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封上没有邮戳,只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字迹:“致未来的自己”。
她抬眼望向窗外,天色渐暗,冬至的寒风裹挟着几片枯叶,从门前匆匆掠过。
整个邮局里空荡荡的,只有她形单影只,老旧的木质地板在风中发出细微的吱呀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这已经是她回到小镇的第三个月了。
大学毕业时,林小夏满心憧憬着去大城市闯荡一番,在繁华的都市里追逐自己的梦想。
然而,母亲的突然病倒,如同一记重锤,将她的计划彻底打乱。
无奈之下,她只能回到这个曾经被她视为牢笼,一心想要逃离的小镇。
邮局的这份工作,是她临时找来维持生计的,薪水微薄,却也能勉强支撑起她和母亲的生活。
每天的工作内容简单而重复:整理信件、分发包裹,偶尔帮镇上那些不太会写字的老人填写寄件单。
日子就像平静的湖面,没有一丝波澜,平淡得甚至有些乏味,直到今天这封信的出现。
她再次低头看向手中的信,内心十分纠结,不知道是否该打开它。
信封的边缘已经破损,像是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
她轻轻抚摸着信封,一股莫名的紧张感涌上心头。
关于邮局的传说,她听过许多次——据说每年冬至,邮局都会收到一封来自未来的信,信中会预言镇上某个人未来一年的命运。
曾经,她只当这是老人们闲来无事编造出来的故事,用来打发时间。
可今天早上,她在整理旧信件时,竟然真的发现了这封未寄出的信,这让她不得不重新审视那些传说。
林小夏站在邮局的柜台后,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信封边缘的毛边。
这是间八十年代风格的老邮局,墨绿色墙漆剥落成斑驳的地图,黄铜窗框结着蛛网般的冰花。
暖气片发出苟延残喘的嘶嘶声,却抵不过门外北风的呼啸。
她裹紧母亲织的枣红色围巾,看着玻璃上的霜花在暮色中泛起幽蓝。
这封没有邮戳的信像片枯叶飘落在待分拣的邮件堆里。
泛黄的牛皮纸信封上,"致未来的自己"七个字歪斜得近乎狰狞,洇开的墨迹在纸面绽开墨色蛛网。
林小夏的指甲在"未"字最后一捺的折痕处来回刮擦——那里有枚暗褐色的印迹,像干涸的血渍。
"小夏!"后门传来铁皮暖壶磕碰的声响,王叔佝偻着背挪进来,军大衣下摆沾着雪泥,"把电闸拉了就回吧,这鬼天气......"老人突然剧烈咳嗽起来,震得柜台上的搪瓷杯叮当乱响。
林小夏慌忙扶住他嶙峋的肩胛,触手是粗粝的呢料下凸起的骨头。
三个月前她接手这份工作时,王叔还能独自扛起二十斤的包裹。
此刻他枯枝般的手指攥着门框,指节泛着青白:"老了,不中用了......"浑浊的眼珠转向她手中的信封,瞳孔骤然收缩:"放下那东西!"铜钥匙坠地的脆响中,老局长踉跄着后退,仿佛那封信是条吐信的毒蛇。
林小夏怔怔看着老人仓皇消失在风雪里,耳边回荡着他最后的嘶吼:"那是给死人的信!"林小夏猛地回过神,慌乱地将信塞进抽屉里,强挤出一丝笑容:“好的,王叔,我马上就走。”
王叔点了点头,转身缓缓离去。
林小夏听着他渐行渐远的脚步声,内心却再也无法平静。
她重新拿出那封信,手指微微颤抖。
信封上的字迹虽然有些模糊,但“致未来的自己”这几个字依然清晰可辨。
她深吸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小心翼翼地撕开了信封。
信纸很薄,上面只有短短几行字:“冬至之夜,镇东的老李头将离世。
命运不可逆转,唯有珍惜当下。”
林小夏的心猛地一沉。
老李头是镇上有名的退伍军人,就住在镇东的一间小屋里。
她前几天还见过他,当时老李头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步伐稳健,怎么看都不像是即将离世的人。
“这……怎么可能?”她喃喃自语,手指紧紧捏住信纸,仿佛这样就能从中找到更多线索,或是证明这只是一场恶作剧。
信上没有署名,也没有日期,只有那几行冰冷的字迹,如同宣判命运的判决书。
她抬头看向墙上的老式挂钟,时针已经指向了六点。
冬至的夜晚来得格外早,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去镇东看看,哪怕只是为了让自己安心。
第二章:老李头的故事镇东的小屋离邮局并不远,林小夏裹紧大衣,迎着刺骨的寒风快步走去。
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在风中摇曳,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她的心里充满了不安,脚步也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每一步都踩在厚厚的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老李头的小屋就在路边,门前种着一棵老槐树,光秃秃的树枝在风中相互碰撞,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林小夏站在门前,深吸一口气,抬手敲了敲门。
“谁啊?”屋里传来老李头沙哑的声音,带着几分警惕。
“是我,小夏。”
她低声回答,声音在寒风中微微颤抖。
门很快被打开了,老李头穿着一件旧军大衣,手里拿着一盏油灯,脸上带着几分疑惑:“这么晚了,有事吗?”林小夏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实话实说:“李叔,我……我收到了一封信,信上说……您可能会……”她的话还没说完,老李头的脸色突然变得凝重起来。
他沉默了片刻,侧身让开一条路:“进来吧。”
林小夏跟着他走进屋里,屋内的陈设十分简单,一张木桌、几把椅子,墙上挂着一幅老旧的军装照片,照片里的老李头年轻英俊,眼神中透着坚毅和果敢。
老李头示意她坐下,自己则坐在对面的椅子上,目光深沉地看着她。
“信呢?”他低声问道,声音里没有了刚才的沙哑,多了几分沉重。
林小夏从口袋里掏出那封信,递给了他。
老李头接过信,仔细看了看,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他沉默了许久,缓缓开口:“你知道邮局的传说吗?”林小夏点了点头:“听说过,但一直以为只是传说。”
老李头苦笑了一下:“不是传说。
很多年前,我也收到过这样的信。”
林小夏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您也收到过?”老李头点了点头,目光变得有些遥远,仿佛回到了过去:“那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当时我还年轻,刚从战场上回来。
信上说,我会在一年后失去我最重要的人。
我不信,觉得这只是个恶作剧。
结果……一年后,我的妻子因病去世了。”
林小夏的心猛地一沉,手指紧紧抓住椅子的扶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那……这封信是真的?”老李头沉默了片刻,缓缓点了点头:“信上的预言从未出错。
但你要记住,命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信中的预言只是提醒我们,珍惜当下。”
林小夏低下头,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真相,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老李头即将离世的预言。
“小夏,”老李头的声音突然变得柔和起来,“你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
不要被这些预言束缚住,勇敢地走下去。”
林小夏抬起头,看着老李头那双深邃的眼睛,仿佛在里面看到了岁月的沉淀和对生活的豁达。
她点了点头,轻声说道:“我明白了,李叔。”
在老李头家待了一会儿后,林小夏告辞离开。
走在回家的路上,寒风依旧凛冽,但她的内心却不再像来时那般慌乱。
她开始思考老李头说的话,或许命运真的不是完全无法改变的,重要的是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第三章:邮局的秘密从老李头家出来,林小夏的心情依然久久无法平静。
她走在回邮局的路上,寒风如刀割般划过脸颊,但她的心思却全然不在这寒冷上,满脑子都是那封信和老李头的话。
邮局的传说竟然是真的,而那封信的预言也即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