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听到了,但实在不想动。
那小孩又说:“我喝水。”
妈妈商量着说:“宝贝儿,妈妈太困了,再睡会儿好吗?”
那小孩同意:“嗯。
妈,我起吧。”
妈妈提醒:“你刷不了奶瓶。”
喝水需要奶瓶,但夜里用来喝奶了,得先刷干净才行。
那小孩惊道:“哦,刷奶瓶!
妈妈能刷奶瓶,那你起吧,妈妈。”
妈妈还是起床的好。
中午,和二姨通着视频,那小孩把份儿童牛排全都吃了,盘子一推,意犹未尽:“妈妈,没有了。”
二姨问:“让我也尝尝那牛排呗?”
那小孩断然拒绝:“不,我还没吃够呢。”
二姨笑着又问:“泡泡,你吃完是不是该把卫生打扫了呀?”
那小孩说:“我不去,我又不是环卫工。”
吃肉是分内的事,打扫卫生可不是。
睡前视频时,那小孩被妈妈把起来撒尿,小腿就翘在面前,自个伸手一摸,说:“***光,笑死了。”
说完觉得不对劲,抗拒着想从妈妈怀里挣开,费力地挣扎了两下后,向平板伸首了胳膊,大声喊道:“爸爸,快呀,爸爸,拉我的手!”
妈妈身边是待不得了,爸爸快帮着“跑路”。
5月11日,星期六上午打疫苗,那小孩进医院时还挺自在,有蹦有跳,可越往里走越觉不对,惶恐中进了注射室更是六神无主。
被妈妈抱在怀里,眼睁睁看着拿针的护士阿姨走近,那小孩一时间泪花西溅,魂飞魄散。
针扎进胳膊后,那小孩安静了一瞬,果断再哭起来。
护士阿姨边推针边安慰:“不疼,不疼啊!”
那小孩声音打着颤附和:“不疼不疼不疼……”离开医院的路上,妈妈问:“宝贝,打针疼吗?”
那小孩十分伤痛,万分委屈:“疼!”
在妈妈面前就不藏着掖着了。
回小区玩时,一只蚂蚁爬上了那小孩的胳膊,妈妈看到后忙提醒注意。
那小孩却很淡定,轻抬起胳膊,眼瞅着蚂蚁快速爬走不见,还有点小遗憾:“小蚂蚁走了,小蚂蚁打预防针去了。”
打针的事一时半会过不去。
晚上洗漱时,那小孩哈欠连天,妈妈说:“宝贝,一会儿要早点睡,明天能早点起。”
那小孩随口应道:“嗯,明天上动物园呗!”
妈妈说:“当然可以。”
那小孩立时又来了精神,连珠炮似地说道:“我们坐公共汽车。
我要带瓶水,要喝水,还要带吃的,我肚子饿,要带点饼干,要带点书,要带点工程车,还要带大瓶的水,妈妈喝。”
每次外出,看妈妈都会做相应的准备。
5月12日,星期日早饭后,妈妈如数准备去动物园的物品,因预报有雨,特意添了雨具。
辗转几趟公交到了北京动物园,那小孩逛得悠哉游哉,看得不咸不淡。
略感无聊时,瞅到只蜗牛,那小孩当即蹲下,伸出指头轻轻触碰蜗牛的触角,眼见着蜗牛缩回壳里,嘿嘿笑着吞口口水,兴奋得首拍大腿,回头飞快地瞄妈妈一眼,再盯回蜗牛,等它又探出头来,再伸手去轻触,一玩就是半天。
临近中午时,下起了雨,而后雨势渐大,雨具正好派上了用场。
那小孩原本有点蔫了,雨水一激,像打了强心针般,活力全满。
下午5点离园时,听妈妈提议坐地铁,那小孩坚决不同意:“我必须坐公共汽车,我必须得坐公共汽车。”
如愿坐上公交,到站后,那小孩说:“我还要坐。”
妈妈问:“坐什么啊?”
那小孩说:“我得坐巴士,我刚才坐的是公共汽车。”
换个名头继续,但妈妈己疲倦不堪,应承改天再坐后,搭顺风车回家。
晚上视频,爸爸问:“许大泡,今天去哪儿了?”
那小孩说:“去动物园了。”
“都看到什么动物了?”
“看到了大象。”
“大象在干吗啊?”
“大象在开翻斗车。”
爸爸乐了,接着问:“你怎么去的啊?”
那小孩说:“坐车去的。”
“坐的什么车呀?”
“出租车。”
“谁开的车呀?”
“我开的。”
“开了多大会呀?”
“好大一会。”
一次算不得记忆深刻的动物园之旅。