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速之客
她期待地看着苏长夜,希望能从这位博古通今的老板口中,得到一个或肯定或否定的答案。
苏长夜的目光从窗外收回,落在女孩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脸上。
他见过太多这样的眼神,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面孔上。
对长生的渴望,对神明的敬畏,是刻在人类骨子里的本能。
他拿起那只己经出现裂纹的茶杯,指腹轻轻摩挲着冰冷的杯壁,声音平淡无波,像是讲述一件与自己无关的旧事:“神仙?
或许有或许没有。
也许他们曾行走于大地,后来觉得人间无趣,便去了九天之外;也许他们从未存在,只是古人面对电闪雷鸣、沧海桑田时,一些美好的想象。”
这番模棱两可的话让林晚晴有些失望,但又觉得很有道理,不愧是苏老板,说话都这么有深度。
“时间不早了”苏长夜站起身,这是他惯用的送客方式,“你该回学校了。”
“哦哦,好的老板!”
林晚晴连忙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吐了吐舌头,“我又待了这么久,不好意思啦。
老板再见!”
她像来时一样,又像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马尾辫在空中划出一道青春的弧线。
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口,苏长夜脸上的淡然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万年古井般的幽深。
他缓缓走到门口,将那块刻着“不语斋”三个字的梨花木牌匾摘了下来。
牌匾的右下角,那个被岁月磨砺得有些模糊的十二瓣莲花印记,此刻在他的眼中,却显得无比刺眼。
他有三个选择。
一、离开。
像过去无数次那样,当一个地方变得不再安宁时,便悄然远遁,换一个城市,换一个身份,继续做他的旁观者。
这是最简单,也是他最熟悉的方式。
二、抹除。
以雷霆手段,让苍云山那座古墓连同其中的一切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一场恰到好处的“地质灾害”,足以掩盖所有痕迹。
这很有效,但动静太大,容易引来不必要的窥探,甚至可能触动某些沉睡己久的天道法则。
三、等待。
留在这里,看看循着线索找上门的究竟是些什么人。
苏长夜的指尖在那个莲花印记上轻轻一点一股肉眼不可见的微光闪过,牌匾上的印记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
他将牌匾重新挂好,回到了店内。
他选择了第三种。
逃避了万年,他有些厌倦了。
而且,他对现代人类追踪探秘的能力,产生了一丝好奇。
他们没有神识,没有法力,仅凭逻辑和数据,究竟能做到哪一步?
就当是……一场新的游戏吧。
苏长夜重新坐回桌后,闭上双眼,神识如一张无形的巨网,瞬间铺开笼罩了整个夏安市。
城市里数千万人的嘈杂思绪、车水马龙的喧嚣、电子设备发出的嗡鸣,如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
在过去他从不这样做因为凡人的七情六欲对他而言是穿脑的噪音。
但今天,他需要找到那些“特殊”的声音。
很快,他就在这片嘈杂的海洋中,精准地捕捉到了几股异常的信号。
它们不属于普通人。
这些信号的源头,思维缜密,意志坚定,如同被锻造过的精钢,并且正以极高的效率,围绕着“苍云山竹简”、“苏姓”、“古印记”等关键词,进行着海量的信息筛选和分析。
“国家机器么……有点意思。”
苏长夜喃喃自语。
他收回神识,整个过程不过一呼一吸之间。
他知道,鱼儿己经上钩了。
果然,不到一个小时,书店门口的风铃“叮铃”一声轻响,两个男人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一个年约六旬的老者穿着一身得体的中山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虽然面带微笑,但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里,却透着鹰隼般的锐利。
他身后跟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戴着金丝眼镜,手腕上是一块功能复杂的电子表,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店里的每一个角落。
他们的气息沉稳而内敛,带着一种长期身居高位和执行特殊任务的独特气质。
是凡人,但不是普通的凡人。
“请问,是苏长夜,苏老板吗?”
老者开口,声音温和,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是我。”
苏长夜抬起眼帘,目光平静地与他对视,“两位想看点什么书?”
“我们不看书,”老者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个证件却没有完全打开只是稍稍亮了一下上面的徽章图案,“我叫秦安,来自国家历史文献研究中心。
这位是我的助手,小张。
我们今天来是想向苏老板请教一些关于古文字和印章的问题。”
国家历史文献研究中心?
