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意外对接:技术与创意的初遇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周五上午的阳光比前几天更柔和些,透过品牌部落地窗的纱帘,滤成一片朦胧的暖金色,轻轻铺在苏晚的工位上。

桌上的小雏菊盆栽沾着晨露,花瓣舒展着,连键盘缝隙里的咖啡渍都显得格外温顺。

她刚把“资源置换方案”的框架整理好,指尖还残留着键盘的温热,办公桌上的内线电话突然响了——是李姐的分机,声音里带着几分雀跃,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晚晚,来我办公室一趟,有好消息!”

苏晚心里一紧,手里的笔差点滑落在键盘上,笔尖在方案纸上划出一道浅痕。

这几天她满脑子都是预算的事,神经绷得像拉满的弦,突然听到“好消息”,反而有些恍惚。

她想起去年做“职场女性品牌专题”时,也曾以为迎来了机会——当时她熬了半个月做的策划案,却因为“不够商业化”被领导搁置,最后成了其他同事的“垫脚石”。

从那以后,她对“好消息”总是带着一丝警惕,怕又是一场空欢喜。

快步走向总监办公室,路过茶水间时,暖黄色的灯光裹着浓郁的咖啡香气扑面而来,同事们围着咖啡机说笑,蒸汽在玻璃门上凝结成细小的水珠,映出一张张轻松的脸。

这股鲜活的暖意漫过她的西肢,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或许,这次真的不一样?

她暗暗告诉自己。

推开门,李姐办公室的百叶窗没拉严,阳光透过缝隙在文件上投下细长的光斑。

她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嘴角扬着难得的笑容,连桌上那盆总耷拉着叶子的绿萝,都像是被这份好心情感染,叶片舒展了不少:“你猜怎么着?

技术部的‘智能营销系统’要找项目测试,看了一圈,就你的‘新锐品牌推广’项目用户群体最契合!”

“智能营销系统?”

苏晚的眼睛瞬间亮了,像被点亮的星星。

她之前在公司内网看过这个项目的介绍——页面上满是复杂的数据流图,据说能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用户,还能实时调整推广策略。

要是能对接上,不仅能弥补预算不足的问题,说不定还能让项目效果翻倍。

可转念一想,她的指尖轻轻摩挲着文件边缘,又有些犹豫:“这个系统不是技术部的重点项目吗?

他们怎么会选我的边缘项目测试?”

她想起大学时做小组作业,自己总是被分到“不重要的环节”,明明付出最多,却很少被看见。

“还不是因为你的项目用户画像够清晰,”李姐把文件推给她,纸张划过桌面发出轻微的声响,“陆总监亲***板的,说‘年轻用户数据维度单一,适合系统初期测试’。

你今天就去技术部对接,找陆时衍,他是系统负责人。

记住,这是个好机会,不仅能借技术部的资源,说不定还能让陈总看到项目的潜力,对你争取预算有帮助!”

苏晚接过文件,指尖触到纸张时有些发烫,仿佛能感受到这份文件的重量。

她低头看着文件上“智能营销系统项目对接函”几个黑色宋体字,心里又期待又紧张——陆时衍,那个在会议上眼神清冷的技术大神,他会愿意认真对待自己这个连预算都快保不住的边缘项目吗?

她想起刚入职时,部门聚餐,她想跟技术部的同事请教问题,对方却只是敷衍地说“你们品牌部懂什么技术”,那份尴尬至今还记得。

抱着文件,苏晚走出品牌部。

电梯从 23层往下走,数字一个个减少,像倒计时的秒表,她的心跳却越来越快,连手心都渗出了薄汗。

技术部在 18层,她之前从没去过,只听同事说那里像个“无声实验室”,连空气都比其他楼层更冷。

电梯门“叮”地一声打开,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混合着电子设备的冷硬气息扑面而来——和品牌部的咖啡香截然不同,像瞬间从春天掉进了深秋。

走廊的灯光是冷白色的,墙壁是清一色的浅灰,连地板都是反光的灰色瓷砖,没有任何装饰画或绿植,只有偶尔传来的键盘敲击声,“嗒嗒嗒”地响着,像是某种机械的鼓点,敲得人心头发紧。

