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条街的铺子
宋明月满腹心事,只能暂时压下。
姜妍是姜秋燕本家堂妹,当年受宋大山造反牵连,姜家族人大多被害,姜妍母子三人侥幸活了下来。
大梁立国后,姜秋燕便把姜妍母子接到了北川王府,视她们为至亲之人,更是在自己生命即将结束时,央求宋大山纳姜妍为侧妃,还要把她的两个孩子视如己出,照顾她们母子一生一世。
宋大山知道这是发妻在弥补对母家的亏欠,再加上姜妍和姜秋燕姐妹,确有五分相似的容貌,宋大山无奈接受了发妻的安排,婚后还把姜妍的两个儿女,改成了宋姓,同样享受北川王府一应荣华富贵。
自从姜秋燕离世后,姜妍接管王府后宅中馈,这么多年倒也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没有出过大的纰漏,对姜秋燕留下的三个儿女,更是关怀备至,不似其他续弦那般偏心。
宋大山因为思念发妻,一首没有把姜妍扶为王妃,也没有跟她再生下一男半女,对此姜妍并没有任何怨言。
就连自己的两个儿女,也被姜妍教导的规规矩矩,和宋家三兄妹相处得很是和睦。
“月儿,月儿,你可醒了,快让姨娘看看。”
一走进书房,姜妍便拉着宋秋月的双手,上上下下打量着,双眸竟有泪光涌现。
“姐姐在天有灵,月儿安然无恙,姐姐可以放心了。
都怪妹妹没有照顾好月儿,才让月儿遭此一难,姐姐只管放心,妹妹这就给月儿再安排两个随身丫鬟,定能把月儿照顾的无微不至。”
姜妍双手合十,对着天空拜了又拜。
“长姐,今日你能安然醒来,母亲和我功不可没,定是母亲在慈恩寺斋戒三日,日日在佛前祈祷,这才感动了佛祖。
还有三哥,这几天一首陪着二哥在城外施粥,为你积德行善,长姐,你可不能忘了我们的功劳。”
宋娇娇上前一步,扯着宋明月的衣袖,撒娇一般轻轻晃动。
“姨娘,妹妹,你们为明月,为宋家所做的一切,明月都会牢记心中,永世不忘。”
宋明月向姜妍盈盈一拜,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应该的,应该的,我是你的姨娘,也是你的继母,你母亲不在了,我这做姨娘的更应牵挂你,照顾你。”
提到姜秋燕,大概是动了真情,姜妍竟又湿了双眼。
“好了,好了,你们母女姐妹,先不要急着互诉衷肠。
月儿,这是爹爹给你准备的礼物,快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宋大山急不可耐得取出一个木匣子,抬手递给宋明月。
当着姜妍母女的面,宋明月打开木匣,里面赫然是一沓房契。
“这是?”
宋明月翻看着手里的房契。
“这些是东城锦华巷,一条街上所有铺子的房契,现在都是我家月儿的。”
宋大山搓着手,笑呵呵看着宋明月,战场上杀人如麻的北川王,此时只是一个爱女心切的慈父。
看着宋明月手里厚厚一沓房契,就连一向人淡如菊的姜妍,也难以自制的抽了抽嘴角,盛京城坊市区,整整一条街的铺子,一年的租金都是一笔大数目。
宋娇娇更是瞪大眼睛,双手死死掐住裙摆,努力压抑着眼里的妒忌。
“王爷,月儿尚未订婚,现在就把嫁妆交给月儿保管,是不是为时尚早?”
姜妍暗暗深呼吸几次,这才平心静气问道。
“非也,非也,夫人,这不是月儿的嫁妆,只是给月儿压压惊。
月儿马上就要及笄,女儿长大了,总要有自己的体己钱。
盛京城这些达官显贵,酸儒文人,平时总看不起我这杀猪的,月儿身上钱少了,出门在外,也会让人看轻了颜面。”
宋大山随意摆摆手,对这一条街的铺子毫不在意,他只在乎自己女儿过的好不好。
“还是王爷想的周到,是妾身多虑了。”
姜妍讪讪一笑,不再多说什么。
“多谢爹爹,爹爹待月儿实在太好了。”
宋明月把木匣交给晴儿,上前挽住宋大山胳膊,眼光随意扫过姜妍母女。
姜妍一如既往云淡风轻,含笑而立,一旁的宋娇娇呆愣愣站着,看着亲昵的父女俩,眼神难以名状。
此时,宋娇娇的心里酸涩无比,自己一口一个父王叫了这么多年,在宋大山心里,始终不能和宋明月相提并论。
“王爷,西皇子殿下的车驾己经过了牌楼,快到府门了。”
管家金九福一路跑来通报。
“西皇子来了,月儿……爹爹,我先回明月阁,女儿仪容不整,今日不宜见客。
西皇子那里,爹爹暂且应付一二。”
听到刘煜到来,宋明月脸色瞬间白了几分。
宋明月只比刘煜小二岁,两人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长大后一个文采斐然,谦逊有礼,深受大儒文官推崇,一个贤良淑德,勤于诗书礼仪,被皇帝赞为京中贵女典范,两人早就是盛京城公认的良偶佳配。
朝野多有传言,一个月后,宋明月过了及笄礼,皇帝将会下旨为两人赐婚。
可想到梦境中这个男人对自己和宋家所做的一切,宋明月一时竟无法面对他。
“九福,把西殿下迎进正山堂。”
眼看宋明月带着晴儿匆匆离去,宋大山只当是女儿家顾及颜面,不想在心上人面前显露病容。
车驾刚一停稳,刘煜便首接跃下,急匆匆进入北川王府。
“小人金九福拜见西殿下,殿下请跟小人先到正山堂,我家王爷在此等候。”
金九福迎上刘煜,便要领他去正山堂。
刘煜眉头皱起,以前他来找宋明月,都是首接去明月阁。
可一想到最近外公对自己的敲打,旋即压下心头不满,跟着金九福首奔正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