学公式、人类的影像资料……越全面越好,让他们看到我们的文明有多灿烂。”

“我反对携带过多信息。”

俄罗斯代表皱眉,“万一探测器被不怀好意的势力截获,地球的坐标、人类的社会结构都会暴露。”

争论再次爆发,从是否发射探测器,升级到探测器该携带什么信息。

林夏看着眼前唇枪舌剑的各国代表,突然觉得有些荒谬——人类在面对外星文明时,首先暴露的不是团结,而是彼此的分歧。

她想起父亲书房里的一张老照片:1969年阿波罗登月,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脚印,照片的背景是蓝色的地球。

父亲说,那张照片让人类第一次意识到,在浩瀚宇宙中,地球是如此脆弱,如此孤独。

“各位。”

林夏突然站起身,旁听席的椅子发出轻微的响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她身上,带着惊讶和疑惑——没人想到,这个来自深海监听站的年轻工程师会突然发言。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虽然有些发紧,却异常清晰:“探测器的核心任务是验证信号的真实性,而不是展示文明。

我建议,只携带基础的数学语言和地球的相对坐标,足够让对方确认我们接收到了信号即可。

至于更复杂的信息,等确认对方的意图后,再逐步交换。”

她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陈敬言身上:“就像两个陌生人在黑暗中相遇,首先应该确认彼此没有携带武器,而不是急着展示自己的家当。”

陈敬言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带着赞许。

他附和道:“林工程师的建议很合理。

过度暴露信息存在风险,保持适当的谨慎是必要的。”

这个观点得到了多数代表的认同。

中国代表终于开口,他的声音平稳而有力:“我支持发射无人探测器,目标柯伊伯带临时坐标,携带基础信息,不包含地球的精确位置和人类的详细资料。

探测器命名为‘先行者号’,由多国联合研发,确保技术共享、风险共担。”

他的提议像是一剂镇静剂,让争论不休的会议厅终于安静下来。

经过投票,方案以11票赞成、1票弃权(美国代表弃权)获得通过。

散会时,林夏被陈敬言叫住。

走廊里的灯光是柔和的暖黄色,与会议厅的冷光截然不同。

“为什么不告诉他们,你也发现了太阳系内的坐标?”

陈敬言问,语气带着一丝探究。

林夏低头看着手表,秒针刚好走完一圈:“我不确定那是不是坐标,怕引起不必要的争论。

而且……”她抬头,目光锐利如刀,“次级编码的破解,你是不是有什么发现?”

陈敬言沉默了片刻,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加密U盘:“这是我连夜破解出的部分次级编码,显示信号源似乎正在向太阳系移动。

但还没完全确认,暂时不能公开。”

他将U盘塞进林夏手里,“‘先行者号’的技术团队需要你这样的信号专家,你愿意加入吗?”

林夏握紧了U盘,金属外壳的温度仿佛带着某种灼热的使命。

她想起“深渊之眼”监听站的深海,想起那串规律的脉冲信号,想起父亲临终前望着猎户座的眼神。

“我愿意。”

她听到自己说,声音坚定得不像自己。

走廊尽头的窗户正对着日内瓦湖,夕阳将湖面染成一片金红。

林夏知道,从“先行者号”启程的那一刻起,人类文明的轨迹,或许将永远改变。

而那串尚未完全破解的次级编码,像一颗埋在时间里的炸弹,不知道会在何时引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