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查乡长方墨觉得今晚的颠簸没有尽头。破旧的桑塔纳在盘山公路上一跳一跳,
像要把他的五脏六腑都抖出来。车窗外是化不开的浓黑,偶尔掠过一两盏野火似的尾灯,
反而把荒山野岭衬得更加孤寂。他摁下车窗,想透口气,
扑进来的却是潮冷裹着泥土味的夜雾。“查乡长喝高了,您别往心里去。
”干部科的小吴又一次凑过来,酒气热烘烘喷在他耳后。方墨只微微颔首,目光仍盯在窗外,
一言不发。作为县委组织部分管干部的副部长,他已经很多年没受过这样的当众奚落。
半小时前,黄沙乡政府的食堂里,查存山半眯着眼,把酒杯举到他鼻尖前,
声音大得足以让两桌人同时屏息:“方部长最讲原则!我查存山服!——人选早定了,
我愣是一个字没抠出来!”笑声像潮水,瞬间淹没了他。那笑声里,有看热闹的,
有幸灾乐祸的,也有人暗暗为他捏一把汗。谁都看得出来,查乡长哪是真醉,
分明是借酒发难。而方墨半年前那句“听安排吧”,成了对方今晚最好的靶子。
只有方墨自己心里明白,这根刺,是两年多前那通电话种下的。那时正值乡镇换届前夕,
人事安排基本已经确定,只等县委常委会最终敲定。查存山当时还是乡镇党委副书记,
电话直接打到方墨办公室,开门见山:“方部长,我,查存山!我的去向定了没?
安排哪个乡镇了,给兄弟透个风!”方墨当时正忙得焦头烂额。
他知道查存山已被安排到黄沙乡任乡长,但这个敏感阶段还不方便透露,
便公式化地回了一句:“听安排吧!”“咔哧”一声,电话被那头粗暴地挂断了。
方墨当时并没往心里去。那段时间他的电话就没停过,不是打听自己的安排,
就是替别人探听消息。起初他还耐心解释:“名单还没最终确定,
要综合考虑民意、政绩、干部自身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经历和资历等多方面因素,
领导需要全面考量,请再等等。”几天下来,再好的性子也磨没了,
最后统统以“听安排吧”打发。说者无心,听者却未必无意。大多数人碍于情面,
或者顾忌他这个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位置敏感,将来可能还有求于他,
心里不快也都忍了下来。正因如此,平时大家见到方墨都客客气气、恭恭敬敬,
即便是同级别的干部,也自觉矮了半分。但查存山显然不在此列。这次到黄沙乡调研,
从见面开始,查乡长就面笑肉不笑,显得过分正式和客气。饭桌上更是借着酒劲,
明褒实贬”的戏码——方部长大公无私、坚守原则、保密意识强……句句都是高大上的恭维,
但在官场待久了的人都听得出来,这话里带刺,扎得人生疼。圈内人都明白,关系好的,
除了一轮轮地敬酒,就是交头接耳说悄悄话。越是客气周到,越是意味着疏远。
而话中有话、绵里藏针,那就是直接给人脸色看了。方墨一肚子火却发作不得。
查存山满嘴都是冠冕堂皇的恭维话,挑不出一句错处!这一路,他觉得车子颠簸得特别厉害,
仿佛从来没有走过这么难走的路。回到县城已是深夜。
方墨骑上那辆结婚时妻子家陪嫁的摩托车,缓缓驶出县委大院。街道空旷寂静,
只有路灯拉长他孤单的身影。第二章 钱部长第二天刚到办公室,手机就响了。
新买的智能手机,***清脆悦耳,是团委书记孙霞打来的。“方部长,听说了吗?
你们的新部长人选定了,听说是隔壁县的一个乡镇党委书记提拔来的,姓钱。”“哦?
哪来的小道消息,我这里还没接到通知呢。”方墨半信半疑。
自从林部长提拔为县委副书记后,一直兼任组织部长快半年了,早听说要来一位新部长。
只是,这些小道消息,往往是他这个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最后一个知道。“消息错不了,
是市委组织部那边传出来的。还听说……这个钱部长跟你们单位的权副部长是同学呢!
