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叫方宁,十七岁那年,还在收废品。夏天的垃圾场臭得要命,
我戴着破手套翻找着能卖钱的瓶子。汗水混着灰尘糊在脸上,痒得难受。"小子,别翻了。
"收废品的老王朝我挥手,"有人找你。"我抬起头,
看见一个穿西装的中年男人站在垃圾场门口。他捂着鼻子,一脸嫌恶地看着周围。
"你是方宁?"男人问。我点点头,手里还攥着刚捡到的易拉罐。"我是律师陈文明。
你爷爷方志远去世了,根据遗嘱,他的全部财产由你继承。"我愣住了。爷爷?
我从小就是孤儿,哪来的爷爷。陈律师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沓文件,"DNA鉴定结果显示,
你确实是方志远的亲孙子。他生前一直在寻找失散的家人。"我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字,
大部分都不认识。但有几个数字我看懂了。三十亿。"这是玩笑吧?"我的声音有些发抖。
"方志远是远东集团的董事长,旗下有地产、酒店、金融三大板块。
"陈律师递给我一张银行卡,"这是预支的生活费,一百万。明天上午十点,
请到远东大厦43楼参加董事会议。"我接过银行卡,塑料片在手里轻得像羽毛,
却重得像山。老王凑过来,瞪大眼睛看着银行卡。"宁子,这是真的?"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昨天我还在为五块钱的盒饭发愁,今天就有人说我是亿万富翁。"还有一件事。
"陈律师说,"方志远的养子方俊和养女方雨一直在管理公司。他们对这份遗嘱有异议,
认为你没有能力继承如此庞大的财产。"我咽了咽口水。当然没有能力。我连小学都没读完,
怎么可能管理一个集团公司。"不过遗嘱是有效的。明天的董事会上,
你需要展现出作为继承人的决心。"陈律师走了,留下我一个人站在垃圾场里。夕阳西下,
远处的高楼大厦闪闪发光。我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拥有其中的一栋。晚上,
我用那张银行卡买了生平第一套西装。导购小姐一开始爱理不理,看到我刷卡成功后,
态度立马变了。"先生,您皮肤很白,这套深蓝色的很适合您。"我对着镜子看了看。
镜子里的人穿着合身的西装,头发也洗干净了,竟然有几分斯文的模样。但我知道,
脱下这身衣服,我还是那个在垃圾场里捡瓶子的方宁。回到出租屋,我躺在床上想了一夜。
三十亿是什么概念?够我买三万个盒饭,够我住三千个月的房租,
够我过一辈子不愁吃穿的日子。可是为什么,我却觉得害怕?也许是因为我知道,
天上掉馅饼的事往往有代价。也许是因为我不确定,自己配不配得上这份幸运。第二天早上,
我穿着新西装,站在远东大厦楼下。四十三层的高楼直冲云霄,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
刺得我睁不开眼。我深吸一口气,走进了大厅。第二章电梯一路向上,我的心跳越来越快。
43楼,电梯门打开。"方宁先生,我是秘书小林。董事们都在等您。
"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女人迎了上来。她说话很客气,但眼神里有种看不起的味道。
我跟着她走过长长的走廊。墙上挂着各种奖状和合影,都是关于远东集团的辉煌历史。
会议室很大,一张椭圆形的桌子坐满了人。"方宁来了。"坐在主位的男人站起身。
他四十多岁,穿着名贵的手工西装,脸上带着不怀好意的笑容。"我是方俊,
你应该叫我大哥。"方俊伸出手,我握了握。他的手很用力,像是在***。"这位是方雨。
"坐在右侧的女人点了点头。她比方俊年轻一些,化着精致的妆容,看起来很有能力的样子。
"还有各位董事。"方俊介绍了一圈,我记住了几个名字:李董事、王董事、张董事。
他们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看我的眼神像在看一个外来的入侵者。"请坐。
"我坐在指定的位置上,那是一把普通的椅子,和其他人的真皮椅子形成鲜明对比。
"既然人都到齐了,我们就开始吧。"方俊敲了敲桌子,
"今天的议题只有一个:讨论方宁是否具备继承远东集团的资格。"会议室里静得针落可闻。
方雨清了清嗓子,"方宁,我听说你以前是收废品的?"我点点头。
"那你知道远东集团是做什么的吗?""房地产、酒店、金融。
"我重复着陈律师昨天说过的话。"只是听说过,对吧?"方雨笑了笑,
"你知道我们去年的营业额是多少吗?知道我们有多少员工吗?知道我们面临的市场风险吗?
