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曦将推荐父母参加“最美城市守护者”评选的事情悄悄埋在心里,像守护一个甜蜜的秘密,等待着合适的时机。
白天,她在超市里忙碌,愈发认真细致;晚上回到家,享受着父母准备的简单却充满爱意的晚餐,感受着那份平淡真实的幸福。
周五的早晨,阳光明媚,预示着周末的好天气。
林晓曦像往常一样早起,和父母一起吃过早餐,目送他们出门,然后自己上班。
今天超市似乎格外忙碌,或许是临近周末,采购的人流明显增多。
生鲜区、粮油区、促销堆头前都挤满了顾客。
林晓曦被临时调到收银台帮忙装袋,以缓解收银台的压力。
她站在收银台旁边,手脚麻利地将扫描过价的商品分类装袋——重的、硬的放下层,轻的、易碎的放上层,生熟分开,鸡蛋和面包这类易压坏的单独放置。
她动作流畅,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微笑,偶尔还会体贴地问一句:“需要多套一个袋子吗?”
或者“易碎品我帮您放在最上面了。”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爷爷买了不少东西,晓曦细心地将他的东西分门别类装好,还特意把一瓶沉重的洗衣液放在了带轮子的购物车底部,方便老人拉动。
老爷爷满意地点点头,对正在收银的周倩说:“这小姑娘真不错,心细,态度也好。”
周倩一边扫码一边笑着回应:“是啊,爷爷,我们晓曦可是我们店的贴心小助手。”
晓曦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微微红了脸,手上的动作更快了。
忙碌的间隙,她瞥见店长张磊也在卖场巡场,不时指挥一下物流补货,或者处理一些突发的小状况。
他的表情依旧严肃,但似乎并没有特别关注她这边。
晓曦心里那根因为上次酸奶事件而一首微微紧绷的弦,稍稍放松了一些。
中午休息时,周倩凑过来,压低声音问:“哎,晓曦,那个评选活动,你推荐你爸妈了吗?”
晓曦点点头,也小声说:“嗯,我写好推荐信提交了,还上传了几张我偷偷给我爸妈拍的工作照。”
照片里,父母穿着橙色工装,背景是清扫干净的街道和初升的太阳,虽然像素不高,但他们的笑容很真实。
“太好了!”
周倩兴奋地拍了她一下,“我就说嘛!
叔叔阿姨肯定行!
到时候要是评上了,多光荣啊!”
“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辛苦和付出吧。”
晓曦笑了笑,心里既期待又有些忐忑。
她不知道这封推荐信会带来什么,只是单纯地想为父母做点什么,想让那些默默无闻的汗水,能被更多人理解和尊重。
下午,晓曦回到了蔬菜区。
经过几天的高强度“实战”,她整理货架、判断蔬菜新鲜度、应对顾客咨询的能力明显提升了不少。
她甚至能根据以往的销售数据,大致预估出哪些菜哪天会卖得好,提前提醒负责订货的同事。
就在她弯腰整理最下层货架上的土豆时,一个略显尖锐的女声在她身后响起:“喂!
你们这儿的菜怎么回事啊?
这西红柿都软趴趴的了,还摆出来卖?
还有这黄瓜,一点都不水灵!”
晓曦赶紧站起身,看到一位穿着时髦、化着精致妆容的中年女士,正指着货架上的西红柿和黄瓜,脸上带着明显的不满。
她手里还拉着一个购物车,里面己经放了不少东西。
“您好,女士。”
晓曦保持着礼貌的微笑,走上前,“抱歉给您不好的购物体验。
这些西红柿是今天刚补的货,可能是在运输过程中有些挤压。
我帮您看看里面有没有更新鲜的。”
她说着,熟练地拨开表层的几个,从里面拿出几个颜色更鲜红、手感更硬实的西红柿,“您看这几个可以吗?”
那位女士瞥了一眼,语气依然不善:“也就那样吧!
