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可以听见外面虫鸣声音。
一间陈旧的小木屋里,桌子上摆放一枚烛台,烛火闪烁微弱的火光。
努力驱散房间里的一点黑暗。
床上侧躺着江羽,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
“咯吱”房门被轻轻推开,江羽的母亲端着一碗饭走进来。
米饭冒着热气,上面盖着一个鸡腿,一个去了壳的煮鸡蛋,一点青菜。
“臭小子,别装睡了,快起来吃饭!”
妇人把饭放到桌子上,自己也坐下。
躺在床上的江羽猛地睁开眼睛,但是并没有起来,继续一动不动躺着。
“娘,你不用劝我,我是不会去青山宗的。”
江羽语气坚定。
“臭小子,谁要劝你了,我是让你过来吃饭。”
妇人语气严厉,担心儿子饿了。
江羽从床上爬起来,一***坐到桌子前,拿起桌上的筷子,大口的吃起来。
烛光下,妇人看着自己的儿子吃的卖力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慢点,又没有人跟你抢。”
很快,一大碗饭,就被江羽吃下去大半。
妇人望着少年缓缓开口:“儿啊!
你说娘要是有一天老了,做不了饭怎么办?”
江羽立马将嘴里的饭咽下去,道:“你要是老了,到时候我做饭给你吃。”
“就你,袜子都能穿反,还会做饭?”
妇人嘴里数落儿子,但是内心是暖的。
“有什么难的?
我还能把袜子丢饭里煮了不成。”
江羽笑道。
“臭小子,就知道耍嘴。”
妇人笑开了花,看着眼前比她高过一头的儿子满眼欣慰。
当初跟在她身后光***跑的臭小子,现在也长大了。
“儿啊!
你娘问你一句话,看你知道不!”
“你问吧!
只要我看过的书都能记住。”
江羽信心满满的回答。
妇人轻声问道:“父母在不远游,你知道下句话是什么吗?”
江羽一瞬间明白母亲的意思,他没有回答,而是慢慢的吃饭。
妇人知道儿子不想说,自己开口:“你不说,那我替你说了,下句是游必有方。”
“儿啊!
我知道你不去青山宗是舍不得娘,怕娘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
“但是你也看到了,今天来的老伯,他们家现在住在我们镇上最大的宅子。”
“人家随便出手就是一百两银子,够我们娘俩不吃不喝卖五年馒头了。”
江羽低着头一首沉默。
“儿啊!
你爹走的早,娘也没啥本事,就会蒸馒头。”
“你若真是那种混小子,娘也就不劝你了。
但娘知道你不是,你聪明着呢!
什么书看一遍都能记住。”
江羽慢慢的嚼着嘴里的米饭,还是没有说话,默默的听着。
“你今年才十五岁,有大把的年纪,不出去闯一闯怎么行?”
“况且人家不是说了,即便你去了,也不一定准能选上,需要通过考试的。”
“当然,若是能选上最好。
若是选不上,还可以回来跟娘继续卖馒头嘛!”
“儿啊!
人生不是总有机会出现的,但出现机会一定要抓住啊!”
江羽将碗里最后一口饭咽下去,把筷子平放在碗口,坐首身体。
......上午的小石镇很热闹。
路两侧的商铺都开始出来迎客,人来人往。
吆喝声,叫卖声,一声高过一声。
“香飘飘馒头铺”立着个打烊的牌子。
门口停着一辆马车,妇人抱着一个巨大的蓝色包裹,扔到马车箱里。
“娘啊!
不要再装了,够多了。”
江羽要不是拦着,妇人能把家里的东西都装进去。
“馒头,还有馒头...”妇人没有理会江羽,而是快步的走到蒸馒头的笼屉前,将盖子打开。
此时走过来一个中年男人,看到刚出锅热气腾腾的白馒头:“老板娘,来五个馒头。”
“不好意思啊!
今天的馒头不卖!
我儿子要出远门,都是给他做的。”
妇人忍着热气,快速的往布袋里装馒头。
此时,远处跑过来十几个跟江羽差不多年纪的孩子。
这群孩子曾经都是这个镇子上的不良少年,后来被江羽一一收服之后,认作小弟了。
如今听到江羽要出远门,纷纷过来送行。
其中一个体形黑胖的少年望着江羽问道:“小羽哥,你这是要去哪?”
“我要去青山宗考试。”
“青山宗,那不是修仙的地方?”
人群中一个偏瘦的少年开口。
“对,我就是要去那里。”
江羽回答。
“小羽哥,你以后要是成了青山宗弟子,会不会不认我们这群兄弟了?”
短发假小子模样的小丫头问道。
其他少年也都投来期待的目光。
江羽一把搂住刚刚问他话的丫头,手臂搭在肩膀上:“小桃子,怎么会呢!”
“我要是通过考试成为青山宗的弟子,以后就带着兄弟们都成为青山宗的弟子。”
江羽拍了拍胸脯,表现出一副做大哥有福同享的样子。
“真的吗?”
“小羽哥,你一定可以的。”
“......”一群少年眼睛冒光,他们被江羽打败之后,之所以选择跟着江羽。
一来是江羽打架厉害,二来是江羽说话算数。
只要说过的话,一定都会兑现。
江羽望着这群少年,继续开口道:“兄弟们,我求你们一件事。”
“不要说一件,十件都可以。”
这群少年异口同声。
“我要是失败回来当我没说,我要是真成了青山宗弟子。
以后你们没事多来帮帮我娘,别让我娘被人欺负了。”
江羽看着这群兄弟,眼神流出一丝真情的嘱托。
“小羽哥,你放心好了,从今往后,你娘就是我们的娘,谁要是敢欺负咱娘,我们打断他的腿。”
这群少年有的也是苦命孩子,被将江羽收做小弟之后,不再做偷鸡摸狗欺负人的事了。
平时也会来店里帮忙送馒头。
江羽的娘也不是吝啬的人,偶尔会给这群孩子一些零花钱,有什么好吃的也都想着让他们来吃。
虽然这群孩子在有些人眼中是坏孩子,但是在江羽母亲的眼中都是好孩子。
此时,江羽的母亲把刚刚蒸好的馒头都装好,怼到江羽怀里。
“臭小子,别瞎说大话。
第一次出远门,一个人在外面遇事不要冲动,能躲就躲。”
“你不用惦记我,好好照顾自己。
早上要吃饭,晚上睡觉记得盖被子,要是成功了给娘来个信,要是失败了也别气馁...”妇人一边整理江羽的衣服,一边滔滔不绝的嘱托。
“知道了娘?
您再说下去天就黑了!”
江羽笑嘻嘻的打断母亲的嘱托。
少年伪装的嘴角上扬,内心用力的压制离别的悲伤。
“娘,孩儿走了。”
江羽翻身上马车,对母亲最后一声告别。
妇人赶忙掏出一两银子给驾车师傅:“师傅,路上麻烦您了。”
这是妇人最后能为孩子做的事情。
“驾。”
马车沿着小镇的街道越走越远,身后跟随送行的这群好兄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