"我摇摇头。"什么都不知道,怎么管理公司?"方俊接过话头,"方宁,我不是在刁难你。
爷爷把公司留给你,我们都尊重老人家的决定。但是集团的发展不能开玩笑。
"李董事咳嗽了一声,"小方,你有什么想法?"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我。我攥紧了拳头。
确实,我什么都不懂。我连电脑都不会用,怎么管理一个集团公司?
但是我想起昨天晚上的思考。"我确实什么都不懂。"我站起身,"但是我可以学。""学?
"方俊笑了,"商场如战场,等你学会了,公司早就破产了。""那就请你们教我。
"我看着在座的每一个人,"我知道你们觉得我不配坐在这里。说实话,我也这么觉得。
但是既然爷爷选择了我,肯定有他的道理。""什么道理?"方雨挑眉。我想了想,
"也许是因为我饿过肚子,所以知道挣钱的重要性。也许是因为我什么都没有,
所以不会害怕失去。""荒谬!"王董事拍桌子,"经营公司需要的是知识和经验,
不是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那就给我时间学习知识和经验。"我说,
"我不要求立刻接管公司,但是我要求参与公司的运营。三个月,给我三个月时间证明自己。
"方俊和方雨交换了一个眼神。"三个月后呢?如果你证明不了自己,你愿意放弃继承权?
"我咬了咬牙,"愿意。"第三章会议结束后,我被安排到公司最小的一间办公室。
说是办公室,其实就是一个储物间改造的。没有窗户,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
方雨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沓文件。"这是公司最近三年的财务报表。既然你要学,
就从这些开始吧。"我接过文件,沉甸甸的。"还有,这是你的工作安排。
每天早上八点半到公司,下午六点下班。基本工资三千,转正后面议。""我不是继承人吗?
""继承人也要从基层做起。"方雨似笑非笑,
"你不会以为一上来就能坐在董事长办公室里发号施令吧?"我摇摇头。确实,
连基本的商业知识都没有,谈什么管理公司。方雨走后,我打开第一份财务报表。
密密麻麻的数字看得我头晕眼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每一个表格都像天书一样。我拿出手机,开始搜索相关的解释。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一个词一个词地查,
一行一行地理解。晚上八点,办公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保安来催了三次,
我才收拾东西回家。回到出租屋,我又学到了半夜。第二天早上,我七点就到了公司。
方俊路过我的办公室,看见我在认真看报表,挑了挑眉毛。"学得怎么样?""还在学。
"我抬起头,眼睛有些红血丝。"急什么,又不是一天两天能学会的。
"方俊的语气有些嘲讽,"有些东西是需要天赋的。"他走了,留下一句话在空气中回荡。
中午,方雨又来了。"今天下午有个项目会议,你也参加一下。""我能听懂吗?
""听不懂也要听。"方雨说,"做笔记,回头自己研究。"下午两点,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项目负责人在台上讲解,什么投资回报率、市场占有率、风险评估。我努力记着笔记,
但很多专业术语还是听不明白。"方宁,你有什么想法?"突然有人问我。我愣了一下,
看见所有人都在等我的回答。"我...我觉得这个项目的风险挺大的。""为什么?
"方俊问。我翻了翻笔记,"投资金额很大,但是回收期太长。万一市场环境发生变化,
损失会很严重。"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钟。项目负责人有些尴尬,"方先生,
这个项目我们已经论证了很久,风险都在可控范围内。""可控范围是多少?"我问。
"这个..."方俊摆摆手,"好了,会议继续。"会议结束后,我被单独留下。
"你刚才的发言很有意思。"方俊说,"虽然外行,但是角度很特别。""我说错了什么吗?
