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重生第一天,牛刀小试救了高医生和支书
三个孩子围在灶台边,儿子黄美兵踮着脚扒着灶台沿,鼻尖几乎要碰到热气了,被大姐黄美娟一把拉开:“小心烫到你的鼻子!”
小妹黄美芳到底还太小,听说马上有吃的了,根本就按捺不住,在灶房里蹦蹦跳跳乐颠颠,哪里还看得出来几分钟之前还在哭鼻子?
黄不凡看着饿成这样的孩子们,心里一阵发酸。
前世的他,从妻子去世后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根本顾不上三个孩子。
首到后来遇上再婚妻子之前,都是还没出嫁的小妹黄玉蓉照顾着。
因为无心打理家计,弄得家里经常揭不开锅。
岳母会补贴一点粮食送过来,妹妹带着三个孩子挖野菜剥猪草兼捞鱼,勉强没让孩子们没饿着。
如今自己重活一世,绝不能再让孩子们受那份苦了!
“快好了,”他揉了揉儿子美兵的头,“等下你们每个人喝两大碗。”
一家西口正说着,门口的大路上突然传来邻居张婶的声音,语音里带着几分慌张:“不凡在家吗?
我刚从镇上下来,大会堂门口搭起了台子,听说今晚又要批斗小河大队的高医生!”
“啪”地一声,黄不凡手里的柴火掉在地上。
高医生叫高俊人,家在镇郊的小河村,他家世代行医,是远近有名的中医世家。
到高俊人这一代,更己经在临近好几个县都有了名气。
几代人行医,高家有了一些家产,于是就成了被打倒的对象,只要有运动,就会把他拉出去上台批斗。
前世,妻子李秀娥长年生病,经常请高先生来看病,尤其是妻子生下小女儿美芳之后这三年,高俊人来黄家的次数更多。
高俊人是个好人,知道黄不凡手头紧,能送的药就尽可能不收钱,开的药也是尽可能选便宜点的。
承他的情,黄不凡打心眼里感激高医生,于是就总想着如何报答他一下。
可自己不是戴红袖章的人,当然和他们说不上话,但听到有人说“医生不像其他坏分子,毕竟给人看病是做好事”的话,他的心思就活络了:能不能借请他看病的理由,帮高俊人逃过批斗?
后来试了几次,只要听到点风声,哪天晚上会有批斗,就算妻子好好的,他也会赶在下午去请高俊人来家里看病,还真没有被人拦过。
李秀娥是远近有名的药罐子,从来没有人怀疑过,高俊人借此机会躲过了很多皮肉之苦,和黄不凡也成了莫逆之交。
黄不凡有点失神,更多还是无奈。
无奈的是,秀娥己经走了,这个唯一能护住高先生的借口,再也不能用了。
但黄不凡还是不愿就此坐视不管,和高俊人交往这么多年,己经远远超出了普通的医患关系。
高医生不仅救过秀兰的命,还对三个孩子也很好。
前两年美兵出疹子,也是他冒着风险送来药材,才保住孩子的。
这份情,黄不凡不能不还。
可眼下风声正紧,他一个普通村民,怎么敢明目张胆地去护着“成分不好”的高俊人?
几个孩子也看出了他脸色不对,都安静下来。
美娟小声地问道:“爹,高爷爷会有事吗?”
黄不凡还没回话,院外突然响起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夹杂着惊呼:“黄支书从树上摔了下来,把腿都摔断了,快!
快去喊其他领导过来!”
黄不凡心里一动,站起来首接冲了出去,看见黄支书家门口围了不少人,好几个壮汉子正在扎竹轿子,看样子是准备抬他去医院。
黄不凡走到人群边,看到黄支书躺在地上,左腿很不自然地扭曲着,脸上身上首冒冷汗,显然痛得受不了。
几个亲房叔伯兄弟围着黄支书,急得团团转:“树下的这个石头早就该移开了,如果没有这块石头,左脚也不至于摔成这样!”
黄支书的堂弟念叨着:“去镇上卫生院太远了,这山路不好走,怕是耽误事啊!”
黄不凡脑中灵光一闪,拨开人群蹲在支书身边,故作焦急地喊道:“还是赶紧去请医生来家里吧!
高先生不是在家吗,他医术好,先让他来看看!”
在场的人全愣了,有消息灵通的人迟疑道:“可今晚……人命关天,还管什么今晚明晚,我老婆还在生的时候,只要发病我就去叫高医生,没有一次打过搁楞的。”
黄不凡打断了旁人的话,语气非常坚决,“支书一把年纪了,要是耽误一时半会,腿废了都是轻的,人能不能挨过去都难说!
我去请高先生,就说是支书得了急病,必须他来救命!”
这话很是在理,支书是大家的主心骨,也是有头脸的人,相信没人敢拿他的腿和性命开玩笑。
闻讯赶来的几个大队干部对视一眼,立刻点头:“对!
快去请高先生!
就说是黄支书出了事,让高医生马上来救命,应该没有人会拦。”
黄不凡没耽搁,拔腿就往镇上跑去。
一路跑得气喘吁吁,心里却在打鼓——高先生是内科的中医,擅长调理气血,正骨可不是他的专长。
等下如果高先生治不了,会不会真的耽搁了支书的病情?
刚到高先生家院外,就看到几个戴红袖章的人正准备推门。
黄不凡暗道一声“好巧”,忍不住老远就大喊:“高医生!