两边的办公室门都关着,玻璃门上贴着“技术研发一区数据中心”的白色标识,透过玻璃能看到里面的人都穿着统一的灰色工服,戴着黑色耳机,头也不抬地盯着屏幕,屏幕蓝光映在他们脸上,连有人经过都没掀起一丝波澜。

这场景让她想起实习时待过的技术支持部门,那里的人也总是这样,专注得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当时问个简单的问题都要鼓足勇气。

苏晚站在走廊尽头的前台,心里有些发怵,连呼吸都放轻了些。

前台是个穿着白色衬衫的小姑娘,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到她,脸上挤出礼貌却疏离的笑:“您好,请问有预约吗?”

“我是品牌部的苏晚,来对接‘智能营销系统’测试项目,找陆时衍总监。”

苏晚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些,可在这过分安静的环境里,她的声音还是显得有些突兀。

“陆总监正在忙,”前台给技术部打了个电话,挂了之后,语气依旧平淡,“您可以先在会客区等一下,或者让他的助理小林跟您对接?”

“我等陆总监吧,”苏晚咬了咬唇,手指攥紧了怀里的文件,边角都被捏得有些发皱,“有些细节想跟他确认。”

她想,既然是机会,就该争取到最好的资源,要是只跟助理对接,说不定很多需求都传达不到——就像这冷硬的走廊,连声音都会被吸收,更别说她那点微不足道的诉求了。

她想起上次做“校园推广”,就是因为对接人权限不够,方案改了八版还是没能落地,最后不了了之。

会客区在前台旁边,放着两张灰色的布艺沙发,布料硬邦邦的,坐上去硌得人不舒服。

茶几是金属材质的,冰凉的触感透过薄薄的衣料传到腿上。

茶几上摆着几本技术类杂志,封面全是密密麻麻的代码和图表,黑白色的页面透着一股冰冷的专业感。

苏晚坐下,随手翻了翻,里面的内容像天书一样,她只能尴尬地合上,指尖在杂志封面上留下一道浅浅的印子。

她拿出自己的项目资料,反复翻看,心里默念着要跟陆时衍确认的问题:系统对推广内容的格式有没有要求?

数据反馈周期是多久?

能不能根据用户反馈调整策略……冷白色的灯光照在资料上,连彩色的图表都显得黯淡了几分。

她想起为了做这份用户画像,她在大学城蹲了三个周末,跟学生们聊天聊到嗓子沙哑,这份心血,她不想再白费。

就在这时,走廊里传来脚步声,很轻,却在安静的环境里格外清晰,像雨滴落在铁皮上,一步步敲在苏晚的心上。

她抬头,看到一个身影从电梯口走过来——是陆时衍。

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工服,和其他技术部员工不同,他的工服领口系得很整齐,没有一丝褶皱,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线条分明的手腕,手腕上没有戴手表,只有一道浅浅的疤痕。

手里拿着一台银色的笔记本电脑,屏幕还亮着,隐约能看到上面的代码像蚂蚁一样排列着。

头发比会议上时短了些,额前的碎发垂下来,遮住了一点眉毛,却挡不住那双清冷的眼睛,像结了薄冰的湖面,没有任何温度。

苏晚连忙站起身,抱着资料迎上去,声音因为紧张有些发颤,在冷硬的走廊里显得格外单薄:“陆总监,您好,我是品牌部的苏晚,负责‘新锐品牌推广’项目,今天来跟您对接‘智能营销系统’的测试事宜。”

陆时衍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她身上。

他的眼神很平静,像一潭深水,看不到底,既没有惊讶,也没有热情,就像在看走廊里的灰色墙壁。

“嗯,知道了。”

他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清冷低沉,没有多余的情绪,像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这个事你跟我的助理小林对接就行,她会跟你说具体的流程和要求。”

说完,他就要转身往办公室走,黑色的工服衣角在冷空气中划过一道利落的弧线。

“陆总监,等一下!”