""没有错。"方俊看着我,"甚至可以说很对。那个项目确实风险很大,
我们内部也有争议。"我松了一口气。"不过,一次侥幸不能说明什么。"方俊转身离开,
"继续努力吧。"回到办公室,我继续翻看财务报表。渐渐地,那些数字开始有了意义。
我能看出公司哪些业务赚钱,哪些业务亏损,哪些投资是明智的,哪些决策有问题。晚上,
我给陈律师打了个电话。"陈律师,我想问一下爷爷的情况。""怎么了?
""他为什么选择我做继承人?我们甚至没见过面。"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
"方志远生前说过一句话:智慧可以学习,品格却是天生的。"我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他调查过你的身世。十七年来,你从来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
哪怕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保持着善良。""这就够了吗?""对他来说,够了。
"第四章一个月过去了,我逐渐适应了公司的节奏。每天早上八点半到公司,
先看当天的新闻和市场分析,然后处理各种文件。下午参加会议或者实地考察项目。
方雨给我安排的工作越来越多,从最初的看报表,到后来的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
"这是新的任务。"方雨把一份文件放在我桌上,"城南有一块地要拍卖,你去实地看看,
做个评估报告。"我接过文件,上面写着地块的基本信息。位置不算太好,
但价格也不算太高。下午,我坐公交车到了城南。那是一片老旧的居民区,
周围都是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地块就在其中,大概五千平方米,现在是一个废弃的工厂。
我围着地块走了一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这里看起来破旧,但是交通很方便。
三条公交线路在这里交汇,步行十分钟就能到地铁站。更重要的是,
周围有两所小学和一所中学。"小伙子,你是来看地的吧?"一个老大爷坐在门口晒太阳,
主动和我搭话。"是的,大爷。""这里要拆迁了?""可能吧。您在这住了多久?
""四十多年了。"老大爷叹了口气,"年轻的时候这里很热闹,工厂里好几千人上班。
后来工厂搬走了,这里就破败了。"我和老大爷聊了很久,了解了这个区域的历史和现状。
晚上回到公司,我开始写评估报告。根据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周边配套设施等因素分析,
这块地确实有投资价值。虽然现在看起来破旧,但是随着城市发展,
这里很可能成为新的热点区域。写完报告已经是晚上十点,我把文件放在方雨的办公桌上。
第二天早上,方雨找到我。"报告写得不错。"她说,"观察很仔细,分析也有道理。
""谢谢。""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方雨看着我,"你知道这块地的拍卖底价是多少吗?
"我摇摇头。"八千万。"方雨说,"按照你的评估,这块地值得投资吗?"我愣了一下。
八千万,这个数字对我来说太大了。"我...我需要重新计算一下。"方雨笑了笑,
"去吧。记住,做生意不是过家家,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
"我重新回到办公室,拿出计算器开始算账。地价八千万,加上建设成本,
总投资至少要十二亿。按照周边房价,这个项目能盈利多少?市场风险有多大?
资金回收需要多长时间?一个个数字在我面前跳跃,我的头越来越晕。中午的时候,
方俊路过我的办公室。"还在为城南的地发愁?""嗯。"我抬起头,"不知道该不该投资。
"方俊走进来,坐在我对面。"说说你的想法。""从地理位置和发展潜力来看,
这块地确实值得投资。但是投资金额太大,风险也很高。""那你的结论是什么?
