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这一波,稳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次日上午10点,溪川县莲花小镇概念性规划方案竞标会在政府大楼的六楼会议室如期举行。

分管旅游的陈副县长、县旅游局张局长,县里各部门和各镇(乡)领导,以及从省里几所高校请来的旅游规划专家悉数到场。

参与竞标的都是业内有名的公司,最有希望中标的有三家公司:远方文旅、爱旅游规划设计和山河之翼。

“远方”的方案很有高度,是从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层面来设计莲花小镇的远景蓝图,对于莲花小镇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做了大量文章。

而“爱旅游”拥有业内顶级的渠道资源,并借鉴了大量国内外同类项目的成功案例。

他们的亮点是内容全面,调查详实,并有背后雄厚的渠道资源作为支撑。

“山河之翼”是最后一家汇报,叶心站到台上,助理晓雪己经将笔记本电脑与会议室内的投影仪相连接,打开了ppt。

整整一晚没有睡好,让叶心有些憔悴,幸好她天然有种沉静而温婉的气质,短短几句开场白便让整个会场迅速安静下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刚才几家公司都做了十分精彩的汇报。

在我方开始方案汇报前,我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一个旅游目的地,究竟靠什么吸引和留住游客?

游客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莲花小镇相比其他旅游小镇的独特性、稀缺性,又体现在哪儿?

众所周知,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今天,物质己经极大的丰富,旅游也由观光游、休闲度假游向深度沉浸式体验游转变,今天的游客更加注重旅游的品质感和体验性。”

叶心稍微停顿了一会,她有双深邃而迷人的眼睛,像一面波光潋滟的湖水。

“有人说,旅游就是从自己待腻了的地方去别人待腻了的地方住上几天。

这句话其实首白地说出了旅游的价值本质,那就是我们希望通过旅游消解生活的庸常感,希望在一个新鲜的、有趣的、温暖的地方重新挖掘生活的意义,感觉自我的存在。”

“今天这个时代,我们的眼睛、我们的感官,每天都在被琳琅满目、光怪陆离的各种声色所***,但这些***所带来的吸引是短暂的、虚浮的、缺少可持续性的。

一个旅游目的地如果想要有长久的生命力,而不是只满足于做昙花一现的网红打卡点,就必须给游客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比如心灵的宁静,情感的慰藉,对内在自我新的探索和发现……”“有哲学家说现代人走得太快了,脚步要等一等灵魂。

我希望莲花小镇就是这样一个让脚步跟上灵魂的地方,就是这样一个可以消解生活的庸常与无聊,让身心自由地浸在春水和阳光里的地方。

莲花是什么?

在古代,莲花是花中君子,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代表;而在今天,莲花完全可以成为一种清净、素雅、淡泊、美好的生活方式的意象和载体。”

“基于此,我们的规划将依托莲花小镇的现有资源禀赋,把其打造成一个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原乡慢谷,一个可以自由安放心灵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可以放慢脚步,舒展身心,吃原生态美食,喝纯净山泉水;住特色民宿,享温泉度假;赏花听曲,礼佛参禅;回归大地耕心,品味原乡风物,感受书香莲韵,遇见美好‘莲’华……”“稳了!”

肖全心中暗暗叫好。

叶心硕士毕业以后就在这里工作,是他一手培养的项目经理。

如果不是儿子得自闭症这件事耗费了叶心大量精力,她本可以在事业上有更大的作为。

会场空前安静,所有人都沉浸在叶心的精彩讲述之中。

接下来,叶心从宏观背景、交通区位、资源禀赋、项目定位、产品创意、市场营销、投资回报和落地执行八个具体方面对莲花小镇的规划建设进行了详尽论述。

待最后一页ppt展示完毕,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省里高校的几位专家也向叶心投来赞许的目光。

“叶总,您的方案非常好。

但是我有个问题!”

分管旅游的陈副县长开口道。

作为本次评审会的主要负责领导,陈副县长的表态至关重要。

“您请说。”

叶心微微一笑。

陈副县长拿起保温杯喝了口水,缓缓道:“叶总,您的创意非常好,我也很认可。

但文旅是个投资回报周期很长的赛道,比如省城潭州的官窑古镇,投资了上百亿,建成后游客却少得可怜,收回成本更是遥遥无期。

所以,我想知道你们团队怎么确保方案中的创意能够真正落地并产生收益,怎么确保莲花小镇能成为一个真正给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正回馈的项目?”

叶心点点头。

陈副县长说的正中旅游规划领域的行业痛点,不仅是官窑小镇,国内有成百上千个小镇,规划与建设阶段投入了大量资金与时间,但建成后却游客寥寥,一派萧条景象,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浪费了大量国家资源。

如黔城某县耗资巨大建的“水司楼”,成了烂尾楼不说,还背负巨债,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不好的舆论影响。

“所以,我们要做活的小镇。”

叶心一字一句清晰地说。

“活的小镇?”

“是的,活的小镇!

我们要做的不是建设一个仿古小镇,一味仿古是没有生命力的。

要使莲花小镇真正为当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正反馈,我们就必须走一条全新的道路,建设像泥土、藕节、莲花与池塘那样和谐共生、互助互惠的系统空间。

在这样的空间里,当地人依然保持着惯常的生活方式,并可通过非遗展示、npc角色扮演、农产品销售、文创产品设计和售卖等方式参与到小镇的建设和运营中来,真正享受到小镇发展带来的收益;而游客则在进入小镇的那一刻起,便通过各种旅游产品润物无声的引导,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场景之中,实现全方位沉浸式体验。”

“小镇不刻意强调地域文化的主体色彩,但文化却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浸染到小镇的每个角落与每处细节之中,游客走到哪里,都会被这样的文化气息所感染和吸引,并成为整个小镇的有机组成,而他们的游览体验过程本身就是一幕幕美妙的风景。

另外,在落地层面,我们建议尽可能保持现有的山水肌理和建筑格局,不搞大规模的建设,轻投资,重运营;轻造景,重体验;轻营销,重服务……”“说得好!”

台下的领导与专家频频点头。

接下来,叶心又一一对各部门、各乡镇负责人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回复。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