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最里面靠窗的位置是我的秘密基地——那里有全校最舒服的一把椅子,而且很少有人发现。
转过最后一排书架,我猛地刹住脚步——我的宝座被人占了。
林默坐在那里,低头看着一本书,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身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
他看得太专注,甚至没注意到我的存在。
我犹豫着要不要悄悄离开,却瞥见他手中的书名——《里尔克诗集》。
我鬼使神差地咳嗽了一声。
他抬起头,眼神有一瞬间的慌乱,随即恢复平静,合上了书。
"抱歉,我不知道这是你的位置。
"他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图书馆的宁静。
"不是...这位置没写我名字。
"我尴尬地摆手,"我只是...你也喜欢里尔克?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书,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
"嗯,偶尔读读。
""我最喜欢他的《秋日》,主啊,是时候了。
夏日曾经很盛大..."我脱口而出。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晷上,让风吹过牧场。
"他自然而然地接了下去,声音低沉而温柔。
我们相视一笑,那种突然找到同类的惊喜冲淡了初识的尴尬。
"要一起坐吗?
"他往旁边挪了挪。
我点点头,在他对面坐下。
阳光照在我们之间的桌面上,形成一小块明亮的方格。
"你在看什么?
"他指了指我手中的《西方文学史》。
"作业,要写读后感。
"我翻开书,露出里面夹着的几张草稿纸,"其实我想写剧本创作,但老师要求必须分析正统文学。
"他好奇地拿起我的草稿看了看,眉头微挑。
"《图书馆幽灵》?
这是你写的?
"我慌忙想把纸抢回来,脸一下子烧了起来。
"随便瞎写的...""很有意思。
"他认真地说,"特别是这段对话,很有画面感。
"我愣住了。
往常我给朋友看写的东西,得到的评价无非是"挺好的"或者"不错啊"这样敷衍的回应。
林默是第一个认真评价的人。
"你...真的这么觉得?
""嗯。
"他点点头,"你观察力很好,比如这里描写幽灵翻书的动作——他的手指穿过书页,像穿过一层薄雾,很传神。
"我的心跳突然加快了。
这种感觉很奇怪,就像一首藏在口袋里的宝贝,突然被人发现并珍视。
午休结束的***打断了我们的谈话。
***室的路上,我们意外地发现彼此都喜欢同一个冷门诗人,聊得比平时跟任何人说的话都多。
"明天还来图书馆吗?
"在教学楼分开前,他突然问。
"来。
"我回答得太快,差点咬到舌头。
他嘴角微微上扬,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我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拐角,心里涌起一种莫名的期待。
周五早晨,班主任宣布要调整座位。
"按上次月考成绩排,好帮差,互相促进。
"李老师拿着名单念道,"何念,你坐到第三排中间,林默坐你后面。
"我收拾书包时,陈雪凑过来咬耳朵:"你运气真好,跟大学霸坐一起。
""他很厉害吗?
"我压低声音问。
"县一中年级前三,据说因为爸爸生病才转学过来的。
"陈雪神秘兮兮地说,"他们学校女生可迷他了,又帅又高冷,还是物理竞赛省一等奖。
"我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正在安静整理书本的林默,很难把他和"女生追捧"的形象联系起来。
新座位安排让我一整天都能感觉到林默的存在。
他安静得几乎像个影子,但每当老师提问我答不上来时,总能听到身后传来细微的提示声;物理课小测验,我咬着笔杆发愁,一张小纸条悄悄滑到我桌上——上面是第三题的解题思路,字迹工整得像印刷体。
放学时,我转身把纸条还给他。
"谢谢,不过下次不用这样,被老师发现就惨了。
"他接过纸条,摇了摇头。
"你物理基础不差,只是方法不对。
"他顿了顿,"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组个学习小组,我帮你理理物理思路,你...可以跟我分享你写的那些故事。
"我瞪大了眼睛。
"你认真的?
""嗯。
"他低头整理书包,睫毛在脸上投下阴影,"我觉得你写得很好。
"就这样,我们约定了每周三、周五放学后在图书馆学习一小时。
第一次活动时,我惊讶地发现林默对文学的理解远超普通理科生,而他则被我的"荒谬想象力"(他的原话)所折服。
"为什么选理科?
"第三次学习小组时,他突然问我,"你明明更喜欢文学。
"我转着笔的手停了下来。
"我爸说学文找不到工作,我妈说写东西是不务正业。
"我试图让语气听起来满不在乎,"他们觉得只有理科才有前途。
"林默沉默了一会儿。
"我爸爸也总是替我做决定。
"他轻声说,这是我第一次听他提起家人,"首到他生病了,才没精力管我。
"我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只好岔开话题:"下周的物理实验课要两人一组,你要不要...""好。
"他没等我说完就答应了。
回家的公交车上,我回想着林默说他父亲时的表情——那种平静下掩藏的复杂情绪。
我突然很想多了解他一点,不仅是那个会解物理题的林默,还有那个读里尔克诗集、会认真评价我写的故事的林默。
车窗外,夕阳把云层染成了橘红色,我想起里尔克的一句诗:"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在世上哭,在哭我。
"不知为何,我觉得林默可能就是那个在无人处哭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