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年代后,日本经济总量又超过苏联,位居世界第二。
不少专家断言,再给日本 10 年时间,便能反超美国。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日本的扬眉吐气,很快引起美方的注意。
日本毕竟是二战的元凶。
他们能不被清算,还在战后经济腾飞,基本是美国的功劳。
可他们却倒反天罡,让其美爹大逆差。
所谓逆差,指的是进口大于出口,钱都被日本人赚走。
1975 年,美国对日贸易逆差才不到 100 亿。
10 年后,就飙到 500 多亿,占到美国逆差总额的三分之一。
更致命的是,日本赚美国钱最多的拳头产品,正是汽车。
汽车在当时,堪称经济命脉。
一家优质的车企,往往能带动成千上万的就业,养活无数的人。
而车企一旦失败,那将不单单是一家公司的破产,而是牵扯到成千上万人生存的社会问题。
都怪日系车太能卷了,不但便宜还省油,进入美国市场仅一年,就让美系车三巨头——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销量暴跌,亏损 40 亿,解雇员工超 30 万人。
街上跑的都是日系车,而自家的汽车工人却因为失业下岗,颓废落魄而染上毒瘾,混迹街头。
看到此情此景,能不急吗?
关键是小日子的野心还不小,写了一本书叫作《日本可以说不》,公然挑战美爹权威,属实是养虎为患啊。
80 年代,里根上台。
减少赤字,解决逆差的历史重担,再一次落到了共和党肩上。
起初,里根的想法是打贸易战。
就跟懂王对付中国的手段一样。
上台后先搞了一波自救,对日本重型摩托加征 10 倍关税试试水。
紧接着又出台自愿出口限制。
意思是不加你关税了,但作为代价,日方应自愿限制本国汽车对美出口。
结果这么做,非但没有为自家汽车产业起到什么推动作用,还让美国消费者花了不少冤枉钱。
因为进口虽然减少了,但需求一直都在。
需求不变,进口减少。
日系车的价格肯定会往上涨。
美国车企也跟着涨。
很快就把全美的汽车价格平均推高 8%。
属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光税加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眠云二七九》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