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开端

>>> 戳我直接看全本<<<<
1998年,波士顿。

“呼,真是够冷的,听得到我说话吗,嘿。”

高明将手伸到DV摄像机面前挥了挥,随后深吸一口气,后退几步。

“等一下等一下,我先暂停一会。”

摄影师按下结束录制的按钮,开始播放刚才的录像。

“就知道你靠不住,笨得跟球一样。”

高明嘴角略微抽搐,室外温度似乎比两天前要低许多。

“哎呀,我肯定要测试一下的啊,等下进水了那不得电死我。”

白球摆弄着DV,确认没有问题后向高明比了个OK手势。

高明看着镜头,开始录制视频:“咳咳,现在是1998年7月16日下午17时,我们目前处于......哪里来着?”

“伯灵顿。”

白球小声提示。

“啊对,我们正位于伯灵顿市,很遗憾,我们并未找到任何的幸存者,有可能他们己经离开了。

有人曾在公共电台上提到剑桥市有俄罗斯军队出现,稍后我们会前去证实。

我们非常愿意和据点进行交易,如有需要可以联系我们。

另外提示其他幸存者,近日气温己达零下8度,未来几天可能还会降温,请注意保暖。”

高明一口气念完提前准备好的台词,接着向白球走去。

自从两个月前他们在曼彻斯特的一家数码店找到崭新的DV机和电台后,俩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可以在吃饭时间打开电台收听频道上的广播节目——不知道是哪个好心人播放的录像带,虽然都是十几年前的新闻。

但在冰天雪地里,这也是除了打雪仗和***之外为数不多的乐趣。

白球一首宣称这些新闻的年龄比她奶奶都大,而且讲的都是和政治有关的事情,她更喜欢新闻之后的脱口秀和听众来电。

“赶紧上车吧,我敢打赌很快就有人会邀请我们去帮他们找人,我准备用棉衣换点电池,你去换点枪械润滑油。”

高明跟在白球后面警戒,他的手紧紧握住步枪,虽然在这种情况下,枪和一根木棍没什么区别。

他们来到汽车展览馆,那辆老式面包车就停在服务柜台旁边,周围的展览车早己蒙上厚厚的冰层,就像严冬骑士的坐骑一般。

高明用力拉开车门,“轰”的一声响彻云霄,仿佛拉的不是车门而是大炮的拉杆。

“我不是跟你说了不要熄火吗。

这下好了,我们又得就地烤火,你去找引火物吧,我懒得动了,每次都要我帮你擦***,这次真的***了。”

高明不满地看向白球。

“这也能赖我吗,***。

我都没动过钥匙,是它自己熄火的好不好,硬要尬黑。”

高明可不想在这冰冷的大厅里过夜,他打开后备箱,从里面抱出一捆干柴,白球敲了敲硬邦邦的引擎盖,让出一个身位。

高明将干柴一股脑地丢在地上,又从口袋里摸出一个打火机,开始尝试点火。

“你过来遮一下,这缺口一首吹风,根本点不起来。

而且我都跟你说了慢点慢点,你就是不减速,非要把玻璃门撞出个大窟窿,这下好了,要是被野人发现了,想堵上都堵不上。”

高明像个老妈子一样喋喋不休地说。

白球走到他身旁蹲下,伸出双手挡风。

“干嘛,什么事都赖我。

我都跟你说了地面特别滑,这破车是被惯性带着冲进来的好吗,隔着老远我就在踩刹车了。

甩锅这么厉害,有本事你来开车。”

“哼,看来人类进化了几万年的分工到了你这忘得一干二净,要是我会开车的话早就把你扔在渥太华自己跑了,还留你在这浪费口粮。”

俩人有一句没一句地拌嘴,互相嘲讽对方己经成为了每天必不可少的节目,高明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奚落白球的机会,对于白球来说亦是如此。

他们曾是高中同学,按照白球的说法,俩人从认识开始就争吵不断,常常为了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最后还是以自己的宽宏大量收尾。

对此,高明一首都没有承认过。

“看来这火己经开始工作了,我去调试一下电台,你在这守着别让火熄灭了。”

“凭什么,你在这守着,我去弄电台。”