以前关系特别好。”孙霞似在提示着什么。权副部长和方墨是同一年提拔的副部长,
但年龄大了七八岁,属于大器晚成型,分管干部培训和人才工作,在组织部里不算热门分工。
方墨心里咯噔一下,不知如何接话。孙霞是省委组织部选调生,三十出头已经是正科级实职,
岗位显要,属于县里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她多次要求下乡锻炼都没去成,
平时和方墨关系不错,二人无话不谈,从不顾忌。“你自己心里可得有个数,你这个位置,
可是多少人眼巴巴瞅着呢!”孙霞最后又嘱咐了一句,挂了电话。方墨放下手机,陷入沉思。
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这个位置,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干部工作牵一发动全身,
每个决定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政治生命。这些年来,他恪守原则,谨言慎行,
但还是难免得罪人。一周后,孙霞的话应验了。部里接到正式通知,钱部长前来就任。
见面会上,新部长给方墨的第一印象非常好。态度和蔼可亲,总是笑眯眯的,
听汇报时从不打断,只是一个劲儿地作记录。随后新部长开始密集调研,方墨陪同了几次。
钱部长问得特别多,发表意见很少,老是说:“我不懂,你们是行家,多向你们学习!
”两个月过去,方墨感觉工作轻松了不少。这位钱部长很是宽松,
不像以前的林部长雷厉风行,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整天紧张兮兮,压力巨大。
但方墨依然小心翼翼。人事工作牵涉各方利益,来不得半点马虎。
他早已养成了谨小慎微的职业习惯。尽管如此,问题还是出现了。
有个乡镇的镇长通过公开选拔去了市直部门任职,再加上其余乡镇有一些空缺岗位需要补缺,
个别调整提上日程。这天,钱部长把他叫到办公室:“小方啊,乡镇空缺的岗位需要补上,
你做个方案出来。”方墨立即找来干部科长。干部调整对二人来说轻车熟路,三下五除二,
很快方案就出来了。钱部长看了很满意:“好的,就按这个方案,抓紧开始投票推荐、座谈,
形成初步人选。”让方墨意外的是,钱部长突然加快了工作节奏。尽管他有些不适应,
但毕竟业务熟练,以及跟随林部长多年养成的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很快带领干部科按程序推进,推荐人选都确定了。前前后后忙活了一个多月,
一张拟提拔和新任职干部名单放在了钱部长的办公桌上。钱部长拿起来看了看,
面无表情:“那行,我先向县委书记办公会汇报,你做好召开县委常委会的材料准备吧。
”方墨等待钱部长反馈最终名单,但一直没接到电话。两天后的下午临下班时,
突然接到部长电话:“小方啊,明天一早九点召开常委会,
你可以准备汇报材料和干部调整方案了。”“部长,那些人选定下来了吗?名单变没变?
”方墨小心翼翼地问。“原名单不变!”钱部长说完就挂了电话。方墨长舒一口气。
他早就让干部科把材料准备好了,名单则是亲自制作。干部调整需要严格保密,
他把知情范围缩到最小,连干部科长也没让全部知晓。不用加班了,方墨一身轻松。
刚想回家,就接到孙霞电话:“方部长,这次我的事儿定了吗?
”方墨本想还是那句“听安排吧”,但忽然记起查存山的事儿,
又考虑自己跟孙霞的私人关系,便动摇了:“你的事儿这次解决了,听好消息吧!
”“谢谢方部长了,改天请你吃饭!”方墨似乎能看到电话那端欢喜的笑脸。第二天一早,
方墨还没起床,就接到钱部长电话:“小方啊,叫着干部科长八点前到我办公室!
”方墨带着干部科长火急火燎地赶到部长办公室,
刚进门就听部长催促:“任职名单有些变化,抓紧时间调整一下,半小时后召开部长办公会。
”方墨拿过名单,见上面密密麻麻修改了很多。当看到唯一一名镇长人选时,
脑子嗡的一声——“孙霞”的名字被重重圈掉,换了另一个人。时间紧迫,
他带着干部科长匆忙修改,刚好赶上部长办公会,随后又跟着去了县委常委会会场。
会议刚散,孙霞的电话就打了过来:“你咋搞的,不说就算了,还编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