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高照,喜字贴满梁柱。苏婉身披大红嫁衣,端坐在铜镜前。镜中女子眉目如画,
唇若点朱,一袭嫁衣衬得她肤若凝脂。喜婆正在为她梳头,嘴里念叨着吉祥话。
"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苏婉垂眸,
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阴影。她的手藏在宽大的袖中,指尖深深掐进掌心。
今日是她与江南首富之子沈明轩的大喜之日,可她的心里却没有半分喜悦。"小姐,
该盖盖头了。"丫鬟小翠捧来绣着鸳鸯的红盖头。苏婉抬眸,
目光落在妆台上的一个檀木匣子上。匣子里躺着一支金簪,簪头镶嵌着一颗血红的宝石,
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光芒。那是她娘亲留下的遗物。十年前的那个雨夜,
娘亲就是握着这支金簪,倒在了血泊中。她记得娘亲临终前的眼神,那样不甘,那样怨恨。
而这一切,都是拜沈家所赐。小姐?小翠又唤了一声。苏婉收回思绪,轻轻点头。
红盖头落下,遮住了她眼中的寒光。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锣鼓喧天。苏婉坐在花轿中,
听着外面的喧闹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沈家为了这门亲事,可是费尽了心思。
他们以为娶了她这个孤女,就能掩盖当年的罪行吗?花轿停在沈府门前。
苏婉被搀扶着下了轿,跨过火盆,一步步走向正厅。她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有羡慕,有嫉妒,更多的是看好戏的意味。一拜天地——司仪的声音响起。
苏婉缓缓转身,就在这时,一阵风突然吹来,掀起了她的盖头一角。
她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沈明轩。他一身喜服,俊美非凡,
可那双眼睛里却藏着化不开的阴郁。四目相对的瞬间,苏婉的心猛地一跳。她连忙低下头,
盖头重新落下。可方才那一瞥,却让她心中警铃大作。沈明轩的眼神,
让她想起了十年前那个雨夜,那个持刀的黑衣人……二拜高堂——苏婉机械地转身,
朝着上首的沈老爷和沈夫人行礼。她能感觉到沈夫人的目光一直落在自己身上,
带着审视和戒备。夫妻对拜——就在苏婉准备行礼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不好了!库房着火了!""快来人啊!"厅内顿时乱作一团。苏婉趁机掀开盖头,
只见沈明轩已经冲了出去。她环顾四周,发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火灾吸引,
便悄悄退到一旁。这是她等待已久的机会。苏婉提起裙摆,快步朝后院走去。
按照她这些日子打探到的消息,沈家的密室就在后院的假山之中。
那里藏着沈家这些年来的商业及家族的机密和证据,也是她为娘亲报仇的关键。夜色中,
苏婉的身影如同鬼魅。她轻车熟路地穿过回廊,来到假山前。就在她准备寻找机关时,
身后突然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娘子这是要去哪儿?苏婉浑身一僵,缓缓转身。月光下,
沈明轩负手而立,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他的喜服上沾着烟灰,却丝毫不显狼狈,
反而平添了几分危险的气息。"我...我有些头晕,想出来透透气。"苏婉强装镇定。
沈明轩缓步走近,目光落在她手中的金簪上:这支簪子,倒是眼熟。
苏婉下意识地将金簪藏到身后。十年前那个雨夜,她躲在衣柜里,
亲眼目睹了沈明轩用这把金簪划伤了娘亲,并用刀刺伤她的喉咙。那时他还只是个少年,
可眼中的狠厉却让人不寒而栗。"怎么,娘子很怕我?"沈明轩伸手挑起她的下巴,
"既然嫁给了我,就该知道,有些秘密......"他的话未说完,
苏婉已经将金簪抵在了他的咽喉。"十年前的那个雨夜,你可还记得?
"苏婉的声音冷得像冰,"你杀了我娘,今日,我要你血债血偿!"沈明轩却笑了,
他握住苏婉的手腕,轻而易举地夺下了金簪:"娘子记性真好。
不过......"他凑近她的耳边,温热的气息喷洒在她的颈侧,"你确定,
你看到的是真相吗?"苏婉瞳孔猛缩,还未反应过来,就感觉后颈一痛,眼前一黑,
失去了知觉。苏婉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间陌生的房间里。房间布置雅致,
却处处透着诡异——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面具,桌上摆着稀奇古怪的器物,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醒了?低沉的声音从角落传来。苏婉猛地坐起身,
看到沈明轩正坐在一张太师椅上,手里把玩着那支金簪。你到底想做什么?