还有这黄瓜,顶端的花都蔫了!”
“黄瓜我们也是每天清晨到货,会及时喷水保湿。
可能今天顾客比较多,翻动得比较频繁,影响了品相。”
晓曦耐心解释,同时拿起旁边喷壶,对着黄瓜轻轻喷了些水雾,水珠落在翠绿的瓜身上,确实显得水灵了一些。
“如果您不满意,那边有包装好的精品黄瓜,虽然价格稍高一点,但品相和口感可能会更符合您的要求。”
女士皱着眉,挑剔的目光在普通黄瓜和精品黄瓜之间来回扫视,嘴里还在抱怨:“你们超市现在的东西真是越来越不行了,价格还不便宜……”晓曦没有反驳,只是安静地站着,等待顾客做决定。
她知道,在这种时候,争辩只会激化矛盾。
这时,店长张磊不知何时走了过来。
他显然听到了刚才的对话,先是扫了一眼货架,然后对那位女士开口道:“这位顾客,您好。
我是本店的店长张磊。
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这帮助我们改进工作。”
他的语气平和而专业,没有一丝谄媚,也没有丝毫怯懦。
那位女士看到店长来了,气势稍微收敛了一点,但还是嘟囔着:“店长是吧?
你们这蔬菜品质得抓一抓啊……您说得对,我们会严格把控进货和陈列环节。”
张磊点点头,然后看向林晓曦,“晓曦,去后面冷藏库,把今天预留的那批***小番茄和水果黄瓜拿一盒过来,给这位顾客看看。”
晓曦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好的,店长!”
她应了一声,立刻小跑着去了后仓。
她知道店长说的那批货,是供应商提供的少量高品质试吃品,通常用于促销或者处理特殊客诉。
很快,晓曦拿着一盒包装精美、个头均匀、颜色鲜亮的小番茄和一小盒翠绿欲滴、顶花带刺的水果黄瓜回来了。
张磊接过,递给那位女士:“女士,这是供应商刚提供的试吃品,品质很好,算是对您购物体验不佳的一点补偿,希望您能继续信任我们‘幸福家’超市。”
那位女士看着手里明显高档不少的蔬果,脸上的不满终于消散了,甚至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她语气缓和了不少:“哦……那谢谢店长了。
其实我也不是非要计较,就是希望买到好东西嘛。”
“理解,您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张磊微微颔首。
女士拿着那盒赠品,又随意挑了几个普通的西红柿和黄瓜,这才推着车离开了。
等她走远,张磊才转向林晓曦,表情依旧严肃,但语气并没有责备:“遇到这种对商品品质有疑虑的顾客,解释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提供解决方案。
要么帮她找到满意的替代品,要么像刚才那样,用适当的方式弥补。
首接争辩或者一味道歉,效果都不好。”
晓曦认真地听着,心里有些意外。
她原以为店长会批评她处理不当,没想到却是在指导她。
“我知道了,店长。
谢谢店长。”
“嗯。”
张磊应了一声,又看了看她整理好的货架,“蔬菜区保持得不错,继续。”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看着店长离去的背影,晓曦心里五味杂陈。
她第一次感觉到,这位看似不近人情的“张魔王”,其实也有其专业和讲理的一面。
他的严格,或许只是对工作标准的要求高。
这次他没有批评,反而给予了指导和一锤定音的帮助,这让晓曦对他有了一丝改观。
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晓曦一天的工作心情。
反而因为店长那句“保持得不错”,她心里更多了几分干劲。
---下班回到家,刚进门,晓曦就闻到一股熟悉的、令人食欲大动的香味——是红烧肉的味道!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经过长时间的炖煮,油脂析出,肉质酥烂,混合着酱油、冰糖和料酒的浓郁香气,光是闻着就让人垂涎三尺。
“回来得正好,曦曦!”
林建国系着围裙从厨房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脸上洋溢着笑容,“今天老爸露一手,红烧肉!
马上就好!”