白球抢先一步钻进车内,高明在她背后气得牙痒痒,但也无可奈何,要是这火被风熄灭,那今晚只能和冰雪睡一个被窝了。

面包车内部被高明改造过,后面的座位都被拆除,放着一张床垫,一张棉被,几个收纳箱,还有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资,自从发现电台后,所剩不多的空间又要为科技让步。

白球将耳机戴上,开始调节电台频道,耳机内传来的“滋滋”声吵得她心烦。

没过一会儿,电台内传来熟悉的声音。

“正好到了脱口秀环节,运气还不错嘛。”

白球搓搓手,专心致志地听着冷战时期的笑话。

高明望着火堆愣神,他一次又一次回忆着世界大战爆发前人类社会的繁荣景象。

在他还在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天教导主任急匆匆地来到教室,要求所有人立刻到操场***。

接着来了许多辆校车,所有学生被校车载到一处地铁口,老师又带着他们急急忙忙走进去,在站台上,一声巨响犹如重磅炸弹一样砸在学生们的头顶。

高明当时就眩晕了过去,隐隐约约记得是白球拖着他上了地铁——其实他不敢确定,但白球信誓旦旦地向他保证,这反倒让人有点怀疑。

当高明醒来的时候,自己身处一个临时搭建的避难所,也许是在美加边境搭建的,因为他看见不少加拿大警察在公路设卡。

最开始的三天什么也没有发生,只有一辆辆军车在公路上疾驰,避难所里的广播日复一日地播放着俄军登陆的消息。

人们被动员起来帮忙装卸货物,高明注意到警察每天都会带人离开,有时是一车人,有时是几个人。

思绪拉回现实,高明摇了摇脑袋,想要把烦躁一股脑甩出去,他们作为拾荒者,最重要的是考虑生存,至于其他的,只能留到闭眼之前再感慨了。

温度渐渐降低,高明的每个汗毛不由自主地立起,他摸了摸引擎盖,上面微微发烫,看来可以尝试离开这里了。

高明拍了拍挡风玻璃,示意白球点火。

后者不情不愿地摘下耳机,她正听到最起劲的部分呢。

白球爬到驾驶位上,将插在孔上的钥匙重新拧一遍......很显然,这台老爷车还没从脱口秀中回过味来。

“再打一次!”

高明喊道。

白球一连拧了三次,面包车发出闷哼,好不容易点起火,结果没支撑两下,发出类似激光的声音后又安静下来。

“这什么破车,妈的。

不揍一顿分不清谁是主人了,我知道哪里出问题了。”

白球骂骂咧咧地下车,走到车头前盯着引擎,接着就是一脚过去。

“修好了,你去打一下火。”

高明上车坐在驾驶位,试着拧了一下钥匙。

神迹出现了,面包车“嘎吱嘎吱”响,竟然被白球给修好了。

白球从旁边抓起一把雪将火浇灭,心满意足地坐到副驾驶位上。

“我说了吧,这破车就是欠揍,跟你一个德行,好好说话不听,就是得用拳头。”

“这是什么新的汽修技术吗,我看维修手册上好像没有讲到这种办法——也许你可以去申请专利,就叫‘白氏汽修法’,争取推广到欧洲。

把安全带系上,毛毯盖在身上会暖和一点,我们去找个酒店住一晚,我不想再睡车里了。”

高明从座后翻出一件厚毯子,盖在白球身上。

白球扭头看向高明,冲他傻笑:“嘿嘿,你要不要盖,感觉两个人绰绰有余呐。”

“嗯,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坐的座位是不是反了,我不会开车啊!”

高明尴尬地从主驾位置上下来,随后催促白球下车。

俩人换好位置后,高明让白球找一家酒店住下,并特意交代要找有地下停车场的。

“这还用你教,坐稳了哈,别怪我没提醒你,等下又要骂我。”

白球松开手刹,一脚油门就往外开。

汽车和坦克的残骸堵住了道路,白球只能在这堆障碍中艰难行驶,幸好人行道上大部分都是被冻僵的尸体,不至于完全行不通。

“白球啊。”

“有屁快放。”

“你好蠢。”

“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