苏晚下意识地叫住他,手里的资料攥得更紧了,指节都有些发白,“我还有些问题想跟您确认,比如系统对推广内容的格式有没有特殊要求,数据反馈的周期是多久,还有……”她想起上次被技术部同事敷衍的场景,心里的委屈和不甘涌了上来,声音也提高了些。

陆时衍转过身,目光落在她手里的资料上,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像平静的冰面裂开一道细缝。

苏晚的心跳漏了一拍,以为他要生气,连忙说:“我知道您忙,就耽误您几分钟……这些问题小林都能回答你。”

陆时衍打断她,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距离感,像一道无形的墙,把她挡在外面,“我现在要去开个会,没时间。”

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秒,好像看到了她眼里的期待,又好像什么都没看到,然后转身走进了办公室,门“咔嗒”一声关上,像落了锁,隔绝了内外的世界,也隔绝了苏晚最后一点期待。

苏晚站在原地,手里的资料差点掉在地上,纸张的边缘硌得她手心生疼。

走廊里的键盘声依旧清晰,冷白色的灯光照在她身上,让她觉得浑身发冷,连指尖都透着寒意——原来,在他眼里,自己的项目真的不值得他多花几分钟。

她低头看着手里的对接函,刚才的期待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一点点冷却下来,连怀里的文件都变得冰凉。

她想起大学时导师说的话:“只有你足够重要,你的努力才会被看见。”

难道自己的努力,永远都这么微不足道吗?

“苏小姐,您没事吧?”

前台小姑娘走过来,小心翼翼地问,声音很轻,生怕打破这过分的安静。

“没事。”

苏晚勉强笑了笑,嘴角的弧度有些僵硬,“能帮我联系一下小林吗?”

小林是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很热情。

她的工位在技术部角落,桌上摆着一个粉色的保温杯,是这片冷灰色里唯一的亮色。

她拿着厚厚的系统说明书,耐心地跟苏晚讲解测试流程:“系统需要您提供详细的用户画像数据,还有推广内容的样本,我们会录入系统,然后根据数据生成投放方案。

数据反馈的话,实时的,您随时能在后台查看。”

苏晚认真地记着,时不时提出疑问,小林都一一解答,粉色保温杯里飘出的淡淡红枣味,像一缕暖阳,慢慢驱散了她心里的寒意。

聊着聊着,她心里的失落渐渐淡了——就算陆时衍不重视,至少小林很认真,只要能把系统用好,项目还是有希望的。

她想起自己做这个项目的初心:不是为了得到谁的认可,而是想真正为年轻人做些有意义的推广,这份初心,不能因为别人的冷漠就放弃。

快到中午时,苏晚拿着整理好的资料准备离开。

路过陆时衍的办公室,她看到门虚掩着,里面传来他和别人打电话的声音,语气比刚才对她时温和些,像冰面融化了一点:“这个漏洞必须今天修复,不然会影响系统测试……对,我下午会盯着。”

办公室里透出暖黄色的灯光,和走廊的冷白色截然不同,原来他也有温和的一面,只是不对她而己。

苏晚脚步顿了顿,心里有些复杂。

她抬头看了看走廊尽头的窗户,玻璃外是灰蒙蒙的天,像蒙了一层雾。

或许,他不是冷漠,只是对不相关的人和事不感兴趣?

她摇了摇头,不再多想,转身走向电梯。

不管怎样,这个对接机会她不能放弃,就算只能靠自己,也要把项目做好。

就像高中时,她明明是文科生,却凭着一股劲学会了用数据分析软件,最后拿到了竞赛奖项,只要坚持,总会有希望。

电梯门关上,数字从 18往上跳,像在一点点爬升。

苏晚看着自己映在电梯门上的影子,深吸了一口气,暖黄色的电梯灯光照在她脸上,让她紧绷的表情柔和了些。

她拿出手机,给李姐发了条消息:“对接顺利,小林很配合,下周就能提交用户数据。”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来,像一颗小小的星星,她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或许,事情并没有她想的那么难。

电梯门打开,品牌部的咖啡香再次扑面而来,暖金色的阳光裹着同事们的笑声,瞬间把她包围,刚才在技术部的冷意,好像都被这股暖意融化了。

她握紧手里的资料,心里重新燃起了斗志:不管前方有多少困难,她都要把“新锐品牌推广”项目做好,让所有人看到,边缘项目也能发光。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