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前言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青铜锈蚀的岂止是永乐钟,还有史官笔尖的慈悲。”

漆黑的夜,浓稠得仿佛凝固的墨汁,将整座紫禁城紧紧包裹在令人窒息的死寂之中。

往日里威严的殿宇轮廓,此刻都消融在这片深沉的黑暗里,只余下飞檐斗拱上凝结的月光,宛如古老时光冻结而成的苍白封印。

咔嚓——一声轻微却惊心动魄的碎裂声刺破死寂。

那层月华凝成的冰壳,毫无征兆地迸裂、瓦解,碎成亿万晶莹粉尘,簌簌坠落。

坠落的光点,无声宣告着封印失效,一场灭顶之灾正沿着时空的脉络狰狞爬行。

一身劲黑装束的程秋,如楔子般钉在钟楼之上,身形挺拔却难掩深入骨髓的疲惫。

他正倾注全部心神,十指翻飞,如同抚弄无形的琴弦,从巨大的永乐大钟周身,牵引起一道道微不可察的青铜色音波涟漪。

这些涟漪并非声音,是时间本身的震颤,是他正在编织维系现实的“时空锚点”。

汗水浸透了他的鬓角,沿着紧绷的下颌线蜿蜒而下,在他紧锁的眉头下汇聚,最终沉重地砸落在冰冷的金砖地面,洇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

那双死死盯着巨钟的眼睛,仿佛要将其烧穿,里面翻滚着熔岩般的决绝与磐石般的坚毅。

“嗡——”钟面上,《诸佛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的梵文,此刻却呈现出一派妖异的景象。

笔画的流转不再遵循佛法的秩序,而是如同被无形之手攫住,开始诡异地逆向蜿蜒爬行。

幽冷的、仿佛来自深海沟壑的蓝光,骤然从每一个扭曲的字符中渗出,将整个钟楼内部染上不祥的光泽。

程秋脸色霎时变得煞白如纸。

透过那片荡漾开来的幽蓝光幕,他看到了——不是铜钟,不是经文,而是一片血色的时空裂隙!

噬史兽那可怖的轮廓在其中若隐若现,覆盖着暗沉甲骨的利刃正闪烁着无情的寒芒,精准而残忍地,朝着“靖难之役”那段历史的咽喉要害——刺了下去!

蓝光深处,画面陡然清晰:方孝孺须发戟张,面对屠刀,双目圆睁如同怒狮,口中喷涌的鲜血,在溅落的瞬间并未渗入史卷,而是发出“滋啦”一声轻响,瞬间冻结、凝结成细碎的冰晶血珠!

那一片刺目的殷红冰棱,仿佛历史悲怆的眼泪被永世冻结,形成一段被强行剜出、孤立定格的惨烈书页。

“程秋!

太湖石阵…只剩三分钟!”

沈青鸾焦灼的密语,如同风中急促的弦音,透过两人神秘的意识之链,首接炸响在程秋脑海。

莫高窟 第320窟此刻的沈青鸾,宛如自壁画中飞出的仙子,身披舞衣在巨大的莲花藻井下方翩然回旋。

然而她每一次足尖轻点、每一次广袖舒卷,都带着千钧之力。

奇妙的一幕正在发生:西壁上,那些唐代供养人脸上沉积千年的胭脂色,仿佛被无形丝线牵引,竟顺着天女彩塑的飘带逆向倒流而上!

绯红流动,在她舞蹈的韵律中缠绕、凝聚,渐渐化作实质般的、坚韧无比的绛色长纱,意图跨越时空,紧紧缚住那正在屠戮历史的噬史兽!

代价是沉重的。

就在程秋听到密语的刹那,供养人壁画上方那幅美轮美奂、描绘着西方极乐胜景的《观无量寿经变》图。

图中那层层叠叠、金碧辉煌的十三重楼阁,如同被投入火中的纸鸢,无声无息地塌陷、粉碎,化作无数极其细微、闪烁着量子微光转瞬即逝。

沈青鸾眼波流转间捕捉到这一幕,一抹深彻骨髓的痛楚猝然掠过她清澈的眼眸,仿佛自己的心魂也随之撕裂了一块。

她贝齿紧咬下唇,渗出一点朱砂般的血珠,身体却更猛烈地舞动起来——为了守护那根脆弱的历史丝线,别无他选!

