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水灌大梁,初遇项氏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秦霄:从凡界小兵到诸天帝尊第三章 水灌大梁,初遇项氏秦军拿下启封邑后,大军首抵大梁城下。

这座魏国都城果然如赵三所说,城高逾西丈,城墙由夯土混合糯米汁筑成,坚硬如铁,城外还环绕着宽十丈的护城壕,壕水引自鸿沟,深可没马。

魏将晋鄙率领十万守军据城而守,任凭秦军如何叫阵,始终紧闭城门,只以弓箭和滚石应对。

接连三日攻城,秦军损失惨重,却连城墙的边角都没摸到。

蒙武站在中军帐前,望着远处纹丝不动的大梁城,眉头拧成了疙瘩。

帐内的校尉们个个面色凝重,李信忍不住开口:“将军,再这么硬攻下去不是办法,我军粮草虽足,可耗不起啊!”

秦霄站在伍长的位置上,默默听着。

这几日他跟着攻城,亲眼见识了大梁城的坚固——秦军的冲车撞在城墙上,只留下一道浅痕;攻城梯刚架上去,就被城上的热油浇下来,士兵们惨叫着摔下来,护城壕里很快堆满了尸体。

他攥紧了手里的铁剑,忽然想起之前在系统里兑换的“基础地理知识”,里面提到过大梁周边的水系分布。

“将军,末将有一计。”

秦霄忽然上前一步,躬身说道。

帐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几个校尉皱起了眉——一个刚升为伍长的小兵,也敢在军议上插嘴?

李信却眼前一亮,连忙道:“秦霄,你有什么主意,尽管说!”

秦霄抬头,目光落在帐中悬挂的大梁地形图上:“将军请看,大梁城外的护城壕连通鸿沟,而鸿沟又与黄河相通。

如今正值秋汛,黄河水位上涨,我们若派人挖开黄河堤坝,引黄河水灌入鸿沟,再顺着护城壕淹进大梁城,魏兵的城墙再坚固,也抵不住洪水浸泡!”

这话一出,帐内瞬间安静下来。

蒙武盯着地形图,手指沿着黄河与鸿沟的连线划过,眼神渐渐亮了:“此法可行!

可黄河堤坝坚固,挖开需要时日,而且……”他顿了顿,“洪水无情,城里的百姓……将军,”秦霄低声道,“如今是灭国之战,若不能尽快拿下大梁,拖延下去,我军伤亡只会更多。

至于百姓,待洪水退后,我军可开仓放粮,安抚民心,也算尽了大秦的仁政。”

蒙武沉默片刻,猛地一拍案:“好!

就按你说的办!

李信,你带五千人去黄河沿岸,秘密挖开堤坝,务必小心,别被魏兵发现!

秦霄,你跟着李信,协助他谋划!”

“喏!”

李信和秦霄同时躬身应道。

接下来的十日,秦霄跟着李信率领的士兵,在黄河下游的一处堤坝旁秘密挖掘。

为了不被魏兵察觉,他们只在夜间动工,白天则派士兵伪装成渔民,在河边巡逻。

秦霄根据“基础地理知识”里的地形判断,选了一处堤坝最薄弱的地段,还让人用木头搭建了临时导流槽,确保洪水能精准汇入鸿沟。

第十一日夜里,堤坝终于被挖开。

汹涌的黄河水顺着导流槽奔涌而出,像一条咆哮的黄龙,朝着鸿沟冲去。

秦霄站在高处,看着洪水漫过田野,心里既有兴奋,也有一丝复杂——这一计虽能破城,却不知会有多少百姓遭殃。

“别多想了。”

李拍了拍他的肩膀,“成大事者,难免有牺牲。

等天下统一了,陛下自会让百姓安居乐业。”

秦霄点了点头,压下心里的杂念,跟着李信返回大梁城下。

三日后,大梁城的护城壕水己经漫过了城头,城墙在洪水的浸泡下开始出现裂缝。

城上的魏兵惊慌失措,晋鄙亲自督战,却根本拦不住士兵们的恐慌。

蒙武见时机成熟,下令发起总攻。

秦霄跟着队伍乘坐木筏,顺着洪水靠近城墙。

城上的魏兵箭如雨下,他凭借“基础身法”,在木筏上灵活躲闪,同时挥剑砍断射来的箭矢。

靠近城墙后,他纵身一跃,抓住城墙的裂缝,手脚并用地往上爬——城墙经洪水浸泡,己经松动,他很容易就爬了上去。

刚站稳,就有两个魏兵举着刀朝他砍来。

秦霄侧身躲过,铁剑顺着对方的手腕划去,“噗”的一声,左边魏兵的刀掉在地上,他反手一剑,刺穿了对方的胸膛;右边的魏兵见状,挥刀劈向他的头顶,他弯腰避开,同时一脚踹在对方的肚子上,魏兵惨叫着摔下城墙,落入洪水中。

斩杀魏兵两名,战功点+100,基础身法(入门)熟练度+20。

系统的提示音响起,秦霄却没心思关注——城上的魏兵越来越多,他必须尽快开辟出一块阵地。

他挥剑朝着魏兵密集的地方冲去,铁剑舞得如一团旋风,凡是挡在他面前的魏兵,都被他一一斩杀。

“秦霄!

这边!”

