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1) 绝对密室:十五分钟的蒸发**国家前沿量子物理研究所,地下三层,P4级生物隔离实验室兼高能物理实验舱——“黑箱”。

时间:21:37。

监控画面清晰无瑕:李默然教授,研究所首席理论物理学家,穿着臃肿的白色正压防护服,像宇航员一样笨拙却又无比熟练地通过了最后一道气密门扫描。

虹膜、指纹、动态密码三重验证通过。

沉重的合金门在他身后无声滑闭,液压锁扣发出沉闷的“咔哒”声,内部气压表显示瞬间增压至标准值。

门内侧的物理栓锁由李教授本人手动旋紧——这是“黑箱”的最高安全规程,确保实验进行时,内部绝对独立,无人能闯入。

实验名称:“卡西米尔效应增强下的微观量子隧穿观测——第17次重复实验”。

目标:在极特殊条件下,尝试观测并记录微观粒子(本次选用锶-90衰变释放的β粒子)在宏观尺度上可能出现的“瞬态宏观量子态”或“信息丢失”现象。

理论依据是李教授团队近年提出的极具争议的“时空泡沫共振”假说。

实验室内部监控(无死角,多重备份)显示:李教授走向中央的实验平台。

平台被复杂的激光干涉阵列和超高精度粒子探测器包围。

他检查了仪表读数,对着内部通讯麦克风清晰汇报:“‘黑箱’内部环境稳定,各项参数达标,准备启动第17次实验序列。

倒计时…开始。”

他的声音通过扬声器传到外部监控室,清晰平稳。

倒计时归零。

实验平台核心区域,肉眼不可见的强磁场与特定频率的微波脉冲被激发,空间仿佛产生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涟漪。

探测器指示灯疯狂闪烁,数据流如瀑布般在监控屏幕一侧滚动。

21:38。

监控画面里,李教授正全神贯注地盯着主控屏幕。

21:40。

他微微侧身,似乎在调整某个旋钮。

21:41。

他抬起手,似乎想记录什么。

21:42。

监控画面,毫无预兆地,**闪烁了一下**。

极其短暂,不到0.1秒。

像是信号瞬间的劣化,又像是…某种难以描述的干扰。

画面恢复正常。

但监控室里,负责实时监控的助理研究员张薇,心脏却骤然停跳了一拍。

实验平台前,空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