苏婉警惕地看着他。沈明轩站起身,缓步走到床边:十年前的那个雨夜,你看到了什么?
苏婉攥紧被角,那段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晚,她躲在衣柜里,
透过缝隙看到娘亲倒在血泊中。一个黑衣人站在娘亲身边,手里握着滴血的金簪。
当黑衣人转身时,她看到了沈明轩的脸……你杀了我娘!苏婉咬牙切齿。
沈明轩却笑了:"你确定那是我?"他走到墙边,取下一张面具戴在脸上。瞬间,
他的面容变得与十年前一模一样。苏婉倒吸一口冷气,这面具竟如此逼真。
"沈家世代经营面具生意,最擅长的就是易容之术。"沈明轩摘下面具,"那晚你看到的,
不过是有人假扮成我的样子。"苏婉愣住了。她想起那晚的细节,
黑衣人的动作确实有些僵硬,当时她还以为是紧张所致。"那...那会是谁?""这——,
正是我也想知道的。"沈明轩神色很凝重,"你娘亲是我父亲的故交,
那晚她曾来向我父亲求助过。可还没见到我父亲,就......"苏婉的心猛地揪紧。
如果沈明轩说的是真的,那她这些年的仇恨岂不是一场笑话?"我一直在查这件事。
"沈明轩继续说,"可每次快要查到线索时,都会被人所干扰。我怀疑,沈家有内鬼。
"苏婉想起沈夫人审视的目光,想起府中下人古怪的举动,突然明白了什么。"所以你娶我,
是为了......""为了引蛇出洞。"沈明轩回避着她的眼睛,
"我知道你一直在查这件事,也知道你恨我。但只有我们联手,才能找出真相。
"他并没有说出全部,他在小时候第一次见到她就已经喜欢上了才年仅八岁的她。
苏婉沉默了。她需要时间消化这一切。"你可以慢慢想。"沈明轩将金簪放在床头,
"这支簪子是你娘亲留下的,可能是重要的线索。"说完,他转身离开。苏婉拿起金簪,
仔细端详。突然,她发现簪身上有一道极细的缝隙。她试着转动簪头,竟然打开了!
簪身是中空的,里面藏着一张泛黄的纸条。苏婉展开纸条,上面写着一串奇怪的符号。
她认出来,这是娘亲教过她的密文。(她们的祖上曾住在少数民族地区,
学习并流传下了那里的语言,情况危急时,就会使用,这是她们家族的传统。
当她破译出内容时,整个人如遭雷击。纸条上写着:沈夫人与外人有染,还私吞沈家产业。
小心......"后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苏婉的手微微发抖。
如果沈夫人就是幕后黑手,那沈明轩岂不是一直在与虎谋皮?她必须告诉他真相!就在这时,
门外传来脚步声。苏婉连忙将纸条塞回簪中。门开了,进来的却不是沈明轩,而是沈夫人。
听说你身体不适,我来看看。沈夫人笑容温和,可眼神却冷得像冰。
苏婉强装镇定:"多谢夫人关心,我已经好多了。"沈夫人走到床边,
目光落在金簪上:"这支簪子,倒是别致。"苏婉心中一紧,下意识地将簪子藏到身后。
"不必紧张。"沈夫人轻叹,"我只是想起你的娘亲,她好像也有这样的一支簪子,
可惜......"话音未落,外面突然传来一声尖叫。"有贼人闯入!"沈夫人脸色一变,
匆匆离开。苏婉趁机下床,她必须找到沈明轩。可刚走到门口,就被人从后面捂住了口鼻。
一股甜腻的气息涌入鼻腔,她的意识逐渐模糊。在失去知觉前,
她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小姐,对不住了......"是小翠!
苏婉醒来发现自己已躺在自己卧室的床上,新婚丈夫正有些忧虑地看着她。小翠呢?