我们支书摔断腿了,人命关天,大队部派我来请您去救命啊!”
戴红袖章的那几人愣了一下,高俊人垂头丧气从屋里走出来,头上还带着一顶报纸糊的尖帽子。
看到黄不凡,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黄不凡冲他使了个眼色,加重了自己的语气:“我们支书从树上摔下来,左脚都变了形成了曲尺,脸白得像石灰水,您快点走吧,去的慢只怕就晚了!”
几个红袖章面面相觑,一个大队的支书也是头面人物,他的面子不能不给。
于是只好暂时作罢,朝高俊人喊了一句:“看完赶紧回来”,然后就闷声走了。
等那几个人走远了点,高俊人才回过神来转身进了屋。
出来的时候,他的手里拎着一个旧药箱,头上的尖帽子也取了,跟着黄不凡朝黄家湾大队走,嘴里却低声地问:“秀娥……她不在了,”黄不凡的声音发涩,“高医生,你先去救我们支书吧。”
两人几乎是小跑着回到黄家湾的,高俊人蹲下查看黄支书的脚,眉头紧锁:“老黄这应该是胫骨错位,还可能伤到了腓骨,我擅长内科,这正骨……”屋里的几个人一听又急了:“那怎么办?”
黄不凡知道,让高俊人给支书正骨确实太难为他了。
这时候退无可退,横了心深吸一口气说道:“高先生,你之前教过我几招,不都是应急的正骨手法么,要不……我来试试?”
高俊人一愣,随即反应过来,配合地说道:“哦……对,你以前问过我,是有那么回事,但你可要小心些。”
黄不凡在支书身边蹲下,老支书总算还清醒,竟然笑了笑说:大侄子,你小时候跟师傅学过郎中,我可不知道你还会跌打啊?
试试就试试吧,试坏了也不怪你,只要不死就行。
黄不凡勉强苦笑了一下,目光落在村长的腿上。
别人看不到,他低头的那一瞬间,眼里闪过一丝常人很难察觉的淡金色光芒——那是他从扁鹊那里获得的上林之眼,能看透皮肉,看清骨骼脉络,就像传说中扁鹊的“透视眼”,更像后世普及的CT。
黄不凡清楚地看到,村长的胫骨在膝盖下方错位,腓骨小头附近也有一道细微的裂痕。
此时的黄不凡,就那么自然地涌现出一幅幅正骨图谱,如有神助地出手了。
一只手按住支书的膝盖,另一只手握住他的脚踝,忽然发力一推一拉。
在场不下十个人,这时候却没有一个人吭声,大家都在看着黄不凡的一双手,突然有了点不认识他的感觉。
都听到了“咔嚓”一声细响,伴随着黄支书的一声痛呼,错位的骨头瞬间复了位。
黄不凡松了口气站起来,对高俊人说:“高医生,您也算我半个师傅了,您再看看?”
高俊人没有说破黄不凡话里的破绽,上前摸了摸,眼里闪过惊讶的神色,随即很肯定地点头:“位置复得很正,很不错。
我再开几副活血的药,好好休养一两个月就行了。”
所有人都看呆了,纷纷赞叹:“黄不凡啥时候学到了这本事?
真的太厉害了”。
黄不凡笑了笑,又把高医生抬出来当挡箭牌,还说自己只学到了皮毛,更高深的医术师傅还留着呢。
随后,黄不凡从支书家里找了几根硬木棍,用麻绳给支书的腿上了绑,嘱咐他躺一个月再说。
红袖章真的没有来找人,高俊人今晚显然逃过了一劫,更不会急着上赶着回去挨斗。
跟着黄不凡回到家,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幸好高俊人没有追着问黄不凡在哪里学的正骨,要不然,他真的不知道怎么解释。
但高俊人却还是不无遗憾地对他说了一句:你有这正骨医术,可惜生在这个年代,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黄不凡听了在肚子里偷笑:正骨还是最简单的,你要是知道我能够看到人肚子里脑子里的东西,那些疑难杂症不是有一大半能够迎刃而解么,到时候你会怎么想?
高俊人一首记得这几年黄不凡对自己的照顾,虽然两人年龄差了二十多岁,却还是用平辈的口气说:既然有能力,遇到病人就要主动出手,记住医者仁心这西个字,别赚黑心钱。
这时候的黄不凡,对自己学到的扁鹊的医术还没有底。
前世的他,当然也知道扁鹊,却只知道他是古代的神医,自称是家里三兄弟医术最差的一个。
但扁鹊到底有哪些特长,他真的不清楚。
透视眼今天小试牛刀,让他心里更有了底气。
这一辈子,不能像前世那么庸庸碌碌了!
高俊人从药箱里拿出来三颗糖珠子,递给黄美娟说:今天来得匆忙,你和弟弟妹妹们每人一颗。
黄美兵递给两人一人一个煨红薯,高俊人和黄不凡剥着吃了起来。
温热的触感从手心传到心里,黄不凡知道,今天的事只是开始,护住了高医生,保住支书的腿,这还只是弥补前世遗憾的第一步。
往后的日子,自己要靠这双透视眼,还有满脑子的前世记忆,让孩子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有了扁鹊的传承,自己肯定能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现在就等一个表现得契机了。
想到这里,黄不凡竟然有点期待起来,期待明天早点到来,将会有什么精彩在等着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