李信的声音传来,他己经带着一队士兵爬上了城墙,正在与魏兵厮杀。

秦霄立刻朝着李信的方向冲去,两人汇合后,兵力大增,很快就控制了一段城墙。

越来越多的秦军士兵爬上城墙,魏兵的抵抗渐渐崩溃。

晋鄙见大势己去,想要自刎,却被秦军士兵生擒。

当秦军的旗帜插上大梁城头时,城里的魏兵纷纷弃械投降,魏国都城,终于被攻破。

“大梁破了!”

秦军士兵们欢呼起来,秦霄靠在城墙上,看着洪水中漂浮的房屋碎片,心里五味杂陈。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铁剑,剑身上的血己经被洪水冲刷干净,却不知沾了多少人的性命。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骚动。

秦霄抬头望去,只见一队秦军士兵押着几个魏兵走过来,其中一个中年男子身材高大,穿着粗布衣服,却难掩一身英气,他身边还跟着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眼神里满是倔强。

“校尉,这几个人形迹可疑,在城破时想偷偷溜走,像是魏国王室的余孽!”

押解的士兵喊道。

李信走过去,打量着中年男子:“你是谁?

为何在城破时逃跑?”

中年男子抬起头,目光锐利:“我乃楚将项燕之子项梁,并非魏人。

此次来大梁,是为了探望友人,不想恰逢秦军破城,只想尽快离开,并无他意。”

“项梁?”

李信愣了一下,随即脸色一变,“你是楚国的项氏族人?”

秦霄心里也一动——项氏是楚国的名门望族,项燕更是楚国的名将,去年秦国攻楚时,项燕率领楚军抵抗,虽然最终战败自刎,但在楚人中威望极高。

他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遇到项燕的儿子。

项梁察觉到李信的敌意,却毫不畏惧:“我虽为楚将之子,却并未参与魏国的抵抗,你凭什么抓我?”

李信皱了皱眉,看向秦霄:“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秦霄沉吟片刻,开口道:“校尉,如今魏国己灭,我军即将转战他国。

项梁虽是楚将之子,却无实据证明他与魏国勾结,若贸然杀了他,恐会引起楚人的不满,不利于日后灭楚。

不如将他暂时关押,待上报将军后,再做定夺。”

李信点了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

把他们带下去,严加看管,不许虐待!”

士兵们押着项梁和少年离开,项梁路过秦霄身边时,深深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秦霄也看着他,心里忽然有种预感——这个叫项梁的人,还有他身边的少年,未来或许会成为大秦的劲敌。

大梁之战结束后,蒙武将战报快马送往咸阳,特意提到了秦霄献“水灌大梁”之计,以及生擒魏将晋鄙的功绩。

咸阳宫,嬴政看着战报,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他拿起秦霄的名字,手指轻轻摩挲着:“水灌大梁……此计虽险,却成效显著,看来这秦霄不仅有勇,更有谋。”

“陛下,”赵高躬身道,“蒙将军还奏请,将秦霄升为什长,赏食邑百户,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嬴政放下竹简,目光望向窗外:“准。

另外,让蒙武将项梁等人押往咸阳,朕要亲自见见他们。”

“喏。”

赵高躬身退下。

嬴政靠在椅背上,心里对秦霄的兴趣越来越浓。

他想起邯郸的旧事,忽然下令:“传朕的旨意,让廷尉府派人去终南山下,查一查那个叫秦霄的底细,看看他的身世究竟如何。”

“喏。”

内侍躬身应道。

嬴政望着远处的宫殿,眼神深邃。

他不知道,这次调查,将会揭开一个埋藏了二十多年的秘密;更不知道,那个叫秦霄的小兵,将会在不久的将来,以一种他意想不到的方式,走进他的生命里。

而此时的大梁城,秦霄正站在新划分的什长营帐前,看着手下的十个士兵。

他们中有老兵,也有新兵,个个都带着对他的敬畏——毕竟,他是靠着实打实的功绩,从一个无籍小兵一步步升上来的。

“从今日起,我们就是一个什的兄弟。”

秦霄开口道,“日后作战,我会冲在最前面,但也希望你们能跟紧我,互相照应。

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你们;只要有我一份功劳,就不会忘了你们!”

士兵们纷纷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干劲。

赵三拍了拍秦霄的肩膀:“什长,以后我们就跟着你干了!”

秦霄笑了笑,心里忽然觉得,这乱世里,除了变强和活下去,好像又多了一份责任。

他打开系统面板,看着上面的信息:宿主:秦霄境界:淬体境后期功法:基础刀法(熟练)、基础剑法(精通)、基础兵法(熟练)、基础身法(熟练)战功点:1500可兑换物品:通脉丹(300点)、中级剑法(800点)、中级身法(800点)、基础阵法(1000点)……他兑换了一枚通脉丹和“基础阵法”,丹药入口,热流顺着经脉游走,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体内的经脉变得更加通畅;而基础阵法的知识涌入脑海,他试着在营帐前布置了一个简单的防御阵,士兵们站在阵中,互相掩护,防御力瞬间提升了不少。

“接下来,该轮到楚国了。”

秦霄望着南方,眼神坚定。

他知道,灭楚之战,将会比灭魏之战更加艰难,而他与项梁的再次相遇,或许也不会太远。

大梁城的夕阳下,秦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