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生理性的病痛和心里的冷意裹在一起,我竟然连眼泪都流不出来。
也就是在那一刻,我彻底清醒了。
原来教科书里说的「父母天然爱着孩子」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父母是孩子最可靠的靠山」这句话,对我来说只是句空话。
这世上最不会骗人、最能给人底气的,从来不是虚无的爱。
而是实实在在的钱。
2
离高考报名费上交截止,只剩最后一天。
我还是没能从爸妈那里要到钱。
电话那头,他们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他们在忙。
可我点开朋友圈,最新的动态却像两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我的脸上。
姐姐郑知温的朋友圈里,她穿着一身洁白雅致的新中式连衣裙,站在一家古色古香的书店里。
妈妈站在她身旁,手里还拿着几本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正温柔地帮姐姐整理衣领。
两人对着镜头微笑,眉眼间那份知性与温婉如出一辙。
配文是:谢谢妈妈送我的高考礼物,还给我讲了好多面试技巧,立志成为和妈妈一样优秀的人民教师!爱你~
弟弟郑赫卓的朋友圈,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
照片背景似乎是在一个高端的私人会所,他正和一个中年男人模拟辩论,姿态张扬,眼神锐利。
而我那身为大律师的爸爸,就站在一旁,双臂环胸,含笑看着他,眼神里满是欣赏与期许。
配文是:老爸说,高考考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提前带我感受一下唇枪舌战的氛围,锻炼逻辑和胆量。
我盯着那两张照片,看了很久很久。
原来他们并不忙。
他们只是,对我这个多余的女儿忙。
一种熟悉的、深入骨髓的苦涩在心中蔓延开来。
我早就该习惯了,不是吗?
我是那个从一开始,就被当成累赘抛弃的孩子。
就像爸妈离婚那天。
法庭上,法官问起三个孩子的抚养权。
身为名师的妈妈立刻表明立场:「我要知温。」
她看着姐姐,眼中满是骄傲:「知温性子沉静,有耐心,以后肯定能像我一样,当个受人尊敬的老师,我会将我所有的经验都传授给她。」
身为大状的爸爸很快接话:「那赫卓必须跟我。」
他骄傲地拍着弟弟的肩膀:「这小子脑子活,能言善辩,有我当年的风范。将来肯定能继承我的衣钵。」
法官皱眉:「还有一个孩子呢?」
爸妈同时愣住了。
「哦,对,还有多多。」妈妈的语气里第一次出现了迟疑。
然后,他们开始了一场逻辑分明、条理清晰的互相推脱。
爸爸说:「多多是个女孩子,跟着你这个当老师的妈妈,对她的成长更有利。」
妈妈立刻反驳:「我已经选择了知温,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需要倾注我全部的心血,我实在没有精力再分散给另一个了。」
爸爸的语气,就像在进行一场与他无关的案件分析:「我的工作性质你也知道,加班是常态,我的精力,都要用来为赫卓的未来铺路。」
他们一个说为了「集中精力培养精英」,一个说为了「未来投资最大化」。
言辞恳切,理由充分。
仿佛我不是他们的女儿,只是一个需要被合理处置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