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都市逐梦之旅
那时,她结识了一位对她来说极为重要的朋友——叶萌萌。
那是一场校园创意大赛,夏悠和叶萌萌都满怀热情地参与其中。
夏悠为了这次比赛,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查阅了无数的资料,精心构思着自己的创意方案。
比赛当天,她满怀信心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然而,叶萌萌却在随后的点评环节中,对夏悠的方案提出了一些尖锐的质疑。
叶萌萌思维敏捷,言辞犀利,她指出夏悠方案中在市场可行性方面存在的漏洞,认为其过于理想化,缺乏实际操作的考量。
夏悠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叶萌萌是在故意刁难她,于是两人当场就争论了起来。
夏悠涨红了脸,反驳道:“你根本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想法,就轻易下结论。”
叶萌萌也不甘示弱:“我只是就事论事,你的方案确实存在问题。”
这场争论让两人之间充满了火药味,不欢而散。
不过,也正是这次激烈的碰撞,让彼此都对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事后,夏悠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叶萌萌提出的意见,发现其中确实有很多可取之处。
她意识到自己在准备方案时,过于注重创意的新颖性,而忽略了实际应用。
于是,夏悠主动找到叶萌萌,此时的她还有些不好意思,小声说道:“萌萌,上次比赛你说的那些话,我回去想了很久,确实很有道理。
你能不能和我详细说说,我该怎么改进呀?”
叶萌萌看着夏悠诚恳的样子,笑着回答:“当然可以啦,其实你的创意很棒,只是在落地实施这一块,我们可以多探讨一下。
比如你看这个部分……” 从那以后,她们逐渐成为了朋友,经常一起讨论学习、参加各种校园活动,一起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为了一个学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而后又会相视大笑。
有一次在图书馆,夏悠皱着眉头说:“萌萌,我觉得这个理论不太对,按照这个逻辑,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很多矛盾。”
叶萌萌则坚定地回应:“可是书上就是这么写的呀,我们再仔细研究研究。”
两人讨论了半天,最后发现是书中的一个案例分析有局限性,不禁相视大笑。
一起参加社团活动,组织校园晚会时,夏悠发愁地说:“萌萌,这次晚会的节目流程还不太顺,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叶萌萌思索片刻后,眼睛一亮:“我们可以把这两个节目调换一下顺序,然后在中间加一个互动环节,这样观众的注意力就能更好地被吸引住。”
就这样,她们的友谊在一次次的互动中不断升温,最终成为了无话不谈的闺蜜。
大学毕业后,夏悠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繁华都市打拼。
初入都市的她,就像一只迷失在森林里的小鹿,面对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找工作时,她把面试地点看错,跑到了城市的另一头,等发现错误时己经来不及赶到正确的地点,错失了一次宝贵的机会。
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上班第一天,她在偌大的写字楼里迷路,慌张地向路人求助,那模样活脱脱一个迷糊小精灵。
在工作中,她状况百出,第一次做策划案时,由于紧张和经验不足,把数据弄混,给客户汇报时紧张得结结巴巴,客户们对她的表现十分不满,这让她在公司里处境尴尬,常遭同事轻视和刁难。
但夏悠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她总是在下班后独自留在办公室,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反复练习汇报技巧,默默地给自己打气,相信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克服困难。
为了节省开支,夏悠租住在一间狭小潮湿的地下室里。
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张破旧的桌子和一把椅子,墙上还时不时渗出水珠。
晚上,她常常伴着老鼠的吱吱声入睡。
然而,即使生活如此艰苦,她也从未想过放弃。
每天早上,她都会早早起床,精心打扮自己,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新的一天。
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而叶萌萌也在这座城市里努力奋斗着,她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
尽管工作也很忙碌,但她和夏悠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工作中更是相互帮衬,携手共进。
在生活中,她们也相互关心、相互照顾。
夏悠租的地下室条件不好,叶萌萌经常会给她送一些生活用品,如保暖的毛毯、香薰蜡烛等,帮助她改善居住环境。
而夏悠知道叶萌萌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熬夜,就会亲手做一些营养丰富的美食送到叶萌萌的公司,让她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她们就这样在这座城市里相互扶持,无论是工作上的难题,还是生活中的困扰,都能一起面对,共同成长。
她们的友谊如同城市夜晚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彼此前行的道路,给予彼此在这繁华都市中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