三分钟!

倒悬利刃!

程秋心脏被无形之手狠狠攥紧!

他不再迟疑,猛地一咬舌尖!

“噗!”

一股浓烈的、带着铁锈味的腥甜在口中爆开!

剧痛尖锐,他却以近乎自残的狠劲,将舌尖热血喷向永乐大钟龙纽上那些细密的铭文。

真龙之血!

嗡——!

大钟仿佛被唤醒的洪荒巨兽,发出深沉至极的低鸣。

更奇异的是,当这青铜古韵与程秋血液中蕴含的《太祖实录》基因记忆图谱产生共鸣时——“嗤啦……”恐怖的异变在他左手悄然发生!

皮肤下,代表“稳固”的故宫金砖特有的那种冰裂纹纹路,如同有了生命的漆黑荆棘藤蔓,正发出令人牙酸的细微声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自指骨关节向上蔓延!

每一次裂痕的延伸,都仿佛在抽吸他的生命力。

第十三次熵变反噬!

这些裂纹,就是死神的镰刀在他身体上划下的刻度!

他知道结局——当裂纹最终抵达心脏,他的存在将被彻底抹去,只会在养心殿某根斑驳的梁柱上,留下一道褪色的、无人知晓来历的彩画幽灵。

但那目光,依旧如寒星般坚定,未曾偏移分毫。

轰隆隆——!

异变陡生!

一股源于宇宙暗处的无形风暴,如同蛰伏的太古凶兽苏醒,以排山倒海之势,毫无预兆地席卷而至。

太和殿前象征皇权的云龙阶石,在这纯粹湮灭物质的洪流面前,脆弱如豆腐渣!

巨大的石块被轻易地撕扯、掀起、卷入半空,随即如重锤般狠狠砸落。

霎时间,石屑纷飞,烟尘如龙,汉白玉的庄严被粗暴践踏。

噬史兽的狰狞身影在烟尘中愈发清晰。

它张开了流淌着时间污垢的巨口,喷吐出一股墨绿色的、带着强烈***气息的毒雾。

毒雾所经之处,空间如蜡般软化扭曲,历史被粗暴涂抹!

殿角的宣德炉,炉口袅袅升起的青烟,本该描绘着郑和宝船乘风破浪、扬帆万里海疆的壮阔史诗,此刻却被毒雾强行污染、扭曲!

青烟的轨迹骤然变形,凝聚出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俘的狼狈身影——辉煌的记忆被强行玷污,篡改为沉重的屈辱烙印!

程秋仿佛听见了!

冥冥中传来三百年后,无数研究海洋史的学者们绝望至极的、穿透时空的尖啸。

他们手中那珍贵的《瀛涯胜览》,书页上清晰的墨迹正疯狂褪色、消失,变为一片片触目惊心的空白。

承载着大航海荣光的证据,正在被历史虚无的毒液彻底溶解!

“程秋!!

用《坤舆万国全图》!!!

快!!”

沈青鸾的嘶吼穿透了风暴的轰鸣,仿佛裹挟着敦煌沙漠最猛烈的风沙,在他耳畔狂啸!

没有一瞬的犹豫!

程秋的双手猛地抓向自己的前胸——不是撕裂衣物,而是十指泛起一层青铜色的微光,硬生生地、颤抖着剖开了自己的胸膛!

“呃——!”

极致的痛苦让他浑身痉挛,豆大的汗珠混着血沫从额角滚落,面容扭曲如同濒死的困兽,唯有一双眼睛,燃烧着焚尽一切的决然火焰,比星辰更亮!

在他打开的胸腔之内,没有跳动的心脏。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氤氲蒸腾的、正在极速“雾化”的奇异景象!

而在这片“历史之雾”般的虚空中,一张庞大的、散发着古朴光芒的卷轴虚影——《坤舆万国全图》——缓缓展开!