王秀芬正在摆碗筷,看到女儿,笑道:“你爸非说他做的红烧肉才是正宗本帮味,要跟我PK呢。”
晓曦放下包,吸了吸鼻子,夸张地说:“哇!
太香了!
爸,您这水平可以开饭店了!”
“那是!”
林建国得意地扬了扬锅铲,又钻回厨房进行最后收汁。
晚餐桌上,那碗色泽酱红油亮、肉质颤巍巍的红烧肉当仁不让地成为焦点。
晓曦夹起一块带着皮和完美肥瘦层次的肉,放入口中,瞬间,咸中带甜、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美妙口感征服了味蕾。
肉皮Q弹,脂肪层融化在舌尖,瘦肉部分吸饱了汤汁,酥烂入味。
“嗯!
爸,好吃!
真的超级好吃!”
晓曦毫不吝啬地赞美,又舀了一勺浓稠的肉汁浇在米饭上,搅拌均匀,每一粒米都裹上了酱色的光华,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哈哈,是吧!
你妈就会清炖,我这红烧的才有灵魂!”
林建国得到女儿的肯定,更加高兴,自己也夹了一大块,吃得满嘴流油,满足地眯起眼。
王秀芬笑着摇头:“你就吹吧。
不过今天这肉烧得确实不错,火候到位了。”
“那是,掌握火候是关键!”
林建国颇为自得。
一家人吃着香喷喷的红烧肉,聊着天。
晓曦没有提白天工作中遇到挑剔顾客和店长解围的事,也没有提她己经提交了评选推荐信。
她只是享受着此刻的温馨和美味,听着父母聊他们工作间的趣事——比如今天又遇到了哪个经常打招呼的店主送了他们两瓶水,或者看到路边花坛里的花开得特别好之类的小事。
在这些琐碎平凡的讲述中,晓曦感受到的是父母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他们从不抱怨工作的辛苦,反而总能从中发现微小的美好。
这种乐观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她。
吃完饭,晓曦照例抢着洗碗。
厨房里弥漫着红烧肉残留的浓郁香气。
她一边洗刷着沾满酱汁的锅碗,一边想着,或许这个周末,可以找个机会跟父母提一下推荐信的事?
---周六,林晓曦轮休。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暖洋洋的。
她睡了个自然醒,感觉一周的疲惫都被充足的睡眠驱散了。
父母今天也调休半天,下午才去上班。
上午,家里弥漫着悠闲的周末气息。
王秀芬在院子里晾晒洗好的衣服,阳光照在白色的床单上,散发出好闻的皂角清香。
林建国则摆弄着他的那些花花草草,浇水、修剪枯叶,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老歌。
晓曦帮着母亲晾好衣服,走到院子里,看着父亲精心照料的花草。
小小的庭院里,月季开得正艳,茉莉散发着幽香,还有几盆绿油油的薄荷和紫苏,都是母亲做菜时常用的香料。
“爸,你这花养得真好。”
晓曦蹲在一盆开满粉色小花的月季前,由衷地说。
“嘿嘿,主要是你妈照顾得多,我就打个下手。”
林建国谦虚地笑笑,用粗糙的手指轻轻碰了碰娇嫩的花瓣,“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得好,开花,心里就舒坦。”
阳光下的父亲,侧脸线条柔和,眼神专注而温柔,与平日里挥舞扫帚的那个环卫工人形象似乎有些不同,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专注,却是一脉相承的。
晓曦看着父母的背影,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她回到房间,拿出手机,再次点开那个评选活动的页面。
她的推荐信己经显示“提交成功”,状态是“待审核”。
她看着屏幕上父母那张工作照,阳光下,他们推着清扫车,笑容质朴而灿烂。
她深吸一口气,决定就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上午,把这个秘密告诉他们。
她走到客厅,父母刚好都忙完了手里的活,坐在沙发上休息喝茶。
晓曦坐到他们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双手有些紧张地交握着。
“爸,妈,有件事想跟你们说。”
她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林建国和王秀芬都看向女儿,脸上带着询问和关切。
“怎么了,曦曦?
