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定把你揪出来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审查结束。

御史在笔录上,签字画押。

众人走出审查房间,一名内侍伸手接过笔录,扬长而去。

看着离去的内侍,众人惊讶不已。

“看来这件事情,皇上十分重视。”

“刚审查结束就让人把笔录拿走。”

闻言,楚潇心里暗暗想着。

岂止是重视,简直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随后,他抬头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

到下班的点了。

收工回去写日记,赚取奖励才是大事。

……

楚潇回到租住的地方。

念头一动,日记本出现在手里。

等有钱了,还是得住都察院近点才行。

省得每天来回都要折腾几个时辰。

按照大明的制度,都察院御史,根本不是什么大官。

只是九品芝麻官罢了。

薪俸少得可怜。

之所以允许参加早朝,也是因为朝会规矩甚多。

都察院御史负责纠正文武百官衣冠不整和礼仪问题。

一旦发现,便及时提醒。

朝会上讨论的事情,跟都察院根本没有半毛钱关系。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勤奋到极点的皇帝。

没有特殊情况耽误,那就每天都要上早朝。

天未亮,众多文武百官便要赶来皇宫***。

为了上早朝方便,那些家底丰厚的大臣,全部在皇宫城北买房。

楚潇是实在的三无人员。

无钱、无房、无马车。

因此,他住的地方距离皇宫很远,每天往返至少需要三个时辰。

楚潇一边想着,一边走到椅子上坐下,开始动笔写了起来。

“今日日记。”

“北方考生不出意料闹了起来。”

“原本以为不关我的事,结果却让我们分成三批审查。”

“老朱真是吃撑了,干嘛让我们这些小小的御史查案?”

“搞得我连觉都没有睡好,还得强打精神。”

“赵高也牛,八十多岁的人,精神状态比我还好。”

“不过,虽然他为人坦荡,可太死心眼了。”

“他的操守,我当然相信。”

“复查结果出来,可以证明他的清白。”

“没办法,这次的科举考试,纯粹是北方的考生太菜。”

“但他们又不承认自己菜。”

“这件可不算完,他们还会继续闹的。”

“老朱后面还要头疼。”

楚潇写完日记。

合上笔记本的一刻,系统声音响起。

“恭喜宿主,日记完成。”

“获得一百两银票奖励。”

又是一百两!

楚潇很激动,把之前得到的一百两也拿了出来。

看着面前的两张银票,心情实在太好了。

一篇日记就可以得到一百两银票奖励。

这样写下去,成为大明的首富,好像也不会太难。

这当什么御史?

但冷静之后,楚潇意识到了什么。

大明王朝,毕竟是封建时期。

等级分化十分严重。

九品芝麻官,虽然不是什么大官。

但至少是个官。

真辞官去做商人,身份无疑跟着下降。

那时候,便成为了别人眼中的一块肥肉。

是人见了都会想来咬一口,根本不可能保住财富。

想到这里,楚潇一阵摇头。

“还是给老朱打工做御史。”

“反正不用再过苦日子了。”

楚潇伸手摸了摸肚子。

刚才写日记太入神,忘记自己饿了。

得出去吃顿大餐了。

把银票塞进衣袖中,他朝外面走去。

……

贡院之中,灯火明亮。

孙林带着翰林院的人,把所有考生试卷,全部进行复查。

北方考生的试卷是他们的重点。

朱元璋亲自任命他为这次审查的主官,他哪里敢怠慢。

而且,他非常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第一,身为翰林院侍读的他,对各种事宜非常熟悉。

第二,他是众人公认的状元。

由他带头审查出来的结果,具有很强的公信度。

为了让审查工作高效进行,他下令连夜审查试卷,中途不许回家,不许和外人接触。

审查的进度和结果,由他亲自跟朱元璋和朱允炆汇报。

后半夜。

翰林院的人眼袋都变得明显了。

所幸经过他们的努力,审查有了初步结果。

众人汇聚到一起,给孙林汇报起来。

“孙大人,北方考生的试卷,我们全部复查了一遍。”

“他们的水平和上榜的相比,的确存在明显差距。”

孙林听得眉头微皱。

这里的试卷,他自己也审查了几十份。

水平确实较为一般。

这次的科举考试,怎么可能出现***?

北方考生到底在闹什么?

孙林伸手揉了揉太阳穴。

此时,翰林院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

“孙大人,我有个建议,就是不知道怎么说……”

“什么不知道怎么说?事情到了这种地步,赶紧说!”

孙林道。

“这次录取的考生,不就全部是南方人吗?”

“我们干脆把北方考生成绩好的去替换一部分,事情不就可以平息了……”

闻言,孙林一愣。

这是什么建议?

简直是没脑子!

“皇上下令让我们复查,就是要把真相查明。”

“只有这样,才能给全天下一个交代。”

“这种替换的事,我们怎么能做?”

“这是欺君之罪!”

孙林大声道。

众人身体一颤。

“好了,先这样吧!”

“早朝要开始了。”

“把初步结果抄一份送给皇太孙。”

“我回去把早朝的汇报准备下,你们留在这里继续阅卷!”

孙林安排道。

……

皇宫内。

朱元璋缓缓睁开眼睛,第一时间便伸手摸枕边的日记本。

他昨天等了很久,也没有等到日记更新。

一眼看去,上面有了新的内容。

宫女上前要为他更衣。

朱元璋伸手示意不用,套上鞋子,拿着日记本朝外走了出去。

坐在椅子上,他直接翻看日记。

“我睡得好好的,中午还被叫起来干活!”

“这老朱真是吃撑着了!”

朱元璋看到这里,已经火冒三丈。

“大逆不道!”

“目无君王!”

“等你落到朕手里,一定让你好看。”

宫女太监听到朱元璋的大骂声,浑身瑟瑟发抖。

接着,朱元璋大手一挥:“你们先下去!”

众人闻言,一溜烟离开。

他们都很清楚,自从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越来越喜怒无常,没有谁愿意靠近朱元璋。

朱元璋拿着日记本,继续翻看起来。

“我觉都没有睡好,还得强打精神。”

“赵高为人坦荡,就是太过死心眼。”

朱元璋眼前一亮,立即翻找桌子上都察院昨晚的审查笔录。

他的安排,就是想通过这样方式找到这个写楚氏日记的人。

“既然是楚氏日记,那这人一定姓楚!”

“而且是审查赵高的御史。”

“哈哈,朕终于把你逮到了!”

一时之间,朱元璋心里激动起来。

然而,当他打开笔录的一刻,眉头又紧锁起来了。

因为五个御史中,有三人姓楚。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