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母女一心
谋逆的罪太大了,梁朝动不动施行连坐,楚湘南找到可靠的证据后,还得将自己与母亲以及各种相关的人给摘出去。
说来简单,做起来却难。
按理说,宁月如身为朝廷赐封的一品诰命夫人,应该掌管王府的内宅,但这事早在七年前便被二姨娘抢了过去。
无他,母凭子贵,宁月如就楚湘南这么一个孩子,还是女子,祖母谭氏本就偏向自家侄女,生了男丁之后,更是恃宠而骄。
谭萍萍作了几次局,不是嫌弃自家院子住上三口人太挤了,就是挑嘴说大灶房的伙食跟不上楚鸿山的营养。
如是几次,又有祖母谭氏的支持,楚荣双的默认,从此,楚王府内宅的一应财政人事大权全落到了二姨娘手里。
一些大小丫鬟,仆人,除了少数几个忠心的外,全是二姨娘的人。
外公宁赭曾就这事来过楚王府,宁月如不想事情闹大导致后宅不宁,又怕驳了楚荣双的面子,让朝臣看了楚王府的笑话,便将事情都揽在了自己头上。
说是自己操心劳力,也安排的让一府上下老小都不满意,闹的鸡犬不宁,不如交出了这份权利,落得清净。
望着在一旁给自己吹药的娘亲,楚湘南觉得眼里进了沙子。
楚湘南轻声道:“娘亲,马上快中秋节了,你今年回外公家过节吗?”
虽说是姻亲,但由于是陛下指婚的原因,两府之间的关系并不好。
宁月如嫁过来后,除了每年外婆的祭日是必须回去的,其余的时间都回的很少,包括年节、重阳、中秋这样的大节。
其实同在京城,将军府在东,楚王府靠西,坐上马车穿城最多一个时辰的路程。
“不去了吧,你伤才好,带上你怕又伤了你的身子,不带你,娘亲又担心你。”
宁月如摇了摇头,拿起汤勺舀了点药,试了试温度,不烫之后,这才端到楚湘南跟前,要喂她。
刚舀上药递到楚湘南,宁月如像是想起了什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一根小巧的银针。
她***药里,半晌发觉没有问题后,才再度递到了楚湘南的嘴前。
看着娘亲谨小慎微的样子,楚湘南莫名有些心疼。
“娘,还是我自己来吧,你看,我现在都好了。”
楚湘南尝了一口药,虽苦,但却甜在心里。
她怕药洒了,就将药端了过来,还举了举自己的胳膊,示意自己己经恢复了。
宁月如眼里有星星在闪烁,抿了抿嘴。
“别贫了,小心药洒了,快趁着药还温着,一气喝了。”
八月在一旁忙碌着收拾屋子,擦灰,开纱窗透风,又去院子里摘了一蓬各色的花,插在了瓶子里。
望着小丫头忙上忙下的样子,楚湘南有些心疼。
重活一世,她不许自己最亲近的人再活的辛苦。
“娘亲,我没事,我能自己照顾好自己,这段时间,我做了一个好长的梦,当我醒来,我才发觉,不争不抢不会让我们生活的更好。”
“与其祈盼别人发善心,不如我们自己争取,这么多年,娘亲你也是经历过来的,我不想再看到你受半点委屈……”以前,楚湘南也心疼娘亲,甚至还为自身受到的不公,与娘亲吵过,觉得她太懦弱了。
从刚刚娘亲护着自己,又小心试药来看,为母则刚,她从来都不是懦弱,只是为了自家女儿的性命安全,才选择了退让。
“湘南,你长大了,若是有选择,一定要睁大双眼,看清未来的夫婿的真面目。”
宁月如欣慰的叹了口气,她也想抗争,但是没用,陛下指婚,为的就是让镇远将军宁赭威慑楚荣双这头猛虎。
宁月如没有选择的权力,是政治的牺牲品,夫妻俩早己貌合神离,楚荣双不会写休书,宁月如也不敢提和离的话。
没办法,皇命不可违。
宁赭觉得亏欠了自家女儿,爱屋及乌,外公宁赭、大舅宁致远等一群人都极为爱护楚湘南。
“娘亲,谢妈妈还在您的府里当值吧,能将她调到我的院子里吗?”
谢妈妈是娘亲从镇远将军府带来的老人,忠心绝对没有问题,做事也妥当,楚湘南梦境里娘亲死后立马就被二姨娘指责妨主,也沉了湖。
宁月如一愣,看了一眼在一旁麻利收拾屋子的八月,不知女儿要干什么,却还是顺着楚湘南的话说了。
“湘南,出了这事八月她是有责任,年纪小了些,不太稳妥,娘亲也责罚过她了,念在她多年跟随你的份上,就饶过她这一次,明儿娘就让谢妈妈带秋月、冬霜过来一块服侍你。”
八月就在一旁,听见楚湘南的话,眼泪哗哗的扑过来:“大小姐,是八月的不对,没照顾好你,你不要赶我走,八月以后一定好好照看小姐,绝不会让小姐再受一点伤......”楚湘南温柔的摸了摸八月的头,笑道:“娘亲,我没说是八月的问题,八月,你别多心,你跟我从小一块长大,情同姐妹,我怎么可能舍得赶你走呢。”
顿了顿,楚湘南低声道:“我并非想抢娘亲的丫鬟,而是我要做些事,缺了些人手。”
“正好临近中秋,我想请娘亲一趟外公家,再调集些忠心的丫鬟仆人过来。”
“此事肯定绕不开二姨娘,她肯定会刁难你,但你身为一品诰命夫人,我是王府嫡长女,要几个合心意的下人,据理而争,她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眼见楚湘南将一切事情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宁月如心里的担心才放了下来。
宁月如没有问自家女儿究竟想做什么,但从刚才的谈话中,也不难看出她的心思。
逆来顺受久了,不代表一首愿意受人欺负,她最怕女儿受伤,反而这次的事,让宁月如明白了,万一这一次女儿有个三长两短,她一首忍气吞声,又有什么意义呢?
“你的心思,娘亲都明白了,我一定支持你,别着急,事情要慢慢的做,不能落人把柄。”
宁月如劝道,大梁朝以儒家治国,首重礼仪孝廉,若因内宅争斗,让楚湘南背负了恶名,这不是她想要看见的。
“娘亲放心,我知晓厉害,未出阁前会把握分寸的,不过快了,我一定会给自己博个不一样的人生。”
望着自家女儿眼中的坚定神色,宁月如欣慰的点了点头,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她也决不愿楚湘南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