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箭术】入门
……你沉浸于箭术技巧,经过日夜不辍的辛苦习练,你的下盘根基更加牢固,身法与步法之间的配合越发融洽。
你行走于山林险地之间,对于打猎有了更深的感悟,搭箭勾弦的技艺炉火纯青,命中率快速提升。
你意识到身体素质对于箭术的影响同样关键,于是开始锻炼臂力与腰力,可惜未能掌握关要,成效不佳。
……推演完毕,消耗1点川泽之精,箭术(未入门)→(入门)……日复一日的积累化作感悟,涓涓细流一般在林川脑海之中流淌,仿佛亲身经历。
但外界不过是一瞬而己。
“这么厉害?”
林川从床上蹦起,活动了下筋骨,随即从墙上取下旧弓,摆出拉弓射箭的姿势。
本只打算试试水,不料才第一下便首接将弓弦拉了个满月,连林川自己都吓了一跳!
在景朝,九十斤为一石,寻常猎户使用的都是一石弓,再往上的二石弓则将近二百斤,除了那些城里的武者之外,鲜少有人能够驾驭的住。
林川的这把弓是父亲留下来的,同样是一石弓。
换做以往,林川勉强能将这把弓拉成半满的程度,准头力度等方面也因此而受限。
但此时,这把一石弓落在他的手中,却如同孩童玩具一般,开弓勾弦得心应手,完全感觉不到丝毫滞涩之感。
入门级的箭术便可轻易拿捏一石弓,再往后呢?
若是能猎到大一些的猎物,川泽之精是否也会更多?
林川将旧弓放在腿上,难掩激动。
虽说技艺的提升定然是越往后越难,但白猿山横跨千里,背靠南疆,除了野兔山鸡之外,更有着数不尽的深山异兽、奇珍灵药。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习惯夜间活动的猎物,瘴气拦得住其他猎户,却拦不住他。
千里白猿山,或都将成为林川一个人的猎场!
“今晚休养生息,明日便准备上山!”
林川收回心思,钻进硬邦邦的被褥,合衣而眠。
开始了来到这个世界后的第一觉。
……一夜无事发生,眨眼天明。
“布衾多年冷似铁,古人诚不我欺。”
只是睡了一觉,林川心里就多出一个新目标——换一床新被子。
除此之外,家里其它陈设同样简陋。
偏房内有张长桌,紧挨墙壁,上面摆着一副碗筷、一小袋石子以及昨夜那张兔皮,竹制箭筒里头有着五根木箭,与那把一石弓一起挂在墙上。
家里没有铁箭,一支铁箭至少需要一百文,这对如今的林川来说有些奢侈。
至于石子则也是为了打猎之用,这东西随处可见,打磨光滑后配合特制的弹弓,威力不比木箭弱,可惜差就差在稳定力不佳,且射程也十分有限,算不上实用。
米缸水缸以及灶台都在堂屋,林川来到米缸前抄了抄底,随即将挂在墙上的水瓢取下,舀了瓢水后便首接丢进水缸。
来到灶台前生起火,为自己熬了一碗白粥。
身为猎户自然不能顿顿没油水,但眼下也就这个条件,等他将那张兔皮换了钱会好很多。
吃过饭,林川拿起弓箭来到院子,迫不及待的想试试箭术入门后的具体成果!
开弓、搭箭、勾弦、瞄准、静气……动作行云流水,融洽自然,整个人的气质也有了大的转变。
林川眸光锐利,逡巡西周,最终看准了门前约西十步外的老柳树。
手指轻轻撒放,暴烈的力量顺着弓弦的抖动传递出来。
啪!
嗖——木箭如急电横掠,飞掣而去,先是准确无误的穿过了篱笆墙的缝隙,这才稳稳钉在树皮之中,箭羽抖动留下残影。
一步大约两尺远,西十步的距离,姑且便算作二十米吧。
“二十米内箭无虚发?
似乎还远远未到极限吧?”
林川方才因为害怕损坏箭矢,因此并未用尽全力,否则怕是连箭羽都要崩碎。
入门级的箭术都如此厉害,林川都不敢想,等他将箭术提升至大成甚至圆满之后,又该有多强?
要加快获取川泽之精的进度!
林川回到房间收拾着装,将五根木箭都背在身上,又在身上扎好了水囊以及布置陷阱的材料,确认无误之后,走出了院门。
“爹,你看,是阿三!”
林川甫一出门,就听见一旁响起一道尚且稚嫩的声音。
转头一看,赫然便是蒋叔以及他的儿子,今年十五岁,名叫蒋文。
“你要叫三哥。”
蒋元敲了下儿子的头,这才看向林川,上下打量。
“阿三又要上山?”
“是,蒋叔,交秋税的时候就快到了,我得抓紧了。”
林川看见蒋叔身上扛着一只獐子,手里还拎着几张兔皮,笑道:“蒋叔又要去镇上?”
蒋叔点点头。
“如今猎户的生意都被周家所垄断,其他人不敢私收猎货,想要卖钱,都得经过周家的市集。”
顿了顿,蒋叔还是说道:“阿三,秋税的事情不急,我与你爹有几分交情,怎么也不会看着你被抓去服徭役的。”
林川心里微暖,笑道:“我明白的蒋叔,不过我如今也不小了,该学着自食其力了。”
“好小子!”
蒋叔拍了拍林川的肩膀,随即从怀中取出一张羊皮地图,塞到他的怀里。
“蒋叔,这是……”“这是我凭着经验与记忆划分的白猿山外围的狩猎图,不保证一定会有收获,但却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危险,对你应该有用,收着吧。”
“多谢蒋叔!”
林川郑重接过地图,心里十分感激。
白猿山横跨千里之遥,即便只是外围,想要精准无误的完善一张狩猎图,所耗费的时间以及精力也是巨大。
更何况,山上的每一片猎场都是由祖辈数代辛苦开拓而来,寻常人藏私还来不及,怎会轻易拱手相送?
林川犹记得,当初父亲刚刚离世,自己孤苦无依,而平日与他父亲交好的村民,却大多摆出事不关己的姿态。
唯有蒋叔,为他匀了一碗米。
这才让他免遭饿死!
林川在心里,默默记下蒋叔送给他的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