她带着恼怒问道,你找她这么急干什么?沈明轩淡淡地说道,她现在不在府中。
苏婉听完,立刻坐起来,就要下床,头部感觉还是有一点晕眩。我要问她,我待她不薄,
她为何要害我?沈明轩生气道:她没想害你,如果害你,你也许此刻就不在这里了。
你总一个人在府里瞎找乱跑,是我让她跟着你的。你?可为什么?苏婉狐疑的看向他。
我知道你在怀疑什么?我也知道你为何会答应嫁给我。沈明轩继续说道,
:我们索性说开了吧,我曾说过会帮你你为何还是不信我,我知道你想报仇心切,
但你独自乱闯,只会招来祸端,这沈家家大业大,并不像表面那样祥和,到处都有眼线的。
苏婉听到如此说也觉得有些道理,但是想到簪子里纸条上的话,忽然什么都不想跟他说了。
她咬住下唇暗暗思忖毕竟沈夫人是他的母亲,他怎么会帮我!见苏婉不说话,
沈明轩看着她,过了一会儿,像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
说:明天到书房我会拿一样东西给你。说完,转身离开了房间。我该相信他吗?
苏婉在听到这一番诚意十足的说词,也有点动摇了,但这里毕竟是和真凶有关联的地方,
我不能轻易相信谁,她暗自决定明天还是自己去打探真相。其实三个月前,
她曾在街上偶遇沈明轩,他温润如玉,还帮她找到丢失的手串。
当她因为想感谢他问起他的家世时,他却是含糊其辞。直到成亲前一日,
她才知道他竟是江南首富沈家的长子,也就是她将要嫁的夫君。他们两家本是故交,
自从母亲离世后,她就再也没到过他家。
··················第二天一早,苏婉就以整理书房为由,
开始在沈府书房寻找线索。她记得以前母亲有记日记的习惯,母亲死后日记本也不翼而飞,
苏婉总觉得这事也和沈家有关。书房里堆满了账册和书信,苏婉一本本仔细翻看。突然,
她听见门外传来脚步声,是婆婆!苏婉慌忙躲到书架后。沈夫人推门进来,
径直走向她刚才翻找的地方。苏婉屏住呼吸,看着婆婆取出一叠书信,匆匆翻阅。奇怪,
明明放在这里的……沈夫人喃喃自语。就在这时,一只老鼠突然从她脚边窜过,
她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撞到了书架。谁在那里?沈夫人喝道。苏婉知道自己藏不住了,
正要现身,却听见沈明轩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母亲,您在这里做什么?"明轩?
"沈夫人的声音有些慌乱,"我......我来找些旧账册。"我陪您一起找吧。
听着两人的脚步声渐渐远去,苏婉这才松了一口气。她悄悄离开书房,回到自己的房间,
却发现沈明轩正等在房中。你在找什么?他直截了当地问。苏婉咬了咬唇,
终于下定决心:我在找母亲留下的日记。沈明轩沉默片刻,轻声道:我知道在哪里,
昨天我本来就想拿给你的,现在你不方便再到书房去了,你在我们房间等一下我。
下午苏婉果然收到一本沈明轩送来的书,并说书中有玄机,苏婉的手指微微发抖,
轻轻翻看那本《本草纲目》。书里果然暗藏着几页泛黄的日记。翻开第一页,
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那是母亲的笔迹:今日沈夫人忽然来访,哀求我替她保守秘密。
我并没有答应她,毕竟我们孤儿寡母这些年来生活多受沈老爷的帮衬,我不能没有良心。
可我又很犹豫,毕竟说出来,沈夫人可能轻则身败名裂,更甚至会性命不保。
可是沈夫人临走时看我的冰冷的目光,我怕我不说,
苏家怕也是要遭殃……本来他们一家是我的大恩人,
·····我·还记得刚重逢沈老爷这位同乡时的境况·········当时我夫君早亡,
独自带着婉儿生活艰难,不曾想在街上偶遇轿子中的沈老爷,他一眼认出了我,
不仅不嫌弃我落魄,还热心地在他家不远的闲置小院安置我们母女,真是心地很好。
他少时曾和我是街坊两家关系就好,后他独自做生意白手起家,凭借智慧和勤劳,
建立起庞大的商业王国。每天天不亮就出门,直到深夜才回来。回到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