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穿街过巷,不多时便来到一处门口。
李伯眉飞色舞地介绍:“少爷,此店老奴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它位于城中心主街旁侧一条小巷的入口,虽说不在正街之上,然过往行人亦不在少数。
且租金相较正街便宜许多,可大为节省开支。
店内空间虽不算宽敞,却也方正,老奴想着稍加布置,便能派上大用场。”
高子清步入店内,环顾西周,微微点头:“李伯,您辛苦了。
这店铺确有几分潜力。”
言罢,他开始踱步丈量,一边比划一边说道:“李伯,您看这墙面,需用白灰粉刷,务使店内明亮光洁。
这边靠窗之处,摆上一张大案台,用来展示我们的懒人椅。
案台之上,再置一盏精致的油灯,夜晚点亮,暖光映照在椅上,更能吸引路人目光。
至于门口,留出一块宽敞之地,放置一把懒人椅,再安排一位能说会道的伙计,专事邀请路人试坐体验。
告诉路人,坐于这椅上,片刻间便能消解一身疲惫,仿佛置身于悠然仙境。
如此一来,定能勾起众人的好奇与购买欲。”
李伯听得连连点头,目光中满是钦佩:“少爷英明,老奴这便安排下去。”
在高子清的精心筹划与李伯的全力操持下,店铺装修事宜进展迅速。
未及半月,崭新的店铺便呈现在众人眼前。
高子清为其取名“解忧杂货铺”,寓意此店能为人们解除生活的烦忧,带来新奇与愉悦。
开张当日,天尚未大亮,店外己被闻讯而来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
高子清与李伯在店内忙碌准备,将数把懒人椅整齐排列于门口显眼处,椅面皆覆以精美锦缎,在晨曦微光中闪烁着诱人光泽。
一旁的大釜中,煮着香气扑鼻的热汤,汤中沉浮着茶叶与姜片,氤氲的热气升腾而起,为这清冷的新年清晨增添了几分暖意与祥瑞。
吉时一到,鞭炮齐鸣,响彻街巷。
高子清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袍,面带微笑,站在店门口拱手相迎西方宾客。
由于他是新上任的县令,此前多在县衙处理公务,没什么人见过他的模样。
众人见这年轻公子气宇不凡,又礼数周到,纷纷好奇猜测其身份。
“诸位乡亲,今日小店‘解忧杂货铺’开业,特献上这神奇懒人椅。
此椅乃匠心独运之作,可助人舒缓身心,尽享惬意时光。”
言罢,他亲自邀请一位老者试坐:“老丈,您来体验一番。”
老者在高子清搀扶下颤巍巍地坐上懒人椅,当椅子调整角度,老者的身躯缓缓后仰,脸上的皱纹瞬间舒展开来,口中不住赞叹:“妙啊!
老夫这把老骨头从未有过这般舒坦。”
几个年轻后生见状也按捺不住,纷纷请求试坐,坐定后,他们兴奋地交流着感受:“这椅子真绝,坐上去仿佛所有疲惫都消失了。”
随后高子清又转身进店,热情地为众人介绍懒人椅的各种精妙之处,李伯则忙着在一旁收钱记账。
高子清适时推出优惠活动,购买懒人椅者可享受九折优惠,且若能介绍三位新客来店购买,便可额外获赠一把懒人椅。
此招一出,更是激发了众人的购买热情,不少人当即掏钱下单,生怕错失良机。
随着时间推移,人群越聚越多,消息如长了翅膀般传遍整个县城。
城中的富户们听闻,纷纷遣家仆前来抢购,甚至有人一次性订购数把,预备放置于家中各处。
一时间,懒人椅成了城中热门话题,街头巷尾皆在谈论这能带来全新舒适体验的奇妙物件。
高子清望着店内店外热闹非凡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