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父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我西处借钱却处处碰壁,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变得冷漠又陌生,无论我怎么哀求,他们都无动于衷。
我急得满头大汗,拼命地奔跑、呼喊。
“醒醒,婷婷……”耳边传来母亲轻柔的声音,像一只温暖的手把我从噩梦中拉了出来。
“额,妈,几点了?”
我睁开眼,看到母亲憔悴的面容,显然她也被这一连串的打击折磨得够呛。
“我跟同学还有一些朋友借到钱了,加上你的,现在我们有将近二十五万,还少大概五六万。
妈真的没办法了,你要不再试试能借出个五六万么?”
母亲的话让我有些惊喜,震惊于她那一代人的情谊在患难时刻如此真挚。
反观自己这一代,好像为了追求金钱,情感都变得淡薄无比。
就在这时,我的电话突然响起,来电显示是叶欣,我疑惑地接起电话。
“姐妹,你借到钱没?”
叶欣的声音还是那么大大咧咧。
“没,你开完会了么?”
经历了这么多拒绝,我对她也没抱太大希望了。
“散会了啊,你爸真的病了么?
我还以为你试探我。
说吧,还差多少钱?”
叶欣这话让我无地自容,觉得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还少个五六万,你能帮帮我么?
当我欠你一次人情,我会写借条的。”
我想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我没有。”
“啊?
你没有……”“嗨,别大呼小叫的,我没有,我男朋友有啊!
我把这事跟男朋友说了,他说帮你,说救急不救穷。”
“就是你上次说的那个在海外做老板的男朋友?”
“对啊对啊,你看什么时候出来吃个饭吧。
我男朋友说借钱给你就是因为你是我最好的闺蜜,我可在他面前说了你很多好话,把你夸成天上有地下无的小仙女……”“亲爱的,太感谢你了,爱你!”
我对闺蜜千恩万谢,内心万分感动。
时间紧迫,当日就和她们约好了饭店。
这顿饭我必须请,毕竟我有求于人,这份恩情我记下了。
贵的餐厅超出我的承受范围,便宜的又怕显得敷衍,最终选了一家中等的餐厅。
我早早赶到餐厅,手指不安地敲着桌面,等待着叶欣和她男朋友的到来。
“谭婷……”叶欣一进门就向我挥手,和一个男的微笑着向我走来。
那男的就是叶欣男朋友,这是我第一次见萧炎。
他身姿笔挺,身高约莫一米七八,浑身散发着阳光自信的独特气质。
“你好,非常荣幸认识你,我叫萧炎。”
他嘴角上扬,露出迷人的微笑,伸出手来,声音低沉且富有磁性。
那笑容像一束光,瞬间穿透我内心厚重的阴霾。
愿意借我钱的财主,怎么看都顺眼。
也许这是女人的天性,崇拜强者,对能帮助自己的人,会无限放大对方的优点。
我慌乱地握住他的手,紧张得手心微微出汗。
“快点入座啦,他说了今晚他负责结账,你现在困难,今晚我们往死里点,我男朋友不缺钱。”
叶欣的话打破了我的局促,她挽住萧炎的胳膊,脸上藏不住炫耀的神色。
萧炎只是微笑着点点头,接着优雅地走到椅子旁,分别为我和叶欣拉开椅子,动作流畅自然,绅士风度尽显,没有丝毫做作之感。
用餐时,气氛轻松愉快,我们相谈甚欢。
从萧炎口中得知,他在国外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贸易公司,和叶欣是在网上大型征婚平台相识的。
这半年多来,他们在聊天软件里畅聊,感情迅速升温。
萧炎每个月还会专程飞来广市和叶欣约会。
“谭婷,你知道么,他前前后后在我身上花了差不多一百万了!”
叶欣低声向我炫耀。
我附和道:“好家伙,怪不得你总在我面前炫耀项链、衣服和戒指,原来件件都是你男朋友送的大牌啊。”
叶欣模样明艳动人,身材凹凸有致,家庭又富裕,和萧炎站在一起,果真是郎才女貌,十分登对。
我想起读书时叶欣那小心机的一面。
有一回,她对同桌不经意地说礼拜天是她生日,好久没收礼物了。
就这么简单几句话,礼拜天便有好多男同学主动陪她逛街。
收了一堆礼物后,她一句“谢谢大家陪我,我要回家了,晚了我妈妈会骂的”,就把众人打发了。
那时大家还不懂什么是舔狗,现在想来,那些男同学可不就是当了一回舔狗嘛。
酒足饭饱后,我几次欲言又止,心里始终惦记着借钱的事儿,脸上不自觉流露出焦急。
“等急了吧?
没事,我说帮你就帮你。”
萧炎看穿了我的心思,说罢,他从凳子后面拿出一个LV公文包,随手放在我怀里。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叠叠崭新的现金整齐摆放着。
我佯装镇定地数了数,一叠一万,正好十叠。
那一刻,我的内心五味杂陈,又惊又喜又害怕。
惊的是萧炎如此豪爽大方,喜的是父亲的手术费终于有着落了,怕的是周围有人觊觎这笔巨款。
“这……我要五六万就足够的。”
我假装局促不安地说,其实十万我真的不嫌多,毕竟是救命钱。
“没关系,毕竟病患还需要营养,方便你周转。”
萧炎满不在乎地摆摆手。
果然,他懂我所想,确实钱只能预多不能预少。
“太,谢谢了,我给你写个借条先。”
我激动得语无伦次,能在母亲面前证明自己也有真心帮衬的朋友,这种感觉让我既自豪又感动。
“没关系的,你不是很急么,赶紧回去先吧,先把你爸爸的药费填上,别打搅我们二人世界了。”
叶欣嬉皮笑脸地打圆场,说完还俏皮地朝萧炎眨眨眼。
萧炎也在一旁附和:“对对,你先回去吧,等伯父好起来我们再联系。”
看着他俩你侬我侬、亲密无间的样子,我心里既感动又羡慕,于是识趣地赶忙道谢,匆匆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