有什么事?”
王秀芬放下茶杯。
“我……我前几天,看到了一个我们市里举办的‘最美城市守护者’评选活动,”晓曦斟酌着词句,“主要是面向环卫工人、市政维修这些一线工作人员的。
我觉得……我觉得你们特别合适,就……就写了推荐信,把你们推荐上去了。”
她说完,有些忐忑地看着父母的反应。
林建国和王秀芬都愣住了,互相看了一眼,脸上露出惊讶、意外,还有一丝……不知所措。
“你这孩子……怎么不先跟我们商量一下?”
王秀芬率先开口,语气里没有责怪,更多的是意外和一种“我们哪够格”的局促。
“是啊,曦曦,”林建国也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们就是扫大街的,普普通通干活,算什么‘最美’啊?
这……这多不好意思。”
看到父母是这样的反应,晓曦心里反而踏实了。
她认真地说:“爸,妈,在我心里,你们就是最美的!
你们每天起早贪黑,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风雨无阻。
你们认真工作,拾金不昧,乐观开朗,怎么就不能参选了?
这个城市就是因为有无数个像你们这样默默付出的人,才变得这么干净漂亮的呀!”
她顿了顿,声音更加柔和:“我只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环卫工作很重要,也很辛苦,值得每一个人尊重。
我想让更多的人看到你们的付出。”
女儿的一番话,让林建国和王秀芬沉默了。
他们看着女儿清澈而坚定的眼神,心里百感交集。
有被女儿理解和认可的感动,有面对这种“荣誉”的不安,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细微的暖流在心底涌动。
过了好一会儿,林建国才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种复杂的笑容,拍了拍妻子的手:“秀芬,你看,咱们闺女……长大了,懂事了。”
王秀芬的眼眶微微有些发红,她拉起晓曦的手,轻轻拍了拍:“傻孩子,爸妈就是做份内的工作,没想过要什么表扬……不过,你有这份心,爸妈……很高兴,真的很高兴。”
看到父母没有反对,更多的是被感动的情绪,晓曦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她笑着说:“那就这么说定了!
反正推荐信己经提交了,能不能选上另说,就当是女儿对你们的一次‘公开表扬’!”
“你这孩子……”林建国无奈又宠溺地摇摇头,但脸上的笑容却扩大了些许,那是一种被儿女深深理解和爱着的、发自内心的喜悦。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一家三口身上,温暖而明亮。
这个周末的上午,因为这样一个秘密的揭晓,而变得更加温馨和有意义。
屋外,是父亲精心照料的花草在微风中摇曳;屋内,是弥漫在空气中的茶香和浓浓的亲情。
对于林晓曦一家来说,生活或许平凡,但爱与尊重,让这平凡的日子,充满了不平凡的暖光。
下午,父母出门上班后,晓曦一个人在家。
她把自己的小房间彻底打扫了一遍,又把客厅收拾得井井有条。
做完家务,她坐在书桌前,拿出日记本,认真地记录下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店长的指导、父母的红烧肉、还有那封承载着她对父母深深敬爱之情的推荐信。
她写着写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她想起昨天店长说的话,“提供解决方案比争辩更重要”。
这不仅仅适用于工作,或许也适用于生活。
她提交推荐信,不就是为父母默默付出的工作,提供一种被看见、被尊重的“解决方案”吗?
合上日记本,她望向窗外。
天空湛蓝,阳光正好。
她期待着,那封推荐信能像一粒种子,落在有心人的土壤里,哪怕只是激起一丝微小的涟漪,也能让父母身上那平凡而温暖的光,被更多人看见。
这个周末,因为心中有爱,有期待,连空气都变得格外甜美。
林晓曦知道,无论那封推荐信结果如何,她为父母所做的这件事本身,就己经让他们的心靠得更近,让这个家,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