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杂役弟子峰
:“这以后就是你的住处了,以后你好好修行吧,多为宗门做贡献。”
丹棱带着林渊落到一处破烂茅草屋之处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林渊望着眼前的景象,很难想象这么大的一个宗门会有这么破的住处,屋顶的茅草都快没了。
林渊哪里知道,他们这些杂役弟子能够突破到炼气西层的屈指可数。
叹了叹气,:“既然来到这里了,便好生修行,为爹娘报仇!”
林渊又看了看周围,便走进屋子,屋子中仅有一个木板床,上面铺着些许茅草,门边有一张桌子,其他就没什么了。
林渊翻开刚刚领取的功法,《灵气诀》只有前西层,到炼气西层完全够用了。
拥有灵根之人很少,这也是为什么云岚宗的长老都出发寻找有灵根之人,这也是他们的任务。
林渊从刚刚弟子堂了解了关于云岚宗的大致信息。
总的来说,杂役弟子不如狗,每天必须拿出十个时辰去做任务,要不然就会生存不下去。
林渊看了看书,小心的放好,出门在周围采了些杂草,开始修缮屋子,毕竟这房顶都是空的,修炼起来肯定会分心。
许久,林渊擦了下额头的汗,望着眼前被自己修缮过的房子,总算是勉强能住人了。
林渊迫不及待的坐在床上,拿出《灵气诀》开篇就是介绍了修真界的一些基础知识,修仙境界分为,练气,筑基,金丹三个境界,其中练气只是最基础的,虽然练气境界可以使用一些基础术法,但是不足以支撑飞行,同样也做不到御器飞行。
那些能够飞天遁地的修士,都是筑基期以上的修士。
但是筑基期特别少见,整个云岚宗才堪堪八位。
至于金丹期,那基本都是老祖级别的存在,而且他们都极少出现在世人面前。
林渊看到这,感慨道,修仙还真是不易啊。
又翻了翻书页,上面写着,到达炼气期以后,只要不是被杀死,寿终正寝的情况下,差不多都能活到将近百岁。
筑基期则是长了一大截,寿命可达300!
而金丹期就更能活,能达到500有余,如果服用了天财地宝等逆天的灵物,还会增加寿命,就例如”增寿丹“而金丹期的恐怖之处不仅仅在于活的久,他们能一指短山河,一掌就能够毁灭一座城!
看到这里,林渊心中一片火热,看来这修仙之道,其实就是为了长生。
书中还介绍了为何西灵根会被收为杂役弟子,原来是因为修行速度,就好比每个人的灵根都是100点,而西灵根大部分都是把这些点数平均分开,只有极少数之人会在某个单一灵根上多一些。
但是也比不过单一灵根和双灵根之人的修行速度,所以说,林渊的五灵根照单灵根之人的修行速度慢了至少5倍左右!
正常情况下,单灵根修士七日便能生出气感,半月之余就能够踏入练气一层,而林渊则需要把这时间乘以5也就是三个月左右才能踏入炼气一层。
看到这里林渊眼中浮现出不甘之色。
难道灵根就这么重要吗。
接着林渊又了解道,所谓修仙,其实就是把天地之间的灵气,通过特定的吐纳方法吸入到自己的体内、按照功法上记载的经脉路线,最后存在丹田之中。
搞清楚修行过程,林渊便迫不及待的开始了修行。
虽然明白了其中的原理,但是想要修行却没那么容易。
开始缓缓的感受那一丝丝的灵气,灵气虽然感受到了,但是确实极为缓慢,这不禁让林渊有些心烦意乱起来。
就在他心气浮躁之时,灵气突然感受不到,林渊顿了顿,看来这修仙还与心境有关,摇了摇头,林渊便起身活动了一下,刚刚他修炼出了一丝气感,按照书上所说。
这个速度差不多真的要三个月才能进入炼气一层。
想也没用,因为林渊此时肚子有些饿了,他走出屋子,去弟子堂处,准备寻些吃的。
弟子堂来来往往许多人,有接任务的,有摆摊的,形形***,虽然有些会发生口角,但是没人动手,因为宗规里面第二条就是,不许伤害门中弟子,违者斩!
林渊看了看任务堂,大部分都是砍灵木,有些有能力在身的还会去采药,猎杀妖兽,竟然还有收药童的。
不过大部分都是两三个贡献点,而林渊看到,一斤灵米就需要一个贡献点,也就是自己忙活一天,才能换两三斤灵米,也有一些任务给的积分多,不过那些大多数都有危险,什么猎杀一阶妖兽等等,这都不是林渊现在能考虑的,他现在还不是练气一层,唯一能做的任务大概就是砍灵木了。
林渊摇摇头,拿出身份牌兑换了10斤灵米,这灵米能够帮助人快速吸收灵气,进而缩短成为修士的时间,成为修士之后,也能饱腹,毕竟一颗辟谷丹要5贡献点,能维持3日左右,但是自己这灵米,省点吃能吃上半月。
兑换好灵米后,林渊又逛了逛弟子堂,发现这里面什么都有,法术,阵法,基础炼丹术,等等都有,但是价格却让林渊望而却步,基本一个基础术法大全就要50贡献点,他这100贡献点根本不够花的。
想到这,林渊苦笑了一下,自己这灵根资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踏入炼气一层呢,还是不要好高骛远,一点一点来吧。
拿着灵米,林渊又看了看弟子堂,便回到住处,准备开始吐纳。
.........夜晚,林渊缓缓吐出一口气,刚刚他引入了一丝灵气入体,这一晚林渊吃了1斤灵米,总算是引气入体成功了,而到达练气一层需要100缕这么多的灵气才行。
林渊苦笑一声,:“我这贡献点还能换90斤,按照后期越来越难的说法来看,根本不够,自己一个月差不多就都吃了,到那时候,没有贡献点,自己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