"我犹豫了一下,"不投资。""为什么?""因为我承担不起失败的后果。"我说,
"如果投资失败,公司会损失十几亿,我没有这个能力承担责任。"方俊盯着我看了很久。
"你知道吗,这正是我担心的。"他说,"做生意需要魄力,需要敢于冒险的勇气。
如果什么都不敢做,怎么能发展壮大?""但是盲目冒险也会导致破产。
""那就需要智慧来判断哪些险值得冒,哪些险不值得冒。"方俊站起身,
"这就是经验的价值。"他走到门口,又回过头来。"明天的董事会上,你来汇报这个项目。
把你的分析和结论告诉大家。"我的心跳加速了。明天就是我在公司工作满一个月的日子。
第五章董事会议室里依然是那些熟悉的面孔。我站在投影仪前,手心冒汗。"各位董事,
关于城南地块的投资评估,我的结论是不建议投资。"话音刚落,
会议室里就传来了窃窃私语声。王董事皱起眉头,"为什么?"我深吸一口气,
点开第一张PPT。"首先是投资规模。这个项目总投资需要十二亿,
占公司流动资金的40%。一旦失败,将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其次是市场风险。
虽然这个区域有发展潜力,但是周边竞争项目很多,市场已经接近饱和。
""最后是回收周期。按照目前的市场情况,这个项目至少需要三年才能完全回本。
期间如果遇到政策变化或者市场波动,风险会进一步放大。"我说完了,
会议室里安静得可怕。李董事咳嗽了一声,"小方,你的分析很详细。
但是我想问一个问题:如果不投资这个项目,我们应该把钱投到哪里?"我愣了一下。确实,
我只考虑了不投资的理由,没有考虑替代方案。"我...我建议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
""具体呢?"方雨问。"比如投资一些小规模的商业项目,或者收购一些有潜力的小公司。
"方俊笑了,"听起来很保守。""保守一点不好吗?"我反问。"当然不好。
"方俊站起身,"各位董事,我想说一下我的看法。"他走到投影仪前,换了一张PPT。
"城南地块确实风险很大,但是收益也很可观。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项目成功,
净利润将超过八亿。""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符合政府的城市规划。
明年这个区域将建设新的商业中心,地价肯定会上涨。""所以我建议投资。风险是有的,
但是机会更大。"方俊说完,看向我。"方宁,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我想了想,
"方总的分析也有道理。但是我想问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项目失败了,谁来承担责任?
""当然是我。"方俊毫不犹豫地说,"作为公司的实际管理者,我对所有决策负责。
""那如果我支持这个项目,责任算谁的?"方俊愣了一下,"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我现在还没有能力承担这么大的责任。"我说,
"所以这个项目的决策权应该在方总,不在我。"会议室里再次安静下来。张董事点点头,
"小方说得有道理。经验不足的时候,谦逊是一种智慧。""但是谦逊过度就是懦弱。
"王董事反驳,"做生意需要果断,犹豫不决只会错失良机。"两派董事开始争论,
我坐在一旁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方俊敲了敲桌子。"既然有分歧,那就投票决定。
赞成投资城南项目的请举手。"方俊、方雨和两个董事举手。"反对的请举手。
"另外三个董事举手。"弃权的请举手。"我犹豫了一下,举起了手。结果是4:3:1,
投资方案通过。"很好。"方俊满意地点点头,"项目正式启动,我担任项目负责人。
"会议结束后,方雨走到我身边。"你今天的表现让我刮目相看。""什么意思?
""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这很难得。"方雨说,"很多人都会被虚荣心冲昏头脑,
以为继承了财产就等于继承了能力。""那我算通过考验了吗?"方雨笑了笑,"还早着呢。
这只是第一关。"第六章城南项目启动后,公司进入了忙碌状态。我被安排协助项目组工作,
主要负责一些基础的数据整理和文件归档。虽然不是核心工作,
但我能接触到项目的各个环节,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方俊确实有能力,
短短两周就搞定了所有手续,项目正式开工。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材料价格又涨了。
"项目经理老陈愁眉苦脸地走进方俊的办公室,我正在整理文件,听得清清楚楚。
"涨了多少?"方俊问。"钢筋水泥一共涨了15%,预算要增加两千万。"方俊皱起眉头,
"为什么事前没有考虑到?""谁知道原材料会涨得这么快。"老陈摊摊手,
"现在整个行业都是这样。"我想起自己看过的市场分析报告,
里面确实提到了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当时我觉得这只是一个次要因素,
没想到影响这么大。"还有别的问题吗?"方俊问。"拆迁补偿也有麻烦。"老陈说,
"有几户居民不愿意搬迁,要求增加补偿款。""增加多少?""一千万左右。
"方俊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也就是说,项目成本要增加三千万?""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