他强行以意志牵引图中利玛窦精心绘制的经纬网络,让那由星图、海路、陆疆组成的线条,如同坚韧的无形锁链,死死缠绕住那副正“雾化”的脊梁,试图将其固定,化作擎天巨柱!

“当——!

当——!

当——!”

永乐大钟奏响了子夜正刻!

庄严肃穆的钟声响彻被黑暗吞噬的紫禁城,仿佛最后的号角!

刹那间,程秋的身体成为了战场。

右眼的毛细血管骤然扩张,如同流淌着星河,六百年前航海先贤们仰望过的古老星辰图,璀璨耀眼,自他眼底喷薄而出。

与之相对的左眼,瞳孔彻底破碎、变形,最终晶化为半片——正是被噬史兽啃噬撕咬后,残破不堪、字迹模糊的《天工开物》书页!

那沧桑的纸质纹路、断裂的墨痕、兽爪撕咬的豁口,都清晰无比地烙印在他的左眼之中。

半页残书,半目星海!

几乎同时!

养心殿殿顶那象征无上智慧的毗卢帽(藻井装饰),毫无征兆地降下血雨!

腥甜粘稠的血珠,带着温热的腥气,如无数悲恸的泪滴,沉重地砸落地面。

这并非真实的血,是沈青鸾以无可挽回的代价发动的敦煌密卷禁术!

每一滴血雨的核心,都封印着一缕来自画中沙洲戍卒的滚烫热血,以及《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所蕴含的铁血律令——“护我故土,卫我文明”!

此刻,它们化作最强大的“基因锁”,跨越时空,镇压狂兽!

代价!

莫高窟北区248个饱经风霜、凝聚了无数禅僧智慧与信仰的古老禅窟内,壁上沉淀千年的佛陀微笑、飞天曼舞、经文真言……如同被投入了无形的巨大焚书炉中。

每一个洞窟,都如同风中残烛最后爆发的光华——无声无息地、彻底地——湮灭!

它们不是物理上的崩塌,而是存在的概念被抹除,如同投入焚天之火的蝴蝶,翅膀上最后的色彩在极致的明亮与热度中瞬间化为虚无的灰烬,只留下巨大到令人心悸的空洞。

“嗷——呜呜——”终于,一声混杂着无数《宋会要》悲壮残章、充满不甘与痛楚的哀嚎,自时空裂隙深处撕裂般传来。

那狰狞的甲骨巨刃,正在绛纱缠绕与基因锁镇压下被迫收回!

有效了!

代价惨烈!

程秋低头,他的左手,自指尖到肩膀,己彻底失去了血肉的形态,晶化为一整块冰冷剔透、反射着幽暗月光的琉璃瓦——正是武英殿顶那片最耀眼、也最寒冷的棱片!

他僵硬地、沉重地最后一次抚过自己的胸口。

在那被强行缝合的“创口”深处,有微弱的、如同濒死萤火般跳动的电子脉冲——那是半卷《永乐大典》所化的最后核心,维系着他、与这破碎的历史、与脚下这块土地之间仅存的一丝联系。

“嗒…嗒…嗒…”坚定而清晰的脚步声,仿佛敲打着命运的门扉,自午门方向传来,穿透了废墟的寂静。

新的传薪人来了!

他们步履沉重,携带着自南京明孝陵阳山那块饱经沧桑、凝聚着开国伟业的巨大碑材中提取的“基因链”(象征着不屈、基石与传承)。

这沉重的脚步,踏在紫禁城汉白玉基座上的每一次回响,都像一声声洪亮的编钟,在残破的苍穹下,敲响了下一轮守护者前仆后继、以身为火、照亮黑暗的——生死轮回!

程秋艰难地侧过脸,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那被《天工开物》残页占据的左眼,以及流淌着星海光辉的右眼,同时望穿废墟与黑夜。

嘴角。

一丝极其轻微、却又包含着万语千言、如释重负与深重期许的——欣慰笑容——缓缓漾开。

如同被锈蚀的青铜器上,最后一点未被时光侵蚀的光泽。

历史的薪火,将在新的骸骨上,重新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