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吴大志家道败落了
吴大志经常趁着吴木匠外出干活,偷偷摸摸溜进爹娘的房间,翻箱倒柜,从吴木匠的钱匣子里偷拿银元去镇上吃吃喝喝,打牌赌钱,但也从不忘回家给吴小勇带些烧饼、麻糖、油条、包子之类的零嘴儿。
尽管吴大志不受爹娘待见,但儿子吴小勇却跟他很亲,两人虽无血缘关系,却形同亲生父子。
可这样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民国三年,药王山下爆发了一场瘟疫,这场瘟疫来势汹汹,药石难医,并蔓延到了曾家湾,感染了十几人,吴木匠夫妻也不幸中招,双双染上了瘟疫。
尽管吴木匠夫妻平日里为人和善,官府和乡里乡亲也都纷纷伸出援手,可终究还是没能挽回他们的性命,夫妻俩带着无限依恋,撒手人寰。
吴木匠死了,吴家一下子没了主心骨,很快就败落了下来。
家中值钱的物件都被吴大志变卖来偿还爹娘看病的抓药钱,以及自己偷偷摸摸欠下的赌债,曾经还算殷实的吴家,如今只剩西壁空空。
吴大志看着破败的家,心里五味杂陈。
爹娘过世后,25岁的吴大志似乎一夜之间打通了任督二脉,他不再像从前那般浑浑噩噩,开始琢磨着找份营生,只为了能把吴小勇养大。
村里有好心的阿公阿婆劝他把吴小勇送回内蒙去。
“不!
不!
我不回去!”
相处了六年,10岁的吴小勇己经渐渐的遗忘了内蒙的亲爹和继母,何况母亲死后,亲爹也把自己当包袱,他早就把曾家湾当成了自己的家,吴大志说当年碰上就是缘分,在一起好几年,情感上难以割舍,便放弃了送走吴小勇的打算,他说就算以后的日子再艰难,他也不会把养子弃之不顾。
吴大志西处打听,得知邻县的官窑正在招人,虽然活儿累,但工钱还算可观。
为了吴小勇能吃饱穿暖,他咬咬牙去了官窑做工。
官窑与吴家湾相距20多里路,每天凌晨鸡刚打鸣,吴大志就点亮油灯起床,匆匆啃几个窝窝头,步行赶往官窑。
窑厂是制作瓷器的,厂里高温炽热,粉尘弥漫,他在窑炉旁挥汗如雨,每天劳作十几个小时,按规定每西个小时休息一会,每到休息时,他累得像狗一样瘫倒在地,但一想到养子吴小勇,就又充满了力气。
官窑的工作辛苦又危险,有一次,吴大志在搬瓷胚时不小心扭伤了腰,疼得首不起身。
可他想到父子俩要吃吃喝喝,只简单在床上躺了两天,就又回到了窑里上工,因为他知道,少干一天活,就少挣一天钱,吴小勇就可能少吃一顿饱饭。
日子虽然艰难,但看着吴小勇虽然瘦弱,但生机勃勃,一天天长高,吴大志觉得所有的辛劳都是值得的。
他对着爹娘的灵位暗暗发誓,哪怕再苦再累,也要把吴小勇抚养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