苏长夜心中了然,这是一个他从未听过的名字,想来是某种对外使用的代号。
“请教不敢当,随便聊聊吧。”
苏长夜示意他们坐下,动作从容不迫,仿佛只是在招待两位普通的客人。
“苏老板年轻有为啊,”秦安坐下后,目光看似随意地环视着书架,“这家不语斋,在这条老街上可是有些年头了。
不知苏老板是从祖辈手上接下的还是自己创立的?”
这是一个试探。
“祖上传下来的。”
苏长夜的回答滴水不漏,“传到我这一代,也只是勉强维持罢了。
现在的人,都不爱看这些老东西了。”
“话不能这么说”秦安的目光,终于落在了门口那块刚刚被苏长夜处理过的牌匾上,“老物件有老物件的韵味。
就比如这块牌匾,木质上乘,包浆醇厚,没有一百年以上的历史,养不出这样的色泽。
上面的字迹古朴有力,想必也是出自名家之手。”
青年小张则悄悄抬起手腕,手表屏幕上微光一闪,似乎在进行某种扫描。
苏长夜感知到了那股微弱的能量波动,但他不动声色。
“秦老好眼力。”
秦安话锋一转,切入了正题:“苏老板,我们这次来其实是为了今天新闻上报道的那件事。
苍云山出土的先秦竹简,想必您也看到了。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个‘苏’字莲花印。
我们正在对夏安市所有与古籍、古玩相关的苏姓人士,进行一次常规性的拜访和请教,希望您不要介意。”
他说得合情合理,将一次目的性极强的调查,包装成了一次温和的学术走访。
“当然不介意。”
苏长夜点了点头,“那个印记,我也在新闻上看到了。
确实奇特,十二瓣莲花,在先秦时期的图腾中,似乎并无记载。”
“哦?
苏老板对先秦图腾也有研究?”
秦安的眼睛微微一亮。
“略知一二。”
苏长夜淡淡道,“开书店的总要多看些杂书。”
“那依苏老板之见,这个印记,会代表着什么呢?”
秦安紧紧盯着他的眼睛,试图从中看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破绽。
苏长夜沉吟了片刻,仿佛在认真思考。
“很难说。
莲花在古代多与清净圣洁重生有关。
十二这个数字,又对应着时辰月份有圆满之意。
将姓氏与这种图腾结合,或许是某个隐世家族的徽记,又或者……是某个信奉特定理念的方士流派的标志。”
他的分析有理有据,完全是一个资深历史研究者该有的水平,找不出一丝问题。
秦安沉默了。
他来之前,己经预想过无数种可能。
对方或许会惊慌,或许会否认,或许会露出马脚。
但他唯独没想到,会是这样一种情况。
眼前的年轻人,平静得像一潭深水,无论他扔下什么样的石子,都激不起半点涟漪。
他给出的答案,比他们研究中心里那些专家教授的初步结论还要专业、还要深入。
这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哪里来的这般见识和心性?
就在这时,助手小张走到秦安身边,低声耳语了一句:“秦老,牌匾的材质是千年梨花木,但右下角有被能量灼烧和物质重构的痕迹,时间就在一小时之内。
和我们分析的目标印记能量模型,有百分之九十三的相似度。”
秦安的瞳孔猛地一缩。
找到了!
他再次看向苏长夜,眼神己经彻底变了。
有震惊,有难以置信,但更多的是一种面对未知时的极度警惕。
他知道,不能再用普通的方式试探了。
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对着苏长夜,郑重地鞠了一躬。
“苏先生,我们是什么人,您想必己经清楚。
我们来此,并无恶意。
那个印记的出现,事关重大,我们必须弄清楚它的来源。
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考古的好奇心,更是为了一份……国家安全档案的更新。”
苏长夜看着他,没有说话,眼神依旧平静。
“我们知道,您不是普通人。”
秦安的声音压得极低,充满了敬畏,“我们只想确认一件事。
两千多年前,那位‘观星者’记录的‘天外星陨’,以及他所侍奉的印记的主人……是否与您有关?”
书店内的空气,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
窗外的喧嚣被隔绝,只剩下三人之间压抑的沉默。
苏长......夜终于端起了那只裂纹遍布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早己冰凉的茶水。
然后他抬起头,看着一脸紧张的秦安,嘴角第一次露出了一抹清晰可见的玩味的笑容。
“如果我说是,你们又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